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检出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的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确诊为MPP且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并对BALF标本进行23S r RNA V区A2063G突变基因检测的297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是否检测到突变基因分为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297例患儿中,155例BALF中检测到23S r RNA V区A2063G基因突变,阳性率52.1%。突变组和未突变组患儿在性别、年龄、血C反应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影像学胸腔积液/胸膜增厚比例、纤维支气管镜下出现严重病变(糜烂/塑型/黄白色痰栓)比例、混合感染发生率、重症及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未突变组,突变组患儿住院时间、发热持续时间延长,BALF中支原体DNA(MP-DNA)拷贝量高,且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MP-DNA拷贝量下降缓慢、退热时间长,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后的退热时间及MP-DNA载量与23 S r RNA V区A 2063 G突变存在相关性(P0.01)。结论观察MPP患儿BALF中MP-DNA载量高低以及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后的退热时间可能对识别23S r RNA V区A 2063 G基因突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了解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LRTI) 住院儿童中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流行特点,为本地区儿童ALRTI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9月至2008年8月诊断为ALRTI的住院患儿鼻咽抽吸物标本1165份,采用RT-PCR方法检测呼吸道合胞病毒(RSV)、鼻病毒(HRV)、流感病毒A(IFVA)、流感病毒B(IFVB)、副流感病毒1~3(PIV1~3)、偏肺病毒(hMPV)、冠状病毒NL63(HCoV-NL63)及冠状病毒HKU1(HCoV-HKU1);PCR方法检测腺病毒(ADV)、博卡病毒(HBoV);巢式PCR方法检测多瘤病毒WU(WUPyV)和多瘤病毒KI(KIPyV)。并对阳性标本进行基因测序以证实。结果:1165份标本中有871份检出了病毒,总检出率74.76%,其中RSV最为常见,检出率为27.03%,其次为HRV(17.33%)、PIV3(13.73%)及新发现病毒HBoV(8.67%)和hMPV(6.52%)。病毒总检出率在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男性PIV3、hMPV和HBoV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女性。病毒阳性检出率在各年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34,P=0.027),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检出率最高。病毒总检出率在四季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07,P=0.006),以冬季检出率最高。结论:病毒病原在长沙地区儿童ALRTI中占重要地位,其中RSV、HRV及PIV3是主要病毒病原,近年新发现的HBoV和hMPV也占较高比例;病毒检出率以6个月至1岁以内年龄组最高;冬季病毒总检出率高于其他季节。 相似文献
24.
目的 了解人博卡病毒(HBoV)在长沙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中的流行情况及临床特征,比较分析其区域流行特点.方法 收集2007年9月 - 2008年3月长沙地区773份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住院儿童鼻咽抽吸物(nasopharyngeal aspirates,NPAs)样本进行HBoV病毒NP1基因检测,将PCR阳性产物测序,并将所测序列在GenBank中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773例样本中,HBoV阳性例数87例,HBoV感染患儿年龄为18 d ~ 64个月,冬春季节流行,主要的临床诊断与症状是支气管肺炎与咳嗽;所测序列与GenBank公布的不同地区的HBoV NP1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达99.53%,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99.8%,对核苷酸序列作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属于1种基因型.结论 长沙地区部分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儿童与人博卡病毒有关,且HBoV 感染在低年龄组的儿童中更常见;一种基因型在长沙地区流行.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Lido)对高氧暴露的早产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ECⅡ)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为防治早产儿高氧肺损伤提供依据。方法:原代培养的早产大鼠AECⅡ随机分为4组:空气组、高氧组、空气+Lido组、高氧+ Lido组。高氧、高氧+Lido组按5 L/min通入95%O2/5%CO2高纯混合气,10 min后密封。空气+Lido、高氧+Lido组加入20 μg/mL Lido。各组均置于培养箱(37℃,5%CO2)中培养24 h,收集各组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AECⅡ凋亡率和细胞周期;运用Western blot 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结果: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AECⅡ凋亡率增高,G2/M、S期细胞比例明显降低(P<0.01);PCNA蛋白表达明显下调(P<0.01)。而Lido干预后可使AECⅡ凋亡率降低,G2/M、S期细胞比例增高,PCNA蛋白表达上调。结论:高氧可使早产大鼠AECⅡ凋亡增加,增殖抑制; Lido对高氧所致的AECⅡ损伤有直接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造血干细胞移植手术(HSCT)术后感染的相关性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感染发生的对症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HSCT患者220例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截取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HLA配型、疾病类型、移植方式、预处理方式、ATG/ACG应用情况、GVHD患病情况作为自变量,以上述各自变量对应的术后1年内的感染发生率作为因变量建立Logistic模型,对自变量、因变量分别赋值,分析诱发HSCT术后感染的相关因素;另一方面,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20例分为两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护理,观察组给予对症抗感染护理,比较两组疗效及预后。结果 (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提示,GVHD级别与HSCT术后感染发生率呈正相关,不同HLA配型、是否应用ATG/ACG的患者的术后感染发生率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术后1个月,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77.27%(P 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0.00%和10.91%,对照组分别为52.73%和21.82%,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及死亡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GVHD级别、选择HLA配型选择、是否应用ATG/ACG与HSCT术后的感染发生率具有显著相关性,而针对HSCT术后易感染部位、病原特点采取相关对症护理措施,则可改善疗效及预后,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