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56篇 |
免费 | 39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0篇 |
基础医学 | 23篇 |
口腔科学 | 5篇 |
临床医学 | 80篇 |
内科学 | 24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43篇 |
外科学 | 139篇 |
综合类 | 105篇 |
预防医学 | 101篇 |
眼科学 | 3篇 |
药学 | 25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21篇 |
肿瘤学 | 1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4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3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8篇 |
2015年 | 10篇 |
2014年 | 18篇 |
2013年 | 38篇 |
2012年 | 49篇 |
2011年 | 37篇 |
2010年 | 68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29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27篇 |
2005年 | 37篇 |
2004年 | 17篇 |
2003年 | 19篇 |
2002年 | 12篇 |
2001年 | 9篇 |
2000年 | 15篇 |
1999年 | 16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8篇 |
1995年 | 15篇 |
1994年 | 1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5篇 |
1990年 | 15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9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12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3篇 |
197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101.
血卟啉是由正铁血红素除去中间铁原子的四个吡咯环结构成,因此,血卟啉可以认为是血红蛋白助成分之一,血卟啉是从新鲜血液中提取分离出来的光敏物质,在临床恶性肿瘤的治疗和诊断中即利用光敏剂血卟啉(HP)和血卟啉衍生物(HPD)能选择性地被恶性肿瘤所摄取,潴留于肿瘤组织内,排泄迟缓,而正常胚胎、淋巴或炎症等组织则吸收少,排泄快这一特性。 相似文献
102.
食管癌治疗主要为手术、放疗及化学药物或二者综合,各种方法治疗的效果有待提高。根据临床研究表明,平阳霉素对食管癌的有效率达68.4%,配合放射远期疗效提高。本文总结我科自1985年7月至1986年10月采用随机分组对60例食管癌进行平阳霉素辅助放射和单纯放射的对比研究,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革命性的技术已逐渐应用于临床。通过对国内30家医院70名脊柱外科医生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分析目前微创脊柱外科技术临床应用的现状及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索争论已久的性激素对心血管的作用,尤其是雌性激素在冠心病、心肌梗塞病理过程中是保护或是危险因素的问题,我们按Langendorff方法制备大鼠离体非工作心脏标本,观察灌流液中含有雌二醇(实验组n=14)和不含雌二醇(对照组n=13)、在有氧和缺氧(及缺糖即模拟缺血)灌流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冠脉流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不同程度的腰椎椎管狭窄时,相应节段脊髓背角中P物质(SP)和血管活性肠多肽(VIP)等神经肽含量和分布的变化特点,以及该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家犬建立腰椎椎管狭窄的动物模型。实验分为A组:正常组;B组:对照组;C组:25%狭窄组;D组:50%狭窄组等4组,每组6只。分别检测各组脊髓背角SP、VIP的表达及含量变化。结果:脊髓背角中SP含量25%狭窄组各时相点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50%狭窄组各时相点均非常显著升高(P<0.01)。脊髓背角中VIP含量25%狭窄组术后1,4周时较正常组、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5)。50%狭窄组在各时相点均显著(P<0.05)或非常显著(P<0.01)升高。结论:椎管狭窄造成的马尾神经压迫性损害可引起脊髓背角SP、VIP显著升高;脊髓背角中SP含量的升高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VIP含量的升高不随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增加。SP、VIP等神经肽类物质在腰椎椎管狭窄引起的下腰部和下肢疼痛的机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6.
紫外分光光度法快速测定消毒剂中三氯生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消毒剂和抗菌剂中三氯生的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在280 nm波长下,对用无水乙醇稀释后的三氯生样品直接测定,进行了工作曲线、精密度、回收率等实验。结果,当标准溶液在0.0~50.0 μg/ml浓度范围内,回收率90%~105%,相对标准偏差1.5%,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比,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并与配方值相符。经过对54℃ 14 d和37℃ 90 d保存样检测,标准和样品含量均没有降低。结果显示,三氯生具有良好稳定性,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三氯生含量,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适宜大批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107.
108.
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评价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2006年10月~2007年12月采用PELD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7例,其中椎间孔内型11例,椎间孔外型6例;男10例,女7例,年龄27~69岁,平均41.3岁。于术前、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45~110min.平均68min。术后住院时间2—7d,平均4.6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开放手术者。随访2~13个月,平均6.7个月.术前VAS评分为7.85±1.13分,术后1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24±0.57分和1.16±0.31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优6例,良9例,可2例。结论:经皮内窥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效果.且安全、微创。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和开放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03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115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接受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年龄 16~71岁, 平均 43.5岁。经皮固定组 47例: 域型骨折 42例, 浅芋型骨折 5例;采用经皮工作通道下前路螺钉固定。开放固定组 68例: 域型骨折 61例, 浅芋型 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2~70个月, 平均 37.6个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伴发脊柱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 经皮固定组(40.3±9.5) min, 开放固定组(62.9±15.3) min, 经皮固定组显著短于开放组(P约 0.05)。术中平均出血量: 经皮固定组(5.6±4.1) ml, 开放固定组(47.1±28.6) ml, 经皮固定组显著少于开放组(P约 0.01)。两组在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域型或浅芋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 与开放固定法比较创伤相对小。 相似文献
110.
腰椎椎管狭窄症间歇性跛行的发生机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Verbiest(1954年)首先提出“腰椎椎管狭窄症”这一疾病以来,迄今为止骨科界对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和治疗已有了较深刻的认识。腰椎椎管狭窄可分为骨性椎管狭窄和非骨性椎管狭窄两大类。骨性椎管狭窄又有发育性、退行性和外伤性之分。而非骨性椎狭窄的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