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3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1.
目的观察蒲黄炭对大鼠凝血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发挥止血作用的机理。方法以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其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观察蒲黄炭品对实验动物凝血系统的影响。结果蒲黄炭品对实验动物凝血系统有显著影响;蒲黄正丁醇部位以及蒲黄炭品正丁醇部位对实验动物凝血系统的部分环节有影响;蒲黄生品对实验动物凝血系统无影响。结论通过炮制的蒲黄炭品可以通过影响实验动物凝血系统的多个环节发挥其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412.
目的 制备水包油型秋水仙碱微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及体外经皮渗透性能进行考察。方法 以秋水仙碱、聚山梨醇酯、异丙醇、油酸和蒸馏水为主要成分,制备秋水仙碱微乳,考察其外观形态、粒径大小及分布。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考察秋水仙碱微乳的体外透皮过程,HPLC法测定秋水仙碱。结果 制得的秋水仙碱微乳为淡黄色透明液体,平均粒径60.2 nm,外观圆整均匀,渗透效果依次为水溶液<微乳<促渗剂氮酮,其中氮酮7 h即达到释药平台期,微乳在12 h才接近平台期。结论 制备的水包油型秋水仙碱微乳具有良好的透皮效果,且较透皮促渗剂氮酮来说能够缓释药物,为秋水仙碱的新型透皮给药系统提供前期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13.
在中药分析课程中采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尝试,探讨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中药分析课程中的教学效果。结果表明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组织沟通能力,有利于提高中药分析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14.
培养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既是当前中国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创新型人才培养影响因素诸多,本文从学术层面、管理层面以及校园文化培育三个主要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415.
闫冰  丁安伟  张丽 《中国药房》2010,(31):2886-2887
目的:研究二至丸对氧化性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过氧化氢体外诱导肝细胞氧化损伤,MTT法检测细胞活性,测定肝细胞上清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和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40、8μg·mL-1剂量的二至丸可显著提高肝细胞的TAOC和SOD水平,降低MDA含量,可明显抑制过氧化氢的氧化损伤,提高肝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结论:二至丸可有效抑制肝细胞氧化损伤,该结论可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16.
目的:提出了一种用紫外-可见光谱技术快速鉴别4种唇形科药材(薄荷、荆芥、香薷及广藿香)的新方法。方法:首先用主成分分析法对4种药材进行聚类分析并获取他们的紫外-可见指纹图谱,再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品种鉴别。结果: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的累积可信度已达99%,以主成分1和2对所有建模样本的得分值做出的得分图,对4种药材具有良好的区分作用。利用对于4种药材品种敏感的特征波段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建立三层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未知的20个样本进行预测,品种识别准确率达到100%。结论:该方法具有很好的分类和鉴别作用,为以上4种唇形科药材的品种鉴别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417.
目的:探讨温度对灵芝中主要抗肿瘤活性三萜类成分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灵芝醇提取物中三萜类成分在不同温度处理后的指纹图谱的变化,并结合体外人肺癌SPC-A-1细胞株,通过MTT法评价不同温度影响下的灵芝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灵芝中三萜类成分显著受到温度的影响.在选定的20个特征峰中,第4,14,15,16号峰的峰面积变化经100℃加热处理后最为显著,与未加热处理的灵芝提取物的色谱峰相比,这4个峰的峰面积下降幅度分别高达42.601%,35.909%,49.359%,64.061%.体外细胞活性实验表明经不同温度处理下的灵芝提取物的抗肿瘤活性不同,灵芝提取物的IC50由1.44 g·L-1(醇提取物)升高到2.77 g·L-1(100℃下处理的样品).结论:温度可显著影响灵芝抗肿瘤活性三萜类成分的含量变化,高温易造成其活性成分的损失,进而引起灵芝抗肿瘤活性的降低.  相似文献   
418.
张丽  邵霞  于生  包贝华  丁安伟 《中草药》2012,43(9):1767-1769
目的建立荆芥穗挥发油的顶空气相色谱(HSG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全面控制和评价荆芥穗挥发油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HSGC法,以胡薄荷酮为参照物对10批荆芥穗挥发油进行指纹图谱分析。顶空条件:以DMF为初溶剂,水为终溶剂;顶空瓶体积为10 mL,取样体积为5 mL,顶空恒温温度为90℃,平衡时间为40 min,进样量为0.5 mL,进样方式为气体。色谱柱为HP-5(30 m×0.53 mm,2.65μm),进样器温度为220℃,检测器温度为250℃,程序升温:初始30℃,保持5 min;5℃/min升至90℃,保持2 min;2℃/min升至160℃;10℃/min升至200℃,保持3 min。结果建立了荆芥穗挥发油HSGC指纹图谱共有模式,标定了11个共有峰,10批荆芥穗挥发油的相似度均在0.9以上。结论该指纹图谱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可专属地研究荆芥穗挥发油的指纹图谱并为全面控制荆芥穗挥发油的内在质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19.
刘璇  张振海  杜萌  丁安伟  陈彦 《中草药》2012,43(3):598-606
灯台树为我国民间药用植物,主要含有生物碱、黄酮类、三萜类化合物。近年来研究证明其具有抗肿瘤、抗炎、抗菌、抗糖尿病和调血脂等广泛的药理活性。现就国内外近年来对灯台树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其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20.
目的研究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生物利用度。方法建立大鼠血浆中荆芥内酯的HPLC检测方法,考察大鼠灌胃或尾静脉给予不同剂量荆芥内酯24 h内的血药浓度变化,并用Kinetica 4.4药动学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灌胃给予高、中、低剂量(47.87、23.94、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非线性关系。静脉给予11.97 mg.kg-1荆芥内酯后,Cmax和AUC0-∞分别为6.5 mg.L-1、18 mg.h.L-1。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口服绝对生物利用度为69.1%。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强,可用于荆芥内酯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利用度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