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7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4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2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02篇
综合类   57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1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Ms)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是否存在异常.方法 24例12~18岁志愿者,AIS患者15例,正常对照组9例.分别从患者髂前上棘处穿刺抽取10 ml骨髓,肝素抗凝.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BMSCs,体外培养并传至P3代,进行表型鉴定.取P3代BMSCs,先采用福斯可林刺激BMSCs内环磷酸腺苷(cAMP)升高,然后用不同浓度褪黑素刺激细胞,检测细胞内cAMP的水平.结果 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经培养至P3代,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表型鉴定,体外培养细胞的表型与BMSCs的表面标志相符.AIS组和正常对照组BMSCs的cAMP的基础水平都很低,在给予福斯可林刺激以后,cAMP的水平明显升高,此后再给予生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予药理剂量的褪黑素刺激后,两组cAMP水平的抑制程度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患者BMSCs褪黑素信号通路可能不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胸椎椎弓根横径的测量及分型在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8年10月至2009年7月收治的30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侧凸组)和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于本院就诊的20例年龄匹配的非侧凸青少年患者(对照组)采用螺旋CT行胸椎连续扫描,在图像编档和通信系统(PACS)上逐层阅片,选择胸椎椎弓根显示最清楚的层面对椎弓根横径进行测量,并根据测量结果将其分为4型.分别对侧凸组凹凸侧和对照组左右侧椎弓根横径进行对比,并对侧凸组与对照组椎弓根分型的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胸椎椎弓根横径T1~4逐渐减少,T5~12逐渐增加.对照组同节段双侧胸椎椎弓根横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组顶椎区凹侧的椎弓根横径明显小于凸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组中4型椎弓根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1型椎弓根的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青少年特发性胸椎侧凸患者胸椎椎弓根横径常较小,术前应根据CT胸椎椎弓根形态制定置钉策略,以减少经胸椎椎弓根置入螺钉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的CT表现.方法 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14例,全部行CT平扫,其中10例行CT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胰头6例,胰体尾部8例.最小径3.5 cm,最大径11 cm,病灶均为囊实性,囊腔多位于病灶偏心部或包膜下,实性部分多为结节状附于囊壁或呈不规则状位于囊腔中心;部分囊内可见间隔,薄厚不等,未见明显壁结节.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有延迟强化的趋势,其中8例囊壁强化较实质部分更加明显.8例可见钙化,呈点状、结节状、片状或短弧线状,均位于肿瘤实质部分或包膜.胰管扩张伴胰腺萎缩1例,胆管扩张1例.门静脉侵犯2例.所有病灶未见转移征象.结论 胰腺实性-假乳突状腺瘤有一定影像特点,结合临床及影像特点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4.
BACKGROUND: The incidence of low serum level of vitamin D in patients undergoing hip arthroplasty and its impact has not been reported in China, indicating that it has not been brought to the forefront.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检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水平的变化,分析其对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ITP 患者药物治疗前后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低于正常人对照组,且药物治疗有效的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较治疗前明显升高.CD4+、CD25 +调节性T细胞在治疗显效组表达明显高于良效组、进步组和无效组,良效组和进步组与治疗无效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TP 患者CD4+、CD25 +调节性T细胞表达较正常人对照组低,随药物治疗的疗效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76.
朱锋 《当代医学》2008,(16):51-51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M)病人空腹及餐后2小时铁蛋白(Fer)的变化.方法 采用WHO(1999)诊断标准选择病人,血糖测定采用日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铁蛋白采用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分析软件.结果 空腹血糖值为(7.87±2.89)mmol/l、餐后2小时血糖为(11.01±5.02)mmol/l,配对T检验,t值为5.45,P<0.01,空腹铁蛋白值为1 64.3±1 26.1、2小时铁蛋白为155.7±1 28.2,配对T检验,t值为2.56,p=0.014;铁蛋白/血糖比值空腹为23.2±18.3、2小时比值为17.1±15.0,配对T检验,t值为5.42,P<0.01.结论 糖尿病人餐后铁蛋白、铁蛋白与血糖比值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中人类巨细胞病毒(HCMV)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方法用核酸扩增荧光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孕妇血清、羊水中HCMV 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的关系。结果HCMV DNA负荷量0级10例,无1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1级6例,有1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2级5例,有3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3级7例,有6例发生胎儿宫内感染;4级4例,均发生胎儿宫内感染。结论孕妇血清HCMV DNA负荷量与胎儿宫内感染HCMV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78.
目的 Logistics回归分析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模型预测,进一步为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奠定基础。方法 选取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作为研究对象,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Knee Score, HSS)评估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Logistics回归分析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进一步评估该模型预测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 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328例,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82.93%,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不良17.07%;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得知,年龄、体重指数、术前(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手术时间、骨质疏松、术前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疼痛是胫骨平台伴髁间棘骨折患者术后关节功能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P<0.05);当Logistic(P)>3.87时预测价值最优,敏感度为67.9%,特异度为93.5%。结论 受年龄、体重指...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究柴芩承气汤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免疫功能及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水平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于2018年8月到2021年1月在本院接受医治,11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均5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柴芩承气汤改良保留灌肠治疗,2组均治疗7 d。比较2组治疗后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与血清VIP、MTL、GAS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93%)较对照组(76%)明显升高;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4+、CD4+/CD8+、MTL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上升坡度明显,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CD8+、VIP、GAS水平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坡度,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坡度明显(均P<0.05)。结论柴芩承气汤可以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肠梗阻患者的免疫功能,促进其胃肠功能的恢复,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0.
 【摘要】 目的 明确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常见的染色体改变及其与生存期的关系。方法 采用改进的染色体制备方法,对30例经病理活组织检查确诊的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染色体分析,并予相应的化疗方案处理,统计各组患者的生存期。结果 28例获得满意的染色体分裂象,其中5例染色体核型正常,8例为多倍体,4例发生t(14;18)(q32;q21),5例发生t(3;14)(q27;q32),2例发生t(2;3)(p11;q27),1例发生t(3;22)(q27;q11),2例涉及7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间异位,1例涉及17号染色体与其他染色体间异位。染色体核型正常以及发生t(14;18)(q32;q21)和3q+改变的患者,生存期分别为(71.4±2.0)、(67.9±1.6)和(69.1±1.7)个月,较多倍体、7号染色体异常、17号染色体异常患者明显延长(均P<0.05)。Ⅰ+Ⅱ期患者中,正常染色体核型、t(14;18)(q32;q21)以及3q+患者生存期较发生多倍体改变患者以及7号染色体发生改变患者明显延长(P<0.05)。Ⅲ+Ⅳ期患者中,发生多倍体改变患者生存期亦较发生t(14;18)(q32;q21)、3q+以及正常染色体核型患者缩短(P<0.05)。且Ⅰ+Ⅱ期正常染色体核型、t(14;18)(q32;q21)、3q+以及多倍体患者与Ⅲ+Ⅳ期生存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依据恶性淋巴瘤患者染色体改变及其与恶性淋巴瘤分期等的相关性研究,可以预测淋巴瘤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期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