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103篇
内科学   5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1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141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78篇
  6篇
中国医学   51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45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摘要] 目的:分析168例患者的WT1基因多态性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易感的相关性。方法:以河北省中医院及河北省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的168名MM患者为研究对象,中位年龄62.4岁(36岁~83岁),其中男性121例(72%)、女性47例(28%),采用SSP-PCR和SBT-PCR对样本WT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分析。结果:MM患者中有11种WT1等位基因被检测出,WT1*010、WT1*012两等位基因在MM组中占有较高频率(WT1*010:OR=6.13,95%CI:3.5~10.75,PC<0.000;WT1*012:OR=2.06,95%CI:1.23~1.44,PC<0.051)。WT1*A5 的STR基因频率检测量到明显增多(OR=1.62,95%CI:1.18~2.23,PC<0.05)。基因型频率检测到WT1*010/010的频率明显增多(OR=6.28,95%CI:1.81~21.76,PC<0.05)。结论:WT1 等位基因在MM患者中具有高度多态性,WT1*010/010纯合子是MM的易感基因型,这表明MM的发生发展与WT1 基因的多态性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核抗体(ANA)荧光核型与ANA谱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SLE组158例及非SLE组104例分别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ANA)和线性免疫印迹法(LIA-ANA)进行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双链DNA及11项ANA谱分析.结果 SLE抗核抗体阳性率(〉1:100)为98.10%(155/158),荧光核型以颗粒型、均质型为主,分别63.29%(100/158)、36.70%(58/158),其次为浆颗粒型9.49%(15/158),其中混合型占14.56%(23/158).对ANA谱进行特异性与敏感性分析,抗Sm抗体是SLE特异性最强的一个指标(100%,104/104),其次为组蛋白抗体(-Hi)、核糖体P蛋白抗体(-Rib)、核小体抗体(-Nud)及双链DNA抗体(-dsDNA),特异性分别为99.04%(103/104)、99.04%(103/104)、98.08%(102/104)、98.08%(102/104),P〈0.05.SLE组核均质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Hi、-SSA(P〈0.05);核颗粒型主要表现为-dsDNA、-Nud、-nRNP/sm(P〈0.05);核点型主要表现为着丝点B蛋白抗体(-CENP-B)(P〈0.05);核仁浆颗粒混合型主要表现为Rib(P〈0.05).结论 ANA谱靶抗原能精确到SLE疾病具体的靶抗体,特异性强;抗核抗体检测涵盖SLE现所已知与未知的种种靶抗体,敏感性强,两者联合检测、综合性分析可互为补充,有助于SLE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并可有效提高疾病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基于中医情志致病和现代医学心理学分析了恶性肿瘤常见的恐惧、猜疑、自卑焦虑、孤独绝望、抗争等心理特点,提出了中医意疗与因人施护、人文关怀、互动交流、回归社会等中西医相结合的个性化心理护理对策,以期提高肿瘤患者临床护理水平,改善肿瘤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估、分析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效果。方法选取罗定市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不稳定或基本稳定(危险性评估等级1~5级)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5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前和后(3年)分别使用一般状况调查表、危险性评估量表及阳性和阴性综合征量表(PANS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进行管理前后对比研究。结果实施管理3年时与管理前比较,125例患者的危险性评估等级下降(P0.01),实施前后PANSS、SDSS总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工作对控制精神疾病患者危险性行为,减少患者社会功能缺陷,改善患者精神病性症状,促进患者社会康复的效果是明显的,此项工作值得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血浆D-二聚体(D-D)对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测效能。方法 选取2020年4月至2023年2月于我院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个月是否发生DVT将患者分为DVT组(31例)和非DVT组(129例)。比较两组TEG指标[凝血反应时间(R)、血液凝固时间(K)、凝固角(Angle)、最大振幅(MA)]和血浆D-D水平,分析各指标与DVT发生的相关性,ROC分析其对术后发生DVT的预测效能及危险度。结果 术后1d及7d DVT组R、K值低于非DVT组,Angle、MA、D-D水平高于非DVT组,且R、K值水平与DVT发生均呈负相关,Angle、MA、D-D水平与DVT发生均呈正相关(P<0.05);术后1d及7d R、K、Angle、MA、D-D水平联合预测术后发生DVT的AUC分别为0.738、0.805,且术后1d各指标高水平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危险度分别是低水平患者的0.468、0.548、2.435、3.023、3.671倍,术后7d其危险度是低水平患者的0.411、0.468、3.886、4.757、...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探讨微波消融与微创旋切术在乳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对比两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治疗效果.〔方法〕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将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90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比较观察组、对照组两组之间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复发例数等数据.〔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在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8例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患者出院后采取延续性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在按时用药、合理运动、饮食健康、定期复查方面的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依从性显著优于对照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脑膜炎合并症状性癫痫患者依从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8.
选择69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单纯高血压组(EH组)和高血压合并代谢综合征(MS)组(EHMS组).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首先完成二维超声心动图常规指标的测定,计算左室心肌重量指数(LVMI),然后用脉冲组织多普勒成像(TDI)技术检测二尖瓣环心尖四腔切面间隔和侧壁处、心尖二腔切面前壁和下壁处4个部位舒张早期运动峰值速度Ea、舒张晚期运动峰值速度Aa,并计算Ea/Aa比值,作为评价左室舒张功能的指标.设30例健康对照者(NC组).结果 发现,EHMS组患者LVMI及左室肥厚(LVH)发生率均明显高于EH组(P<0.01);EHMS组患者Ea、Ea/Aa明显低于EH组及NC组(P<0.01).认为高血压患者合并MS时左室舒张功能受损更加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脑功能状态监测的应用及其对预后评估的作用. 方法 回顾性分析119例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功能状态监测数据,根据随访3个月的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清醒、昏迷及死亡3组,比较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脑状态指数(CSI)的差异性及变化情况. 结果 119例患者入院时的CSI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关系(Spearman相关系数rp=0.816,P=0.000).各组患者发病后不同时间CSI值有差别,清醒组CSI值最高,昏迷组最低,统计分析显示各组患者在入院时、入院后第3天、第7天及第14天时CSI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脑功能状态监测可以反映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水平,在临床上应用CSI值连续监测高血压脑出血后昏迷患者的脑功能状态有助于预后评估及指导诊治.  相似文献   
20.
207例脑出血病例发病特点与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揭示脑出血的发病病因和规律,了解脑血管病的特点.提高诊治水平,为该病的防治和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降低脑出血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 方法 对广州市仡都区人民医院脑病中心2007年收治的207例脑出血住院患者的资料按年龄、性别、转归、季节分布、伴随疾病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 结果 统 207例脑出血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58.4岁,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46.38%)多发,冬季发病(32.85%)相对高发;体力劳动者脑出血发病人数高于脑力劳动者,农村居民高于城区居民;GCS评分、瞳孔的变化、有无合并症均可以影响脑出血患者的转归,在不同预后等级中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12;P=0.000). 结论 高血压为脑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积极治疗高血压,强化健康教育,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做好高危人群的防治工作,能减少脑血管病的发生,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