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0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85篇
综合类   124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34篇
  1篇
中国医学   38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对乌拉坦诱发性肺肿瘤小鼠的肿瘤发生情况和抗肿瘤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雌性昆明种小鼠33只,使用乌拉坦(1 g·kg-1·d-1)注射诱发小鼠肺肿瘤,随机分为对照组、六味地黄丸组(ig 1.56 g·kg-1·d-1)和二冬膏组(ig 0.78 g·kg-1·d-1),连续给药100 d后肉眼及病理切片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药物对小鼠肺肿瘤发生的影响,测定脾指数、胸腺指数、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及测定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给药组小鼠肺肿瘤诱发率明显降低,诱发率分别是63.6%,18.2%,36.4%.与对照组比较,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给药组小鼠脾指数、巨噬细胞活性明显增高(P <0.05或P<0.01),小鼠血清中TNF-α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丸和二冬膏均能通过提高小鼠的抗肿瘤免疫功能和减少炎症因子产生来延缓乌拉坦诱发肺肿瘤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促血管生成素1、2及其受体(Ang1、Ang2及Tie2)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三维培养的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的方法检测10例体内HVUECs、体外二维培养的HVUECs和三维培养的血管样结构中Ang1、Ang2及Tie2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体外三维培养的血管样结构中Ang2、Tie2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体内HVUECs和体外二维培养的HVUECs,差异有显著性(P<0.05);各组中Ang1的mRNA表达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Ang/Tie2体系在体外血管生成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尿毒症患者10例,均为非糖尿病患者,其中男女各5例,年龄28.0~62.4岁,平均(45.2±17.2)岁,透析时间为1~127个月,平均(64±63)个月.内瘘方式均为挠动脉-头静脉吻合,吻合方式均为端端吻合.血栓形成时间为18~48h,平均(27.2±11.2)h.  相似文献   
104.
105.
微波热凝治疗声带良性病变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微波热凝治疗声带良性病变48例,据临床观察,疗效确切。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48例中,男17例,女31例;年龄16~48岁。单侧病变15例,双侧病变33例。病程2月~10年。其中声带息肉23例,息肉样变12例,小结12例,乳头状瘤1例。1.2 手术方法术前常规肌注鲁米那钠0.1g,阿托品1mg。采用MTC4型多功能微波热凝治疗仪(南京启亚科技有限公司产)和Olympus纤维喉镜(Ⅲ型)和影像监视系统协同手术。行粘膜表面麻醉加双侧喉上神经阻滞麻醉。常规插…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微小乳腺病变术前超声引导下穿刺定位的价值.方法对63例女性患者的71个临床触诊阴性的微小乳腺病变,在高频超声引导下穿刺置入金属导丝术前定位.结果71个微小乳腺病变定位准确率为100%,全部经手术顺利切除,其中病理证实良性病变59个,恶性肿瘤12个.结论超声引导下术前定位,对微小乳腺病变的切除准确可靠,有利于手术中迅速找到肿瘤,缩短了手术时间,最大限度降低创伤,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理想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107.
辨病与辨证无论在中药治疗上还是在针灸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仅对辨病施针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略述己见。1 辨病为针灸治疗开辟新径中医强调辨证,从古代医学发展中早已存在。明代吴又可主张辨病施治,曰:“万物各有所制,在于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所致,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治,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一剂,而病自己,不烦君臣佐使加减之劳矣。”后来徐灵胎亦主张一病有一病专方,都强调辨病施治。卢芳教授再次阐述辨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的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为今天的中西医结合奠定了…  相似文献   
108.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是整形外科领域的一项新技术 ,应用日趋广泛。我科于 1997年 7月~ 1999年 8月 ,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修复各种原因造成的头皮及面颈部软组织缺损 5 0例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5 0例 ,男性 30例 ,女性 2 0例 ,年龄18.5± 3.2岁 (1岁 3个月~ 6 3岁 )。头皮病变 6例 ,其中瘢痕性秃发 3例 ,植皮区秃发 1例 ,神经纤维瘤 1例 ,隆突性纤维肉瘤 1例 ;面部病变 32例 ,其中瘢痕 19例 ,血管瘤 5例 ,色素痣 8例 ;先天性全耳廓缺损 4例 ,先天性鼻尖低平 1例 ,半鼻再造术后短小畸形 1例 ,颈部瘢痕挛缩畸…  相似文献   
109.
周娜  王蓓  徐秀梅  乔瑜婷  王彪  翟虹 《重庆医学》2023,(19):2892-2898
目的 探讨常规超声联合临床病理特征构建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对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mPTC)喉前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1年6月在该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mPTC并行淋巴结清扫的患者304例(368个病灶),根据是否发生喉前淋巴结转移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无转移组。收集患者主要临床病理资料和超声影像特征,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喉前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制作列线图可视化预测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该模型对喉前淋巴结转移的预测效能。结果 喉前淋巴结转移组纳入91例(132个病灶),无转移组纳入213例(236个病灶)。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岁(OR=0.937,95%CI:0.921~0.985,P=0.016)为喉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保护因素,癌结节纵横比≥1(OR=5.451,95%CI:1.852~9.488,P=0.003)、被膜侵犯(OR=3.412,95%CI:1.354~6.895,P=0.015)、非喉前中央区淋巴结转移(OR=5.532,95%...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的疗效。方法将140例40岁以上跟痛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双氯芬酸钠片及双氯芬酸钠软膏(扶他林)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跟痛症方外洗,判断分析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跟痛症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