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8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3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9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26篇
预防医学   155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43篇
  6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分析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如何防治运动性跟腱损伤发生,降低其发生率。方法:对运动性跟腱损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于1994-08/2005-11选择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骨科、解放军第四六一医院骨科收治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保守治疗10例,分别采取屈膝跖屈石膏固定4~6周。手术治疗54例,其中进行直接缝合术41例,局部肌腱瓣成形术11例,异体肌腱移植2例。术后屈膝40°,足跖屈30°位长腿石膏固定,6周后改为膝下石膏固定,8周后拆除石膏,改穿高跟鞋,练习踝关节跖背屈活动。10周后去高跟鞋,逐步适应性练习全足落地下蹲,12周后练习双足提踵,并逐渐过渡到单足提踵。20周后踝关节活动加大加强,可室内工作,24周后恢复正常工作和剧烈活动。随访6个月,按照Arner-Lindholm评定标准评估疗效。建立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数据库,对每例患者伤前所从事的运动项目、损伤原因、损伤机制、损伤特点及治疗效果等内容逐一输入数据库,汇总分析。结果:①患者伤前所从事运动项目:篮球运动21例,跳远运动9例,足球运动8例,长跑运动5例,体操运动3例,排球运动13例,武术3例,散打2例。②与运动性跟腱损伤受伤相关因素:伸膝负重状态下突然弹跳离地动作34例(53%);不经常锻炼者41例(64%);未做准备活动与准备活动不充分者51例(80%);由跟腱原始基础病引起的37例(58%)。③运动性跟腱损伤特点:跟腱似有撞击感或被踢感60例(94%);可听到跟腱断裂声47例(73%);伤后局部麻胀、酸感者60例(94%);无痛觉者12例(19%),有不同程度疼痛者15例(23%)。④疗效分析:随访6~30个月,随访52例,手术治疗患者43例,全部恢复训练及活动,优25例,良16例,差2例;保守治疗患者9例,优3例,良5例,差1例,患肢疲劳、跛行、踝关节活动明显减小。结论:跟腱原发病存在是引发运动性跟腱损伤重要病理基础,创伤与积累劳损是其主要诱发因素;早期手术治疗有利于跟腱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2.
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阳 《山东中医杂志》2009,28(7):517-519
对白花蛇舌草体外、体内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作一综述。参考文献40篇。  相似文献   
63.
《杨氏家藏方》是宋代著名方书之一,该书在载方分类的形式上有着显著特点,其中功效分类法的出现并运用是该书亮点之一,这表明至少在宋代中医已出现功效分类从理论到实际运用的趋势。历史上对补益理论及补益方药的重视则是补益剂能较早出现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 rheumatoid arthritis ,RA)患者血清 Dickkopf-1(DKK-1),趋化因子( chemokine, CCL)21水平与体液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20年 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免疫科收治的 120例 RA患者( RA组)和 117例体检志愿者(对照组),根据 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 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DAS28)评分将 RA组分为低度组( 2.6~ 3.2分,38例)、中度组( 3.3~ 5.1分,50例)和重度组(> 5.1分,32例)。检测血清 DKK-1,CCL21,免疫球蛋白 A(immunoglobulin A, IgA)、免疫球蛋白 G(IgG)、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E(IgE)、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分析 DKK-1,CCL21与 IgG,IgA,IgM,IgE,补体 C3,补体 C4之间相关性。结果 RA组血清 DKK-1(72.14±15.26 pg/ml),CCL21(285.16±32.16 pg/ml),IgG(16.35±4.56 g/L),IgA(3.65±0.52 g/L)和 IgM(1.95±0.42 g/L)水平高于对照组( 43.26±7.46 pg/ml,170.06±20.41pg/ml,10.35±1.65g/L,2.02±0.24g/ L,1.42±0.39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0.061~ 32.803,均 P< 0.05),补体 C3(1.05±0.16 g/L)和补体 C4(0.15±0.07 g/L)水平低于对照组( 1.39±0.25g/L,0.36±0.11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12.502,17.579,均 P< 0.05)。重度组血清 DKK-19(83.26±3.09 pg/ml),CCL21(310.06±6.45 pg/ml),IgG(19.84±0.68 g/L),IgA(4.14±0.03 g/ L)和 IgM(2.28±0.06 g/L)水平高于中度组( 74.90±6.59 pg/ml,289.75±12.54 pg/ml,17.40±2.11 g/L,3.71±0.26 g/ L,2.03±0.16 g/L)和轻度组(59.15±2.34 pg/ml, 258.15±4.06 pg/ml, 12.03±0.21 g/L, 3.16±0.02 g/L, 1.57±0.03 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6.322~ 162.999, 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中度组 (1.18±0.02 g/L vs 1.07±0.05 g/L,0.20±0.01 g/L vs 0.16±0.04 g/L)和轻度组 (0.91±0.02 g/L,0.09±0.01 g/L),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5.536~ 45.847,均 P< 0.05)。中度组血清 DKK-1,CCL21,IgG,IgA和 IgM水平高于轻度组( t=12.993~ 17.468,均 P< 0.05);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低于轻度组( t=18.607,10.527,均 P<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与 IgG,IgA和 IgM呈正相关( r=0.742~ 0.805,均 P< 0.05),与补体 C3和补体 C4水平呈负相关( r= -0.736~ -0.744,均 P< 0.05),各组之间的 IgE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F=0.869,P> 0.05),DKK-1和 CCL21与 IgE也无相关性 (r=0.168,0.203,均 P> 0.05)。结论 RA患者血清 DKK-1和 CCL21水平升高与 RA疾病活动程度以及 IgG,IgA和 IgM增高与补体 C3和 C4消耗有关。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短波理疗仪对于修复面部敏感性皮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通过随机、自身半边脸对照实验,对35例面部敏感性皮肤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一侧面部给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短波理疗仪治疗;对照侧给予卡波姆凝胶联合短波理疗仪治疗;每3天治疗一次,共5次;并于治疗结束后间隔2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对患者治疗前、后及随访时进行皮肤状况评分比较,并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应用VISIA及CK测试仪检测皮肤各项生理指标。结果实验侧、对照侧皮肤状况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实验侧改善情况优于对照侧(P0.05),随访时实验侧皮肤状况评分明显优于对照侧(P0.05)。VISIA及CK皮肤测试结果显示,5次治疗后,实验侧与对照侧面部皮肤的纹理、红色区、角质层含水量、皮脂含量及经皮水分丢失量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改善(P0.05);并且,试验侧优于对照侧(P0.05)。治疗过程中,未观察到严重皮肤不良反应。结论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联合短波理疗仪可较快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功能,在治疗面部敏感性皮肤中临床疗效高,复发率低,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安徽省汉族人群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和单体型频率分布特征。方法 PCR-测序分型技术(SBT)对3 169例随机无血缘关系的干细胞捐献者进行HLA-A、-B、-C、-DRB1、-DQB1基因分型,利用计数法、最大期望算法和PyPop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单体型频率和连锁不平衡参数。结果人群共观察到411个HLA等位基因,其中HLA-A、-B、-C、-DRB1、-DQB1分别检出等位基因数量为67、143、65、75和64个。频率>0.1的等位基因有HLA-A*11∶01、A*11∶01、A*24∶02、A*02∶01、C*01∶02、C*07∶02、C*06∶02、DRB1*09∶01、DRB1*15∶01、DRB1*07∶01、DQB1* 03∶01、DQB1* 03∶03、DQB1*02∶01。发现1 426条HLA-A~HLA-B、1 772条HLA-B~HLA-DRB1和798条HLA-B~HLA-C、446条HLA-DRB1~HLA-DQB1单体型,单体型表现有连锁不平衡,其中19条表现为强连锁不平衡(RLD>0.80)。结论获得安徽省汉族人群HLA-A、-B、-C、-DRB1、-DQB1等位基因频率和单体型分布数据,其等位基因和单体型分布特征有其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的知识、态度和信念水平在抑郁情绪和应对方式之间的中介效应,为ACS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12年6-9月在山东省济南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ACS患者17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患者健康问卷、ACS反应指数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ACS患者健康问卷平均得分为(4.72±4.72)分,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的平均得分分别为(20.92±5.93)和(33.39±7.00)分,反应指数量表中知识、态度、信念各维度平均得分分别为(12.05±2.86)、(14.32±3.03)、(22.71±3.81)分。ACS患者抑郁、反应指数、应对方式之间存在相关性。知识水平在积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在消极应对和抑郁中起到完全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依次为0.04和0.03,分别占总效应的35.74%和60.62%。结论在应对方式对抑郁情绪的作用中,有一部分是通过知识水平来实现的;因此,通过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提高ACS患者的知识水平有利于患者采取积极应对的方式以缓解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白介素-1β(IL-1β) rs16944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2DM )的关系。【方法】利用提取基因组DNA及Mass ARRAY 分子量阵列技术对健康对照组人群366人及T2DM患者583例进行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IL-1βrs16944基因 AA、AG、GG三种基因型在健康对照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2.40%、50.00%、27.60%,在T2DM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20.58%、50.09%、29.33%,等位基因 A在健康对照组及T2DM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47.40%及45.63%,等位基因G在两组中分布频率分别为52.60%及54.37%,两组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型分布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IL-1β rs16944基因其多态性可能与辽宁地区T2DM 无关。  相似文献   
69.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是指一组持续存在的导致活动受限的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综合征,这种综合征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儿脑部遭受非进行性损伤引起的.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HIV初筛检测策略,为采供血单位制定合理的HIV筛查方案提供试验数据支持,以供参考。方法收集2011年2月~2013年5月合肥市无偿献血者的血液标本214 807份。每份血液标本分别用1种进口试剂(伯乐)和1种国产试剂新创/万泰)同时进行EIA检测,对至少1种试剂呈反应性的标本用WB(蛋白免疫印迹)法进行确认检测。并对所搜集到的214 807份标本检测结果进行ROC分析。结果 1)EIA检测结果:用EIA法检测标本214 807份,其中119 127份标本用伯乐和新创试剂联合检测,95 680份标本用伯乐和万泰联合检测;2种试剂检测的S/CO值都在0~0.5组段的标本有214 436例,直接判为真阴性;呈反应性标本共371例,其中伯乐试剂和新创试剂检测均呈反应性的有24例,伯乐试剂和万泰试剂检测均呈反应性的有18例;伯乐、新创和万泰试剂检测单独呈反应性的分别是232、66、31例,反应率分别为0.11%、0.06%、0.03%。2)WB检测结果:371例初筛呈反应性标本,经WB确证检测,阳性28例,不确定32例,阴性311例;初筛检测S/CO值在0.5~1.0组段的所有标本,经WB检测,没有阳性结果。伯乐、新创、万泰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标本中,经WB检测后真阳性率分别为10.22%、17.78%、24.49%。3)全部标本检测资料的ROC分析:对3种试剂检测结果分别进行ROC分析,3种试剂的ROC之AUC均大至极限状态,近似为1.000;3种检测结果经z检验,两两比较的P>0.05,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当S/CO值为1.0时,3种试剂的灵敏度近似为1.000;特异度在0.999~1.000。4)伯乐试剂初筛呈反应性标本资料的仿ROC分析:ROC-AUC为0.907,S/CO值在3.8以上并靠近6.0时的灵敏度较高,特异度为0.75以上。结论伯乐、新创和万泰试剂检测标本的反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进行初筛检测时,使用3种试剂任意之一进行检测即可,反应性判断阈值以1.0起为好;伯乐试剂检测的S/CO值高于6.0的标本,可以考虑判为阳性标本,无需做重复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