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1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49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6篇
口腔科学   14篇
临床医学   182篇
内科学   53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4篇
特种医学   60篇
外科学   89篇
综合类   325篇
预防医学   154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140篇
  6篇
中国医学   175篇
肿瘤学   5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4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5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74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OJ)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和梗阻胜黄疸(OJ)组.OJ组结扎切断胆总管建立OJ模型,7 d后PrinCe法阻断肝门15 min,分别于肝脏缺血前、再灌注0 h、1 h、6 h、24 h取材.流式细胞仪检测肝细胞胀亡和凋亡百分比,HE染色观察肝病理组织学改变,并检测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结果 OJ组胀亡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SO组,且再灌注6 h达峰值(P<0.05).OJ组凋亡细胞百分比有逐渐增加趋势,至再灌注24h最明显(P<0.05).OJ组各时点胀亡细胞百分比均显著高于凋亡.肝病理组织学可见OJ组肝细胞索排列紊乱.胀亡增加,以再灌注6 h明显.血清ALT、AST和LDH水平OJ组均显著高于SO组,至再灌注6 h达峰值(P<0.05).结论 胀亡是梗阻性黄疸肝缺血再灌注时肝细胞死亡的主要方式,肝功能损伤程度与胀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2.
赵阳  马胜林  冯建国  王华  姜志明 《浙江医学》2009,31(9):1254-1256
目的探讨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复合提取物对膀胱癌YTS-1细胞系的作用。方法常规方法培养膀胱癌YTS-1细胞株,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0.25、0.5、1、2、4和8mg/ml)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流式细胞技术观察2mg/ml药物作用24、48、72h后细胞周期的改变;克隆形成实验检测不同浓度药物(0.25、0.5、1.0、2.0、4.0mg/m1)处理后细胞克隆形成率的变化。结果(1)不同浓度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复合提取物作用于YTS-1细胞系24、48、72h后,在0.25-2mg/ml范围内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其对YTS-1细胞的生长抑制率也相应升高,抑制作用表现出良好的量效和时效依赖关系(P〈0.05)。(2)实验组2mg/ml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莲复合提取物作用48h后,G2/M期细胞明显减少(P〈0.05);作用72h后G2/M期细胞显著减少(P〈0.01)。在sub-G1区域出现了一个细胞峰,表明YTS-1出现了细胞凋亡迹象。(3)空白对照及025、0.5、1.0、20、40mg/ml的白花蛇舌草和半支莲复合提取物作用YTS-1细胞后克隆数分别为216.6±18.50、156.7±16.29、81.33±6.66、43.00±6.56、37.67±14.22、43.00±12.12,克隆形成率分别为10.8%、0.78%、0.41%、0.21%、0.18%、0.22%,除0.25mg/ml浓度处理组与空白对照组克隆形成率无明显差异外(P〉0.05),其余各浓度处理组克隆形成率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结论白花蛇舌草和半支莲复合提取物可以抑制膀胱癌YTS-1细胞集落的形成,诱导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肿瘤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3.
太行山猕猴掌骨和跖骨体质量的性差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太行山猕猴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方法:测量25例掌骨和27例跖骨体质量.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掌(跖)骨体质量性差和排序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掌(跖)骨体质量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侧之间则没有统计学意义.使用不同的方法各掌(跖)骨体质量的排序不同.掌骨体质量均值顺序是3>2>4>5>1.在侧别和性别之间无差异;跖骨体质量均值排序在性别之间有差异,雄性是3>4>2>5>1,雌性是3>4>2>1>5.结论:太行山猕猴掌(跖)骨体质量存在性差,各掌(跖)骨体质量的排序也有一定性差,此性差产生的原因与基因调控、出生前性激素水平及出生后异速生长速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4.
随着人类对肿瘤研究的日益深入,许多学者已经清楚地认识到,肿瘤的发生、发展不仅与细胞内基因突变、缺失等因核苷酸序列改变所导致的遗传调控紊乱有关,还与表观遗传调控异常有着密切的联系[1].所谓表观遗传,是指通过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酰化和甲基化、染色质构型变化等所导致的在基因表达水平的改变.它只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不影响核苷酸序列的改变[2].其中,DNA甲基化作为常见的表观遗传学修饰模式,在哺乳动物基因表达调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异常甲基化可导致癌基冈的活化、非必需重复序列的转录、抑癌基因及DNA修复基因的沉默等,并能以半保留的方式高保真地传递到子代细胞的基岗组中,最终引发肿瘤[1].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探讨婴儿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的l临床特点、远期预后随访和预防. 方法收集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自2000年11月至2007年9月收治的36例维生素K缺乏致颅内出血患儿的病史资料,对其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进行分析,其中13例患儿采用外科手术治疗,23例患儿采用内科药物治疗.结果 住院治疗期间有1例患儿死亡,其余35例存在不同程度的改善.出院后经过半个月~7年的随访,手术治疗的患儿中1例死亡,1例留有后遗症;保守治疗的息儿中1例死亡,4例留有后遗症.结论及时诊断、尽早积极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可提高此病的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进行大规模科普宣传,提高人们对此病的重视程度,加强各种预防措施,对降低该病的发病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研究小果菝葜Smilax david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60%乙醇回流提取,大孔吸附树脂SP825、Sephadex LH-20、硅胶和ODS柱色谱,以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小果菝葜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藜芦醇(Ⅰ)、反式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Ⅱ)、顺式白藜芦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Ⅲ)、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Ⅳ)、3′-甲氧基-槲皮素-3-O-α-L-吡喃鼠李糖苷(Ⅴ)、儿茶素(Ⅵ)、表儿茶素(Ⅶ)、1′-O-苄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Ⅷ)、1′-O-苯乙基-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Ⅸ)、1′-O-苯乙基-β-D-呋喃芹菜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Ⅹ)、2,4,6-三羟基苯乙酮-2,4-二-O-β-D-吡喃葡萄糖苷(Ⅺ)、3-甲基-正丁醇-1-O-α-L-吡喃鼠李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苷(Ⅻ)。结论 化合物Ⅴ、Ⅷ~Ⅹ和Ⅻ为首次从菝葜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Ⅰ~Ⅳ、Ⅵ、Ⅶ和Ⅺ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早发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从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早发冠心病患者中抽取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金属裸支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支架情况、治疗效果和预后。结果观察组患者支架长度明显长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再狭窄发生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支架直径及即刻成功率、致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早发冠心病患者实施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治疗具有与传统金属支架同样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心脏事件等发牛率较低.具右可为瑚棍的沂沅期预后.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检测血清中游离皮质醇(CORT)在急性脑外伤恢复前后数值的变化,以判断机体的损伤程度以及判断预后.方法 随机选择大连市友谊医院重症监护病房中急性脑外伤组60例,对照组30例,分别于收入院次日晨8:00及一周后晨8:00抽取肘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浓度.结果 入院次日晨脑外伤患者皮质醇浓度和伤情呈正相关,一周后的皮质醇浓度检测对预测预后的意义重大.结论 皮质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组织损伤程度,并对伤情预后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09.
目的研究LBL联合PBL的教学模式在医院乳腺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5月在我院乳腺科进行实习的73名实习生,纳入观察组,此阶段科室带教老师采用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模式(lecture-based learning,LBL)联合基于问题学习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同时将2015年4月—2016年5月进行常规教学的73名实习生,纳入对照组,评价两组实习生满意度及出科成绩。结果观察组实习生对带教模式满意度为94.52%(69例),高于对照组的76.71%(56例),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8,P0.05)。观察组实习生出科理论考核结果为(94.56±1.20)分,高于对照组的(86.33±1.02)分,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4.648,P0.05);观察组实习生操作考核结果为(95.29±1.09)分,高于对照组的(87.46±1.20)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267,P0.05)。结论采用LBL联合PBL教学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出科考核成绩,且实习生对带教方法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10.
病例摘要 患者,男性,41岁,因“反复发热1月余,咳嗽2d”收入院。患者于2009年2月底到2009年4月间断发热,最高体温为39.2℃,在当地医院问断治疗,给予静滴头孢类抗生素(具体不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