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13篇 |
免费 | 53篇 |
国内免费 | 3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4篇 |
儿科学 | 13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28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99篇 |
内科学 | 56篇 |
皮肤病学 | 7篇 |
神经病学 | 21篇 |
特种医学 | 46篇 |
外科学 | 89篇 |
综合类 | 216篇 |
预防医学 | 75篇 |
眼科学 | 9篇 |
药学 | 99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16篇 |
肿瘤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35篇 |
2022年 | 36篇 |
2021年 | 44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14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25篇 |
2014年 | 47篇 |
2013年 | 48篇 |
2012年 | 57篇 |
2011年 | 45篇 |
2010年 | 32篇 |
2009年 | 42篇 |
2008年 | 44篇 |
2007年 | 39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29篇 |
2004年 | 30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2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1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11篇 |
1990年 | 5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目的 探讨终末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行肺移植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例行肺移植术的终末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的临床资料。7例术前均行胸部CT、痰培养、6 min步行试验;术中术后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早期液体负平衡管理、抗感染、抗排异、早期肺康复运动训练等治疗措施。记录肺移植术式、围术期情况;比较肺移植术前及术后动脉血气达稳定期时pa(CO2)、肺动脉收缩压。随访至2022年11月30日,记录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1)6例术前胸部CT影像表现为双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1例左肺弥漫性支气管扩张、右上肺叶未见明显支气管扩张;7例痰培养均检出铜绿假单胞菌,其中3例检出多种病原菌;7例6 min步行试验均未完成。(2)4例行双肺移植术,1例行双侧肺叶移植术,1例行右肺移植+左侧肺叶移植术,1例行左肺移植+右肺中下叶切除术,手术时间270~510(373±85) min,住院时间29(16,45) d。单肺移植或双肺移植者第一侧供肺冷缺血时间330~510(429±66) min,双肺移植者第二侧肺冷缺血时间450~750(590±110) min。5例术前先建立体外膜肺氧合者...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孕早期饮食模式对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影响,为指导孕期膳食,改善新生儿出生体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20年10月至2021年9月于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和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产检的妊娠早期妇女进行基线调查,收集食物频率资料。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饮食模式,运用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孕早期饮食模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的关联。结果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为6.1%,巨大儿发生率为3.3%,小于胎龄儿发生率为5.6%。因子分析得出6种饮食模式:动物蛋白为主型、营养丰富型、酒精型、饮料型、熏烤-腌制型、主食-豆制品型。多项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动物蛋白为主型饮食模式中分组发生低出生体重风险比低分组降低了54%(OR=0.46,95%CI:0.24-0.89);熏烤-腌制型模式高分组发生低出生体重儿风险是低分组的2.19倍(OR=2.19,95%CI:1.04-4.63);营养丰富型模式高分组发生巨大儿风险是低分组的2.64倍(OR=2.64,95%CI:1.15-6.06)。结论 母亲孕早期3种饮食模式可能影响新生儿出生体重,需重视改善孕妇不良的饮食模式,加强孕期膳食...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早期使用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通技术(PNF)对于预防脑卒中后肩半脱位发生的临床效应。方法164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干预措施,治疗组增加PNF技术,利用患侧的PNF肩胛带模式和患侧的上肢运动模式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果4周末共发现肩半脱位者24例,其中对照组21例,治疗组3例(P<0.0001),4周末治疗组Fugl-Meyer(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早期积极的干预能够有效地降低脑卒中后肩半脱位的发生率,在传统方法中增强PNF技术能够进一步提高预防效果。 相似文献
25.
患者女,35岁,待业。因“左颈部肿块8个月,咳嗽、咳痰伴声音嘶哑4个月余”于2010年11月25日到杭州市红会医院外科就诊。患者8个月前发现左侧颈部及颈根部出现肿块,伴有局部隐痛,夜间盗汗,无发热,无咳嗽、咳痰,无局部皮肤红肿,到浙江省肿瘤医院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找到抗酸杆菌1条,提示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相似文献
26.
27.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及技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患者29例,男13例,女16例,年龄18~68岁,平均42岁,病程5个月~8年,平均28个月。采用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术中对肿瘤与周围重要结构的关系进行评估,通过离断肿瘤供应血管、缩小肿瘤体积、分离肿瘤与毗邻血管及神经间隙等方法,最终彻底切除肿瘤。术后随访6个月~4年。结果肿瘤全切20例,次全切7例,部分切除2例。术前视力明显减退的20例患者,术后12例明显好转,6例无改善,2例恶化。术后2例不全偏瘫,6例动眼神经麻痹,全部患者无死亡。术后随访6个月~4年,肿瘤切除程度SimpsonⅠ、Ⅱ级者(共27例)术后未见复发,SimpsonⅢ级者(2例)切除后均行放疗或γ刀治疗,其中1例复发,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术中精细评估肿瘤与毗邻重要结构的关系,根据评估结果指导分离、切除肿瘤是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彻底切除的关键,且积极切除肿瘤对恢复视力及控制肿瘤有利。 相似文献
28.
患儿,男性,6个月23天。因持续发热3天就诊,以“上呼吸道感染”入住我院儿科呼吸病房。患儿于入院前3天出现发热,体温波动于38℃左右,伴咳嗽,无呕吐,无惊厥及意识障碍。查体:意识清,精神佳,前囟平软,颈软,无抵抗,呼吸平稳,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啰音,心律规整,神经反射均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白细胞6.7×109/L,中性粒细胞0.43;血C反应蛋白334.60 mg/L;血细菌培养未见细菌生长。全胸正位片示支气管肺炎。拟“婴儿肺炎、败血症”予积极抗感染等治疗,体温不退反逐渐上升,入院第8天患儿出现呕吐,第9天出现右下肢抽动;体检发现前囟饱满,张力高,颈… 相似文献
29.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 (PAF AH)活性与病情的关系 ,及其活性与基因型的关系。方法 应用酶水解底物显色法测定不同病情哮喘患儿和健康儿童PAF AH活性。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聚合酶链式反应 (AS PCR)技术检测PAF AH基因第 9外显子Val2 79Phe基因型。结果 重度哮喘组血浆PAF AH活性明显低于轻、中度哮喘组和对照组 ,酶活性缺失率重度组占 15.4% ,而轻、中度哮喘组和对照组酶活性缺失率占 2 %~ 3 %。哮喘组及对照组 3种基因型 (Val/Val、Val/Phe和Phe/Phe)血浆PAH AH活性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1) ,同一种基因型PAH AH活性哮喘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结论 血浆PAF AH活性与哮喘严重程度相关联 ,重度哮喘组酶活性显著低于轻、中度哮喘组和对照组 ;血浆PAF AH活性与PAF AH(Val2 79Phe)基因突变相关联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缝隙接蛋白(Cx)在钙离子介导的乳腺癌细胞转移和侵袭中的作用. 方法 选用不影响细胞生长的缝隙连接蛋白阻断剂,辛醇100μmol/L处理高转移MDA-MB-231细胞和低转移MCF-7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观察Cx43的位置、微丝纤维的排列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变化,划痕和侵袭实验观察细胞的转移情况. 结果 辛醇处理细胞后,细胞的生长状态由大面积片状生长转变为单个或少数几个团状的独立生长;Cx43蛋白的形成和表达位置虽无改变,但相邻细胞间微丝纤维排列的平行同向性显著性降低;MDA-MB-231细胞穿过基底膜成胶和Transwell小室基底面的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此外,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强度显著性降低,钙离子螯合剂(EGTA)处理显著性加剧辛醇对细胞转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但是,上述现象在低转移MCF-7细胞中效果不明显.结论 缝隙连接蛋白阻断剂在干扰乳腺癌细胞Cx功能活性,而不影响Cx形成的情况下,能够显著性抑制高转移乳腺癌的恶性进展和侵袭转移,此机制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