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59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腭裂修复术中裸露骨面干扰上颌骨生长的机制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2.
通过对两种腭裂上颌骨模型的加力分析,研究牙槽突植骨手术对腭裂上颌骨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我们采用17岁男性患者头颅CT扫描图像数据建立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叠加植骨块模型形成牙槽突植骨修复后的腭裂上颌骨模型。在上颌骨前端以正常上唇压力数值水平向后加载压力,观察压应力沿上颌骨分布的特点和剪应力及拉应力出现的位置。结果显示,压应力主要沿牙槽突分布,并形成数个应力集中区。植骨后,应力分布趋向均匀化。植骨可以降低由于上颌骨变形而产生的剪应力和牙槽突的向内移位。我们认为,唇裂修复手术后产生的压力可能是使牙槽突产生变形移位的主要原因,压应力沿着牙槽突骨弓传导可能使牙列畸形加重。牙槽突植骨修复可以使应力分布趋向均匀,但是不改变应力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83.
目的:评价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总结经验。方法:对15例肥胖患者在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体外超声吸脂术(其中腰腹部6例,大腿部9例),记录注入肿胀液量、吸出纯脂肪量,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生命体征、血液成分变化,并观察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吸出脂肪量3300~4800ml,平均4100ml;11例短期内均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皮肤、粘膜苍白,心悸,全身乏力,恶心、呕吐,纳差,眩晕等血容量不足的表现,查见红细胞、血红蛋白明显降低;术后恢复时间较局部肿胀麻醉者长,平均5天(以术后患者可自行下地行走,无明显不适为限),局部瘀紫严重,无感染、皮肤坏死、不平坦及松弛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持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大量体外超声吸脂需慎重,并要切实做好术前准备及术后处理。  相似文献   
84.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0岁.自幼全身性肥胖,双下肢尤为明显,随着年龄的增长,肥胖逐渐加重,既影响形体的外观,又使双大腿内侧严重磨擦.于2004年8月4日来院就诊,查体:身高176 cm,体重105 kg.既往无其他病史及服药史,心电图、血常规、血凝四项、肝功等检查无异常,其中红细胞为4.09×1012/L,血红蛋白为123 g/L,总蛋白为82 g/L.诊断:单纯性肥胖.无手术禁忌,根据手术适应证及患者情况,先行下臀部及双大腿部吸脂,Ⅱ期行上臀部吸脂.采用肿胀麻醉行下臀部及双大腿部体外超声辅助吸脂术,给予心电监护.术中注入肿胀液(2%利多卡因15 ml,肾上腺素0.4 mg,5%碳酸氢钠6 ml,复方氯化钠500 ml)12 500 ml,利多卡因总量71.4 mg/kg;共吸出液体总量14 600 ml,其中纯脂肪量13 200 ml,清除术区肿胀液,缝合切口,放置引流条,加压包扎.手术经3 h,术中共输入液体2100 ml,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术区偶有痛感,但可以忍受,无其他不适.术后静脉输入抗生素、补充液体共2500 ml,未输血,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术后24 h,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尿量共1600 ml,术区疼痛,于下床活动时明显,但可以忍受,换药时,见术区皮肤无破溃坏死,未见明显瘀斑,去除引流条,结扎切口,穿弹力裤.  相似文献   
85.
86.
腭裂的功能性整复-腭帆提肌重建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mmed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的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提腭吊带,易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充分游离错位的腭帆提肌,将其由原来的前内斜行复位到正常位置,即软腭的后1/3区,重建腭后其语音清晰度状况、高鼻音以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的改善。部分能合作的患儿,咽腔造影显示术后腭咽闭合率65%。  相似文献   
87.
胶原具有弱抗原性,良好的生物兼容性、生物降解能力以及生物力学性能,被广泛用于皮肤、肌腱、血管、骨和神经等部位的组织工程,而生长因子是生物体内一类微量高效调节细胞代谢和组织修复的小分子物质.胶原-生长因子生物材料(CGFB)在骨组织再生、神经组织修复、肌腱重建和慢性伤口修复中表现出优良的生物和生物力学性能.在骨组织修复中,CGFB合理地释放生长因子,有效地诱导了干细胞成骨向分化和促进受损骨组织修复.在神经组织修复中,根据修复对象采用的特异性的CGFB胶原设计,有效地促进了神经突的生成.在中枢神经系统修复中,胶原凝胶的注入为细胞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微环境,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本文回溯CGFB的基本性质及其近年来在骨和神经修复领域中的研究进展,以预测其未来可继续改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8.
目的:对来自城乡的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分组进行评估和对比,为对其进行心理支持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8名(农村124,城市44)唇腭裂患儿的母亲在住院期间进行问卷调查。以82名正常儿童的母亲作为对照组。结果:试验组患儿母亲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9个维度上分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农村组患儿母亲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等9个维度上分值均高于城市组,其中敌对、精神病性、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唇腭裂患儿母亲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农村的唇腭裂患儿母亲心理健康状况比城市的更差,应予以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89.
目的 研究唇腭裂患儿术前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对术后生命体征的影响,从而探寻能反映手术风险的术前指标.方法 查阅唇腭裂手术患儿的病历1 000份,记录患儿术前5项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和术后5项生命体征值,进行描述性和单因素统计学分析,探究两者联系.结果 在术后24 h内,93.3%的患儿出现了生命体征异常,但大部分为轻微异常;术前最高体温正常与否的两组间,术后体温和收缩压异常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术前白细胞计数过高或发热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呼吸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发热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体温和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诊断有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收缩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白细胞计数过高的患儿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收缩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并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实施全身麻醉下唇腭裂手术是相对安全的,但需加强监护.术前发热是术后生命体征异常的敏感指标,白细胞数和上呼吸道感染诊断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对术后腭咽闭合完全、经过语音治疗获得正常语音的腭裂患者进行语音治疗方法、治疗时间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对2012—2013年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采用音韵治疗改变构音位置的方法进行规范的语音治疗后获得正常语音的32例腭裂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分析辅音错误构音的类型、语音治疗总次数、语音治疗前辅音错误个数、语音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语音治疗时的年龄等。采用SPSS 16.0对治疗次数与语音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辅音错误个数及类型以及训练时的年龄进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治疗次数≤5次者10例;6~10次者17例;11~20次者5例。治疗次数与错误音节数呈正相关(rs=0.394,P=0.026),错误音节数每增加1个,治疗次数平均增加0.570次,可信区间为0.137~1.004。治疗次数与年龄呈负相关趋势(P=0.055),5~10岁的患者比大于10岁的患者治疗次数更少,需要的时间更短。治疗次数与治疗距离手术的时间无相关性(rs=-0.136,P=0.459)。结论 术后腭咽闭合完全的腭裂患者经过规范的语音治疗,语音都能康复至正常水平或接近正常,但所需治疗时间有差异。错误音节数越多的患儿,治疗次数越多;10岁以上的患者比10岁以下患者所需的治疗时间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