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8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6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11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130篇
内科学   5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0篇
特种医学   30篇
外科学   149篇
综合类   284篇
预防医学   84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76篇
  7篇
中国医学   106篇
肿瘤学   36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80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前列腺切诊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门指诊是男科临床诊疗中最常用的诊疗方法之一,其操作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作者将其用于指导中医辨证施治的前列腺指诊称为前列腺切诊。文章主要介绍前列腺切诊的注意事项、正常征象以及前列腺疾病常见中医证型的前列腺切诊的特点,以丰富发展前列腺疾病的中医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2.
锁骨骨折临床多见,随着内固定手术增多,各种内固定失效也渐渐增多,我院自1998~2003年收治锁骨内固定失效25例,失效原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3.
抗FITC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以抗原抗体反应为基础的免疫学诊断技术需要有高特异性和高敏感性。为了提高免疫检测系统的敏感性 ,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免疫诊断技术。但生物素 亲和素系统也存在着标记较为复杂 ,易受内源性生物素影响等不足。异硫氰酸荧光黄 (FITC)是一种很稳定的荧光素 ,极易结合在蛋白分子上 ,不仅标记简单 ,标记物也十分稳定。FITC作为半抗原结合到蛋白质载体上具有很强的免疫原性 ,抗FITC单克隆抗体 (mAb)与标记在的蛋白质上FITC反应 ,不仅特异性高 ,而且亲和力也高于抗体与多肽抗原的结合。因此 ,FITC 抗FI…  相似文献   
54.
抗Ig融合蛋白Fc段单克隆抗体的制备、鉴定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9,他引:7  
目的:制备并鉴定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单克隆抗体(mAb),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和纯化Fc融合蛋白的亲和层析法。方法:以hBCMA—Ig融合蛋白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细胞融合制备抗Fc段mAb,用ELISA等方法鉴定mAb的Ig亚类、表位以及种属特异性,建立用于检测Ig融合蛋白的夹心ELISA法;Western blot检测mAb对变性Ig融合蛋白的反应性。将mAb与Sepharose4B交联,制备亲和层析柱,对LAIR1-Ig融合蛋白进行纯化。结果:获得7株稳定分泌抗Fc段mAb的杂交瘤(FMUFcl-FMUFc7)。利用FMUFc4作为包被mAb,FMUFc5作为酶标记mAb,成功地建立了检测Ig融合蛋白的ELISA法,敏感度达到2μg/L;在7株mAb中,FMUFc6可用于Ig融合蛋白的western blot检测。用FMUFc 6mAb制备的亲和层析柱,可有效地纯化LAIRl—Ig融合蛋白。结论:成功地制备了抗Ig融合蛋白Fc段的mAb,建立了可用于Ig融合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为Ig融合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55.
目的观察HFRS患者体内可溶型和膜型凋亡诱导配体的水平,探讨凋亡诱导配体与HFRS免疫病理损伤的关系.方法应用夹心ELISA方法检测了HFRS患者血浆中TNF-α、sFasL和sTRAIL的水平,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膜型凋亡诱导配体在HFRS患者PBMC上的表达.结果膜型凋亡诱导配体在健康对照的PBMC上几乎不表达,HFRS患者PBMC上TNF表达率为(0.90±0.05)%;FasL 的表达率为(19.83±6.40)%;TRAIL的表达率为 (15.79±4.73)%.HFRS患者急性期血浆中的TNF(77.69±21.11)pg/mL、 sFasL(40.69±6.75) pg/mL 和 sTRAIL(19.04±5.54) pg/mL水平分别是健康对照的4.8倍(16.26±14.09) pg/mL、6.0倍(6.76±1.01) pg/mL和1.8倍(10.72±1.41) pg/mL.结论 HFRS患者体内高表达的凋亡诱导配体可能与HTNV感染所致的免疫病理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56.
目的:确定人gp130结合分子(GAM)与transducin lide enhancer of split 1(TLE1)分子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及相互作用的结构基础,以深入研究这两种分子的功能。方法:扩增编码GAM与TLE1分子不同结构域的cDNA,构建含有这些不同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通过酵母双杂交系统分析和免疫共沉淀试验,研究这两种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结果:DNA序列测定证实成功构建了含GAM与TLE1分子不同结构域的酵母双杂交载体,酵母双杂交分析表明GAM与TLE1分子通过氨基端的Q结构域相互结合,免疫共沉淀试验证实了这一发现。结论:证实GAM与TLE1分子通过氨基端的Q结构域相互结合。  相似文献   
57.
人CD226基因SNP和启动子序列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研究人CD226(PTA1)启动子及其5‘上游调控序列。方法 应用计算机软件预测启动子序列,并分析人CD226基因5‘上游调控序列以及通过RT-PCR的方法研究开放读框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CD226基因在-375bp处和-130bp处可能有两个启动子,含有AP-1,Ets-1,Spl,P300,PU.1,PEA3等转录因子结合序列,在编码胞浆区的序列中存在一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结论 CD226基因表达受到多种转录因子和5‘端上游调控序列的调控。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原核表达HES1分子,并制备其特异性多克隆抗体,以研究该分子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诱导表达GST-HES1融合蛋白和GST,经谷胱甘肽-Sepharose4B亲和纯化后,用GST偶联预激活的Sepharose4B,以GST-HES1为免疫原制备兔抗血清,得到的抗血清经GST-Sepha-rose4B吸收抗GST成分,以间接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抗本特异性,以Western blot分析胃癌,结肠癌及其相应非癌变组织中HES1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地表达并纯化了GST-HES1融合蛋白,制备的抗HES1多克隆抗体具有很高的特异性,与GST或大肠杆菌成分无交叉反应,用于进行天然HES1分子的Wistern blot检测时效果良好,初步检测发现,胃癌和结肠癌中HES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相应的正常组织。结论 通过原核表达并纯化HES1,成功地制备了该分子的特异性多克隆抗体,初步应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9.
CD30L(CD153)是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NFSF)中的一个成员,属Ⅱ型跨膜蛋白,其胞膜外区与其他TNFSF成员(如TNF—α、LT—α和CIMOL等)有较高同源性,主要表达于活化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以及某些髓系和淋巴系起源的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细胞。CD30L结合其受体CD30,介导分化和活化信号,促进细胞增殖和活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比较颗粒植骨,钛网植骨和自体髂骨植骨在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术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5年7月至2020年9月接受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病灶清除 + 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的98例患者,其中32例自体髂骨植骨,32例钛网植骨,34例颗粒植骨。主要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VAS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血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和美国脊髓损伤协会分级;次要参考指标:矫正和丢失Cobb角,植骨融合时间。记录所有参考数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8月(14 ~ 53月)。颗粒组手术时间(192.6±42.2)min,植骨融合时间(5.2±1.1)月,均优于髂骨块组(229.2 ± 61.6)min,(8.0 ± 2.9)月和钛网组(233.1±51.1)min,(8.6±5.6)月,P<0.05。术中出血量颗粒组(385.3±251.8)ml,少于钛网组(660.9 ± 486.4)mL,P<0.05;与髂骨块组(534.4 ± 395.4)ml无统计学差异,P=0.122。术后末次随访患者腰椎节段后凸Cobb角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丢失及矫正Cobb角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余指标3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与髂骨块植骨和钛网植骨相比,颗粒骨植骨简单易行,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植骨融合快,应用于后入路单节段腰椎结核术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植骨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