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5篇
口腔科学   258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5篇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医学发展离不开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和总结,优秀的临床工作平台可以保障提供足量的病例,然而临床科研所需要的规范化数据还需要遵循科研的标准从海量的临床数据信息中筛选提取。单纯依靠个人的收集往往受其能力和时间限制不能尽善尽美,并且容易形成数据孤岛,不利于平台的持续发展和科研人才的培养效率。可持续发展的临床科研数据平台是医学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的基础,文章仅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唇腭裂外科科研数据平台建设为例,从实例出发,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临床科研数据平台以及如何保证其可持续性发展,旨在抛砖引玉,为更多可持续发展的临床科研平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汪寅  龚彩霞  陈丽先  石冰  陈泽华   《护理与康复》2018,17(10):101-103
总结1例颌面部火器贯通伤患者的术后护理。护理重点为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并发症,重视口腔护理、用药护理、体位护理及活动指导、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经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7d伤口愈合,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3.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26岁,因全身皮肤脓疱丘疹、溃疡、结节伴发热1个月于2013年9月16日于我科就诊。该患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持续发热,体温最高达38.5℃,伴乏力,1周后右上肢皮肤发生粟粒至黄豆大红色丘疹、结节,部分丘疹快速发展为脓疱丘疹,皮损逐渐增多,部分融合,中心破溃、流脓,迅速累及躯干、四肢,无痛痒。自行外用多种药膏(具体不  相似文献   
14.
WNT信号通路作为调控胚胎发生的四大信号转导途径之一,主要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和极化以及程序性细胞死亡和抗程序性细胞死亡等,近年来其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唇腭裂作为最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无定论。研究显示,WNT信号通路与唇腭裂发生关系密切,本文就WNT信号通路及其与唇腭裂发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婴儿纯母乳喂养应达6个月时间,但唇腭裂婴儿会有进食困难.唇腭裂的裂隙使得婴儿口腔内无法产生足够的负压,吸吮时不易含接住母亲的乳头创造一个气体密闭的环境,致使婴儿吸吮困难,使得唇腭裂婴儿的母乳喂养较普通婴儿无论在喂养方法上,还是营养摄取上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唇腭裂婴儿母乳喂养的现状,强调了母...  相似文献   
16.
牙槽突及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对腭裂上颌骨模型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采用15岁男性患者头颅CT扫描DICOM数据建立3种单侧腭裂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通过叠加不同的植骨块形成牙槽突植骨修复及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修复后的腭裂上颌骨模型。在上颌骨前牙区及两侧前磨牙区以正常上唇压力加载负荷,观察各种应力沿上颌骨分布的特点。结果未植骨模型,上颌骨段以变形和移位为主,各种应力集中于上颌骨前壁、牙槽突和腭板等处。植骨模型表现为应力分布均匀化。牙槽突植骨可以显著降低由于上颌骨变形而产生的剪应力和牙槽突的向内移位。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可以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是与牙槽突植骨差异不大。结论唇裂修复手术后产生的压力是使未作植骨修复的牙槽突产生变形移位的主要原因。牙槽突植骨修复可以使腭裂上颌骨表面应力分布趋向均匀,生物力学意义重大。牙槽突加硬腭全裂隙植骨可以使得应力分布更加均匀,但与单纯牙槽突植骨效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7.
颏下岛状瓣(submental island flap, SMIF)是面动脉分支颏下动脉恒定供血的轴型皮瓣,与口腔颌面部缺损区相邻,其质地、色泽与头面部相似,血运充分。该组织瓣制备较简单,且成活率高,适用于修复口腔颌面部中型缺损。然而,国内外对于SMIF的应用仍然存在争议,主要集中在颈淋巴转移患者使用该皮瓣的肿瘤安全性、皮瓣的制备方法等方面。为统一和规范SMIF在口腔颌面-头颈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本文集中国内多家医学院校口腔颌面外科专家的智慧,达成专家共识,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咽腔三维结构与正常人之间的差异。方法应用Mimics三维重建与分析软件对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及同龄正常人的咽腔CBCT扫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两组之间骨性咽腔前份高( Ho-PNS/PNSc)、骨性咽腔后份高(Ho-Ba)、骨性咽腔总深度(Ba-PNS/PNSc)、咽腔顶角(∠Ba-Ho-PNS/PNSc)、骨性鼻咽底长(C1-PNS/PNSc)、第二颈椎平面骨性咽腔深度(C2-T1)、第三颈椎平面骨性咽腔深度(C3-T2)、气性咽腔横径(D t p,D t c2,D t c3)、气性咽腔前后径(D pa p,D pa c2,D pa c3)、气性咽腔横截面积(A p,A c2,A c3)以及气性咽腔体积(V t,V p,V p-c2,V c2-c3)等的差异。同时通过皮尔森相关系数一致性检验验证咽腔三维分析的信度。结果共入组32例未经手术治疗的成年不完全性腭裂患者及30例同龄正常人。组内一致性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介于0.994至0.999之间,组间一致性检验皮尔森相关系数介于0.992至0.999之间。腭裂患者Ho-PNS/PNSc、Ba-PNS/PNSc、C1-PNS/PNSc及D pa p大于正常组(P=0.000,P =0.003,P =0.034,P =0.000)。 A p、V t、V p及V p-c2大于正常组(P=0.000,P=0.031,P=0.024,P=0.022)。结论腭裂患者咽腔的改变主要在鼻咽部,且鼻咽部的变化以矢状向等比例放大所带来的鼻咽面积、体积增加为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索中国人群中转化生长因子β(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B)信号通路基因多态性与非综合征型唇腭裂( non-syndromic oral clefts, NSOC)的关联关系及可能存在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方法:在806个中国汉族人群非综合征型唇裂合并或不合并腭裂( non-syndromic cleft lip with or without cleft palate, NSCL/P)核心家系中,对TGFB信号通路上的10个基因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以及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环境因素包括母亲孕早期吸烟、被动吸烟、饮酒及补充多维生素制剂。结果:经过质量控制的筛选,共对343个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SNPs)进行了传递不平衡检验及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共有6个基因中的19个SNPs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P<0.05),但经过Bonferroni校正后,这些关联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多重检验校正后,未发现常见孕期环境暴露因素与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存在有统计学意义的基因环境交互作用。结论:未发现TGFB信号通路上的基因多态性与NSCL/P之间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