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中药在治疗糖尿病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传统中药穿山龙具有改善心血管功能、调节免疫、抗炎镇痛、祛痰等多种药理作用,对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查阅了知网、万方等数据库中近10余年以穿山龙为关键词的相关研究文献,共获得其涉及糖尿病治疗的药理及临床研究文献20余篇。通过对穿山龙防治糖尿病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归纳、总结出穿山龙治疗糖尿病的药理作用有抗炎作用、降低血糖作用、降低血脂作用等,并据此提出穿山龙治疗糖尿病的药理及临床研究大部分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其具体的降糖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晰,仍需要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可为中药穿山龙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目的 运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Ⅲ-Ⅳ期的效果。方法 严格按照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系统评价步骤,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EMbase等国内外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最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RCT 16项,包含1172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40,95%CI(1.30,1.51),P<0.00001];血清肌酐水平低于对照组[MD=-11.31,95%CI(-16.74,-5.87),P<0.0001];24小时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SMD=-2.09,95%CI(-3.01,-1.18),P<0.00001];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MD=-2.41,95%CI(-3.36,-1.46),P<0.00001];白介素-6水平低于对照组[MD=-1.20,95%CI(-1.77,-0.62),P<0.0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研究技术探讨中药海马“壮阳、益精”功效的物质基础、潜在靶点和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和国际性综合生物医学信息书目数据库(Medline)构建中药海马的功效成分数据库,运用网络药理学技术对药物成分靶点、疾病靶点、疾病-成分核心靶点 KEGG 通路、基因本体(GO)等进行关联算法分析。结果 筛选得到海马壮阳功效成分核心靶点 133 个,涉及 39 条相关信号通路;益精功效成分核心靶点 7 个,涉及 2 条信号通路;海马“壮阳、益精”功效的重要靶点显著富集在癌症发生、糖尿病、免疫、炎症相关的 7 条信号通路。结论 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角度初步阐释了氨基酸、脂肪酸、甾体和磷脂等成分均为中药海马“壮阳、益精”的功效物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癌症发生、炎症、免疫与糖尿病等相关信号通路的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146.
147.
148.
149.
150.
目的:探究肝俞、脾俞穴刺络拔罐联合足三里温针灸在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CIT)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化疗相关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肝俞、脾俞穴刺络拔罐联合足三里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小板(PLT)水平、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7(IL-7)、白介素-18(IL-1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LT水平在第7天、第10天、第14天与治疗前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IL-7、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14%)明显低于对照组(40.0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俞、脾俞穴刺络拔罐联合足三里温针灸可有效提高CIT常规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发生,通过上调患者IL-7、IL-18水平,从而减轻化疗导致的免疫抑制可能是其中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