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硬化性骨髓炎(sclerosing osteomyelitis)最早由瑞士科学家Garré对其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了描述,故又名Garré骨髓炎(Garré's osteomyelitis).本病常见于成人及较大的儿童,多发生在胫骨、尺骨等长管状骨.起病缓慢,发病隐匿,全身症状轻微,常因局部胀痛不适而就诊.检查时发现局部疼痛、压痛及皮温增高,有时可触及增粗的骨干,很少有红肿、破溃.腓骨硬化性骨髓炎国内少见报道.我科2015年7月收治1例儿童左腓骨中下段硬化性骨髓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术(VSD)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8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面积软组织损伤患者192例,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采用VSD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无负压引流方式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间、术后60天内创面愈合情况。于术后0.5~1年内随访,检查两组患者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60天内创面愈合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全部痊愈后出院,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21.5天,显著低于对照组(80.5天)。试验组患者肢体外观和功能恢复情况接近正常水平,较对照组改善较为明显。结论 VSD应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大面积软组织损伤中效果良好,较常规方法有显著进步,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索四肢复杂性骨折修复之疗效。方法 对56例(胫、腓骨38例,肱骨11例,股骨7例)多平面粉碎性开放性骨折,其中合并血管损伤32例,血管神经同时损伤14例,10例并有神经损伤。46例一期进行损伤血管、神经与骨折的修复与重建,10例进行二期损伤神经、骨折修复。结果 术后经8~36个月随访,56例均获骨性愈合,修复的血管通畅,重建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在彻底清创基础上采用吻合血管游离腓骨移植重建多平面严重粉碎性骨折的连续性,利用腓动脉桥接修复损伤肢体主要动脉,不但使难治型骨折获良好愈合,损伤动脉也获修复,从而极大挽救肢体功能,减低了肢体致残率与截肢率。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不同穿支供血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的作用。方法根据踝周软组织损伤及穿支情况,分别设计腓动脉外踝上及胫后动脉后踝上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周软组织缺损10例。结果10例中1例远端皮瓣坏死,其余均一期愈合。随访2个月~2年,皮瓣无破溃,外观良好。结论根据踝周软组织缺损及穿支情况,设计不同穿支供血的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扩大了此类皮瓣的应用范围,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小儿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1997年2月至2012年1月对16例小儿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并对手术方式、手术时机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16例患儿移植皮瓣顺利成活12例,术后于24~48 h内发生动脉性血管危象4例,经取栓切取对侧大隐静脉移植后2例成活,但仍有2例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游离股前外侧皮瓣移植是修复小儿足踝部严重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良好的选择,熟悉小儿游离皮瓣移植的特点,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6.
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逆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3种不同形状蒂部减张瓣在皮神经营养皮瓣逆行转移术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自2006年1月至2012年1月,皮瓣坏死患者21例,男15例,女6例;年龄14~58岁,平均35岁;应用三角形、椭圆形或圆形蒂部减张皮瓣改善逆行皮神经营养皮瓣转移后的血运,三角形瓣10例,圆形瓣8例,椭圆形瓣3例。手部软组织缺损5例,面积为5.0 cm×2.0 cm~8.0 cm×5.0 cm;足部、踝周及小腿下段软组织缺损16例,面积6.0 cm×4.0 cm~13.0 cm×7.0 cm;均伴有肌腱及骨骼等深部组织外露。采用足背皮神经营养皮瓣5例,腓浅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4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桡神经浅支营养血管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均为逆行转移。观察术后皮瓣成活,外观及感觉恢复情况。结果:1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远端坏死,经换药愈合,其余皮瓣全部成活,供区植皮均I期愈合。术后患者随访3个月~2年,平均7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外形平整美观,恢复痛温觉。结论:蒂部减张皮瓣能改善远端蒂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运,促进其成活,并改善修复创面外观。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肩关节镜下利用肱二头肌长头肌腱(LHBT)转位重建肩关节上关节囊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巨大肩袖撕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6例,女38例;年龄50~75岁[(62.5±4.8)岁]。在关节镜下利用LHBT转位行肩关节上关节囊重建。记录和评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外展、外旋)、肩-肱距、视觉模拟评分(VAS)、Constant-Murley评分、美国肩肘外科协会(ASES)评分。借助MRI评估末次随访时重建结构的完整性以及肩袖再撕裂发生率。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13~25个月[(18.2±4.3)个月]。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前屈为(149.5±7.8)°,外展为(162.0±6.6)°,外旋为(60.6±11.8)°,肩-肱距为(7.4±0.6)cm,VAS为1.0(0.0,1.0)分,Constant-Murley评分为(90.5±2.6)分,ASES评分为(90.8±4.2)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前屈:(73.8±5.3)°,外展:(85.8±5.5)°、外旋:(34.3±5.8)°,肩-肱距:(5.9±0.8)cm,VAS:6.5(6.0,7.0)分,Constant-Murley:(41.8±5.4)分,ASES评分:(41.4±6.1)分](P<0.01)。56例患者末次随访时重建结构完好,7例患者重建结构小撕裂予以翻修,1例患者重建失败予以翻修,肩袖修补术后再撕裂率13%(8/64)。患者术后无明显手术并发症出现,切口无感染。结论利用LHBT转位重建肩关节上关节囊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安全可靠,可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并减轻患肩关节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58.
椎管肿瘤致截瘫的临床特点与显微外科切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索椎管肿瘤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摘除的疗效。方法 自1990年以来,共有23例椎管肿瘤致程度不同截瘫病例,对其致瘫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法与优、缺点。结果 经术后3-26个月随访,依据美国脊柱损伤学会对Frankel脊髓损伤修订分级标准评定;除2例术后截瘫未完全恢复外,其它21例瘫痪完全恢复。结论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切除椎管肿瘤,具有解剖层次分明,组织分辨率高,肿瘤切除完全,残留肿瘤少,对脊髓,神经根干扰降低到最低限度,其手术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致股骨头坏死和股骨上端骨肿瘤患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方法对10例16侧成人髋臼发育不良并股骨头坏死者(双侧6例,单侧4例)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另对8例股骨近端肿瘤者(3例复发性骨巨细胞瘤,5例骨转移瘤)作瘤段切除全髋关节置换术。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股骨头坏死16侧Harri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36.6分恢复到术后的89分;8例股骨近端肿瘤经假体置换后,Harris评分平均为93.5分。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致股骨头坏死及股骨近端肿瘤疗效确切,用以治疗股骨近端肿瘤具有肿瘤切除彻底、负重早、功能恢复快及生活质量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60.
带血供腓骨移植Ⅰ期修复小儿慢性骨髓炎死骨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慢性骨髓炎大段死骨早期摘除后骨缺损的Ⅰ期修复效果。方法:16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并大段死骨清除后,作吻合血管腓骨移植Ⅰ期重建;2例作炎性骨段切除,采用带血供腓骨移植Ⅰ期修复。结果:18例胫骨慢性骨髓炎在摘除大段死骨后,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重建。术后平均随访26个月,见重建骨完全骨性愈合,累及的炎症得到完全控制;修复技体的功能,外形令人满意。结论:慢性骨髓炎所形成的大段死骨在作病灶清除的同时,进行早期的血管吻合或带血管腓骨移植Ⅰ期重建术,可免疫死骨爬行替代的漫长病程,改善受区血液循环,抑制炎症漫延,缩短了住院时间,阔手术次数,为骨髓炎早期死骨清除骨缺损的重建提供了有效外科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