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76篇
外科学   18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5篇
  4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石化城市中青年夫妇婚姻质量、家庭功能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7月-2013年2月在独山子文馨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婚姻辅导并愿意接受调查的56对中青年夫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对象均接受为期6个月的心理干预,并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作婚姻质量问卷(Olson)、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调查。结果:干预前后结果对比分析显示:在婚姻质量方面,Enrich总分、婚姻满意度、夫妻交流、解决冲突方式的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家庭功能方面,沟通、情感反应、情感介入、总功能分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化心理干预可有效提高石化城市中青年夫妇婚姻质量及家庭功能状况,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2.
段峰  杨原  冯素枝  何鑫 《山东医药》2010,50(12):92-93
目的观察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效果。方法97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眩晕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治疗,治疗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口服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治疗14d后临床疗效及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阻力指数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流速、阻力指数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盐酸曲美他嗪辅助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疗效显著,且不依赖于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相似文献   
53.
活体肝移植具有供肝来源广、质量高、排异轻和预后较好等优点,是治疗肝脏终末期疾病及缓解供肝来源匮乏的有效方法.由于肝移植技术复杂,仍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其中血管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1-3].我们用血管内介入技术治疗活体肝移植术后发生急性流出道阻塞患者2例,获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烟草因素在经导管动脉内化疗(TACE)治疗BCLC分期标准的B期原发性肝癌(HCC)患者预后中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2年5月解放军总医院介入放射科接受TACE治疗的BCLC分期B期HCC患者293例,按是否有吸烟史分为两组:吸烟组110例,非吸烟组183例,比较其生存情况及预后影响。结果两组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7.3%、42.7%、18.2%;81.9%、59.0%、41.5%。吸烟组和非吸烟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23.0个月和29.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ox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吸烟、Child-Pugh分级、血清AFP浓度及肿瘤大小是BCLC分期B期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本研究首次发现烟草因素是影响TACE治疗男性BCLC B期的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血管内介入技术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小型猪9头,选用1头行预实验,8头用于正式实验.全麻下经皮经肝门静脉穿刺,用球囊导管阻塞门静脉主干并注入凝血酶或自体血栓,30 min后行门静脉造影证实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并比较血栓形成前后影像学变化.对术中死亡动物进行解剖,分析死亡原因,必要时取组织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9头猪均成功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模型.第1头预实验猪模型建立后10 min死亡,病理证实死亡原因为DIC.正式实验8头猪,6头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形成后饲养14 d,其余2头术后3 h内死亡,死亡原因分别为肝破裂和麻醉药物过量.结论 应用血管内介入技术可以建立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动物模型,为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血栓的相关研究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6.
【摘要】 目的 实验观察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的大体、影像学、血液学、病理学变化。方法 采用乙醇浸泡法建立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12只,并进行常规复温治疗。分别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6 h、12 h、24 h、2 d、3 d、4 d、5 d、6 d对10只兔严重冻伤模型进行受累肢端肿胀程度、皮肤颜色观察及血管造影;于冻伤前、复温后即刻、6 h、12 h、24 h、2 d、3 d进行血常规、血生化、凝血及纤溶活性指标检测,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TBA比色法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于冻伤前、冻伤后复温前、复温后即刻和复温后6 h、12 h、24 h、2 d、3 d、4 d、5 d对其余2只模型受累肢端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趾端截肢率和得分法计算模型的自然预后截肢率。 结果 模型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受累肢端皮肤颜色由紫蓝色转为粉红色,肿胀程度逐渐加重,肢端血管造影显示血流逐渐恢复,复温后12 h至截肢皮肤颜色由粉红色转变为紫蓝色,最后变为黑色,肿胀程度减轻至最后干瘪,肢端血管逐渐闭塞,血流逐渐消失,皮肤颜色紫蓝及暗黑区域大致对应血管闭塞区。白细胞水平在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红细胞、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于复温后即刻始升高,12 h达高峰,24 h恢复基线水平,2 d、3 d下降;血小板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 d持续下降,24 h达低谷,3 d恢复升高;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血尿素氮、血清肌酐值较基线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eto-PGF1α水平于复温后即刻~12 h持续升高,12 h达高峰,24 h~3 d开始下降;TXB2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MDA水平于复温后即刻~3 d持续升高;SOD水平于复温后即刻~24 h持续升高,24 h达高峰,2 d、3 d开始下降。模型左前肢血管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复温后即刻~24 h大量血管扩张淤血或充血,未见明显血栓,2~5 d可见混合血栓。受累趾端最终截肢率为82.5%,得分法结果为(20.6±3.8)分。 结论 新西兰白兔严重冻伤模型受累肢端复温后即刻至复温后12 h血流逐渐恢复,24 h血栓形成,血管逐步闭塞。冻伤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机体出现严重炎症反应,PGI2-血栓素A2及氧化-抗氧化系统失衡。  相似文献   
57.
目的:分析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BAVD)的超声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采用Sequoia 512或GE Vivid7彩超诊断仪,通过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及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检测38例BAVD患者的超声表现,重点于左室长轴及大动脉短轴切面观察主动脉瓣的数目、形态、活动及血流动力学状态。结果: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畸形在大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为两个瓣叶及两个瓣叶附着点,舒张期呈单一关闭线,38例BAVD中,29例合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76%),18例合并主动脉扩张(47%),15例合并主动脉瓣狭窄(39%),6例合并主动脉瓣脱垂(16%),13例并发其他先天性心脏畸形(34%)。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是诊断BAVD的较好方法,对明确诊断该病及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利用双源CT(DSCT)探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肌桥(myocardial bridging,MB)与该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DSCT对500例可疑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HD)和体检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由3位CT诊断医师独立判断并在结果一致时确定前降支MB,测量MB长度、厚度。将所有病例分为前降支MB组和非MB组,利用多平面重组(MPR)、最大密度投影(MIP)、曲面重组(CPR)、容积再现(VR)等后处理技术联合观察前降支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利用Circulation软件QCA工具测量前降支由于斑块所致的狭窄率,比较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以及钙化、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应用Spearman等级相关统计分析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 500例受检者中冠状动脉CTA发现前降支MB 135例(27%)。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8.5%和53.3%,非MB组钙化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46.3%,MB组与非MB组的平均狭窄程度分别为(45.6±21.2)%和(45.7±22.2)%,两组之间钙化的发生率、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及平均狭窄程度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25;P=0.16;P=0.99),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间相关性均不明显(r=-0.03,P=0.83;r=-0.10,P=0.42)。结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MB的存在并没有显著增加该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粥样硬化斑块的总体发生率,MB近端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B的长度及厚度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0.
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及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功能性胰岛素瘤DSA、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3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行腹部CT平扫、增强扫描和胰腺动脉DSA检查,分析CT、DSA具体表现,并与手术、穿刺病理对照.结果23例患者中手术病理诊断为良性胰岛素瘤22例,共检出肿瘤结节26个,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恶性胰岛素瘤1例,肿瘤结节CT和DSA检查与病理的符合率分别为57.7%(15/26)和88.5%(23/26).选择性DSA检查主要表现为肿瘤供血动脉增粗,血管增多和肿瘤染色.结论选择性DSA检查对功能性胰岛素瘤定位诊断率高于CT,同时可提供肿瘤血供情况,对手术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