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3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临床医学 | 9篇 |
内科学 | 9篇 |
神经病学 | 18篇 |
综合类 | 21篇 |
预防医学 | 6篇 |
药学 | 11篇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6篇 |
2011年 | 10篇 |
2010年 | 6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3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0年 | 1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不同性质颈动脉斑块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之间的关系,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MMP-9水平在脑梗死发生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11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组(ACI)和31例健康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彩超将脑梗死组分为无斑块组(NP)(39例)、稳定斑块组(SP)(34例)、不稳定斑块组(VP)(40例)3个亚组。测定对照组及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48 h内和d 14血清MMP-9水平,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48 h内和d 14血清MMP-9水平4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MP-9与梗死体积(r=0.289,P=0.002)、空腹血糖(r=0.200,P=0.034)及血压(P0.05)呈正相关。结论MMP-9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可能是急性脑梗死的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喹硫平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住院的,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的癫痫所致精神障碍患者52例。给予喹硫平治疗4周,自小剂量25mg/d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最高为400mg/d,早晚两次口服。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喹硫平治疗4周后显效率为71.1%,有效率为88.4%。PANSS阳性症状、阴性症状、精神病理及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2周内13例(25.0%)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喹硫平可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癫痫所致精神障碍的药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系统评价阿戈美拉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VIP、万方和中国知网数据库,搜集有关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方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1年1月。提取治疗前后各项研究中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 HAM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 NIHSS)、Barthel指数、睡眠障碍量表(SDRS)等评分,以及生物因子(BDNF、NGF、NE、5-HT)水平,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及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9篇文献,合计32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阿戈美拉汀联合常规方法治疗,其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D=-13.79,95%CI:-18.18~-9.41,P<0.001),且有效率为83%(95%CI:0.52~1.15,P<0.001);NIHSS评分明显降低(MD=-6.35,95%...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的探讨血清IL-18及社会心理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关系。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评价31例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抑郁组)及36例无抑郁患者(无抑郁组)的社会心理因素,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结果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入院时血清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周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t=4.243,P=0.000)。抑郁组第2周血清IL-18水平显著高于入院时(t=-3.169,P=0.004),非抑郁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46,P=0.221)。抑郁组SSRS总分、主观支持及支持利用度评分显著低于非抑郁组(t=-3.342,P=0.001;t=-2.416,P=0.018;t=-3.771,P=0.000)。结论急性脑梗死后抑郁患者血清IL-18水平、社会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可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抑郁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7.
目的:采用Meta分析我国文化背景下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为研究儿童心理弹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系统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资源1989-2013年发表的有关留守儿童及其心理弹性,且心理弹性的评估是采用胡月琴编制的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为评估工具的文献,通过R软件采用连续变量加减均数差合并统计量。结果:符合入选标准的文章共4篇,涉及留守儿童监测样本量1281人,对照组为1606人。心理弹性评估显示:RSCA-目标专注的MD为-0.03,95%CI为(-0.14~0.08);RSCA-情绪控制的MD为-0.10,95%CI为(-0.25~0.05);RSCA-积极认知的MD为-0.32,95%CI为(-0.62~-0.02);RSCA-家庭支持的MD为-2.84,95%CI为(-4.38~-1.31);RSCA-人际协助的MD为-0.13,95%CI为(-0.39~0.12)。结论:留守儿童的心理弹性在积极认知、家庭支持方面不如非留守儿童。 相似文献
78.
79.
目的研究卒中后抑郁患者(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抑郁情绪与Apo E基因多态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将病例分为PSD组(83例)和卒中组(96例),选取健康志愿者(5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基因测序法测定载脂蛋白E基因第四外显子112位(rs429358)和158位(rs7412)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结果 (1)PSD组ε3/ε4基因型频数(24例)高于对照组(7例),ε4/4基因频数(8例)高于卒中组(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ε4等位基因频率(24.7%)高于对照组(9.4%)和卒中组(1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卒中组ε2基因型频率(13.5%)大于PSD组(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63,P=0.018)。(3)PSD组携带ε4等位基因的HAMD-24评分高于非携带ε4等位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o E基因多态性与PSD存在相关性,ε4等位基因可能是PSD的危险因子,而ε2等位基因是PSD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析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被忽视、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某县430名小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问卷(父母版)》、《儿童被忽视量表》(CNS)、《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分别测查儿童问题行为、儿童被忽视程度以及儿童心理弹性能力。结果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25.2%。Rutter总分与安全忽视、交流忽视、躯体忽视、情感忽视呈显著正相关(r=0.163~0.350),与情绪控制、家庭支持、人际协助呈显著负相关(r=-0.243~-0.134)。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儿童被忽视、心理弹性密切相关,尊重儿童、同时培养其抗压能力可能会减少行为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