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3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9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3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30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考察比较一体化加工和传统工艺的白芍对慢性失血性血虚模型大鼠补血的作用。方法利用SD大鼠血虚模型考察传统工艺和一体化工艺加工的白芍对血虚大鼠红细胞数、红细胞压积、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数、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及免疫器官脾脏、胸腺重量的影响,比较不同剂量对血虚大鼠的补血作用。结果一体化加工和传统工艺产品均能显著增加血虚大鼠的RBC、HGB、HCT、PLT,增高大鼠红细胞膜上Na~+-K~+-ATP酶和Ca~(2+)-Mg~(2+)-ATP酶活力,降低脾脏指数,增加胸腺指数。结论白芍一体化加工产品与传统工艺产品均有补血作用,与传统工艺相比,一体化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02.
王文晓  高兰  张丽  丁安伟 《中草药》2014,45(22):3289-3294
目的探讨醋炙减弱甘遂醋酸乙酯部位对小鼠胃肠道黏膜通透性影响的机制。方法将小鼠分为对照组、甘遂组、醋甘遂组,ig给药7 d后,取小鼠胃、肠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并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测定胃肠组织中E-钙黏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蛋白的表达。结果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甘遂组胃固有腺体上皮排列紊乱,细胞质电子密度不均匀,细胞核形态不规则,腺上皮表面有大量溶酶体出现;醋甘遂组胃固有形态上皮细胞形态规则,部分线粒体畸形;甘遂组肠黏膜表面微绒毛高度变矮,细胞间连接丰富,但近表面的紧密连接较短;醋甘遂组肠上皮细胞排列规则,细胞形态一致,表面微绒毛数量减少、高度变矮,但较规则,线粒体结构良好。免疫组化检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甘遂组E-钙黏蛋白表达降低,VCAM-1蛋白表达增强(P<0.05、0.01);与甘遂组相比,醋甘遂组E-钙黏蛋白表达增强(P<0.05、0.01),VCAM-1表达降低(P<0.05、0.01)。结论醋炙能明显降低甘遂对小鼠胃肠黏膜上皮细胞的刺激,减弱对胃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从而降低甘遂的刺激性。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本研究比较蟾蜍甾烯(Bu)类化合物体外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探讨化合物结构与其抗肿瘤活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改良MTT法测定不同浓度的蟾蜍甾烯(Bu)类化合物与Hela细胞共培养一定时间后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分析10种化合物化学结构与细胞毒性的相关性。结果:10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对Hela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作用强度大小依次为BulBtArgHelTelDebCtlCbgGtlRbg。含有14-氧环的A型母核的活性明显低于含有14-OH的B型结构母核。在相同母核中,对仅含一个羟基的化合物,存在乙酰基使细胞毒性增强。结论:10种蟾蜍甾烯类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和构效关系。  相似文献   
104.
中药现代化发展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中药现代化发展战略以来,中药学的研究和产业均取得了较大发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回顾中药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充分认识中药及其产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中药现代化的基本原则和目标,明确中药现代化的内容和任务,并建议采取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加速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5.
蒲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蒲黄Typha angustifoli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重结晶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蒲黄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1)、二十五烷酸(2)、正十九烷醇(3)、柚皮素(4)、香草酸(5)、烟酸(6)、琥珀酸(7)、胸腺嘧啶(8)、胡萝卜苷(9)、尿嘧啶(10)、香蒲新苷(11)、十八烷酸丙酸醇酯(12)、异鼠李素-3-O-新橙皮苷(13)、蔗糖(14)。结论 化合物2368为首次从蒲黄中发现。  相似文献   
106.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侧柏叶提取物中大孔吸附树脂残留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孔吸附树脂技术是国家"十五"期间重点推广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及天然药物提取液中有效成分的富集和纯化,对中药现代化有着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7.
单鸣秋  高静  丁安伟 《中草药》2011,42(2):282-284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侧柏炭中杨梅素、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和穗花杉双黄酮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分析方法。方法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系统,Waters BEH C18柱(50 mm×2.1 mm,1.7 m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溶液-甲醇,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2 mL/min;柱温30℃;进样量2μL;检测波长360 nm。结果杨梅素、槲皮苷、槲皮素、山柰酚和穗花杉双黄酮在线性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在96.85%~99.01%,RSD≤4.00%。结论 UPLC分离效果及重复性好,且快速、简便,可作为侧柏炭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08.
荆芥炭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简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荆芥炭提取物对血栓形成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简报)丁安伟,向谊,孔令东,吴皓,王苏玲(南京中医学院210029)实验证明,荆芥炭提取物StE具有迅速而可靠的止血作用 ̄[1],该作用机理与体内促凝血及抑制纤溶活性有关 ̄[2]。本实验进一步考察StE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1体内用药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取青紫兰家兔24只(本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2.0~2.5kg,雄性,随机分为3组。po给予不同剂量StE乳剂,qd×7d,生理盐水作为对照。未次给药?...  相似文献   
109.
侧柏叶炮制前后对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晨  柳佳  张丽  李帅锋  周丽娜  丁安伟  喻斌 《中草药》2014,45(5):668-672
目的 考察侧柏叶炮制前后对干酵母致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止血作用。方法 以云南白药为阳性药,对照组和模型组ig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阳性组、侧柏叶生品组、侧柏叶炭品组分别ig给予相应的药物,连续给药7 d,第7天给药后复制血热复合出血模型,考察大鼠全血及血浆黏度、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的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的量(HG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明显增加(P<0.05、0.01),RBC、HGb及HCT显著升高(P<0.01);TT和APTT显著延长,PT显著缩短,FIB的量显著增加(P<0.01);PLT、PCT、MPV和PDW明显增加(P<0.05、0.01);侧柏叶生品及炭品均可明显降低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及血浆黏度(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不同程度降低RBC、HGb和HCT(P<0.05、0.01);生品组可明显缩短TT和APTT(P<0.05、0.01),明显降低FIB的量(P<0.05);炭品组可显著缩短TT和APTT(P<0.01),显著降低FIB的量(P<0.01),明显降低大鼠PLT、PCT、MPV及PDW(P<0.05);生品组及炭品组均可使肺损伤得到明显修复(P<0.050.01)。结论 侧柏叶生品和炭品均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可不同程度地改善血热复合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相关参数,改善肺出血等病理性损伤,主要通过作用于内源性凝血途径改善凝血功能,且炒炭后止血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110.
菊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概述了菊花的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菊花为药食同源的常用中药,其主要成分为黄酮、三萜类等化合物,具有多种药理活性,在心血管、抗病毒、抗肿瘤方面活性研究报道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