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目的 观察和比较两种不同方法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80 例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40例.A 组给予定量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 6 mg/d和孟鲁司特10 mg 1次/d口服;B组给予30 mg强的松片每日顿服.两组患者均每日雾化吸入可必特液2.5 mL/次,2次/d,共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A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5%;B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0%.A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②A组临床症状、体征缓解的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③两组治疗期间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BIS)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中度急性发作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感染性休克患者应用多巴胺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内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实施病例选择,共计90例,纳入后采取双盲法分组,考察组、对照组相等例数,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考察组利用常规治疗结合多巴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患者休克指数、炎性因子(IL-6、PCT、TNF-a、CRP、WBC)、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乳酸(LA)。结果:治疗后,考察组平均动脉压、休克指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考察组炎性因子(IL-6、PCT、TNF-a、CRP、WBC)低于对照组(P<0.05);考察组ALT、AST、LA相比对照组更低,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治疗感染性休克效果理想,有利于促进患者生命体征稳定,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发热患者院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教育,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调查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4月1日—2007年8月30日所有发热门诊就诊患者的院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检查外周血常规。结果654例患者中192例(29.4%)院前使用过抗菌药物,其中以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和喹诺酮类较多。其中40例(20.8%)患者在不知道所服何药的情况下服用了抗菌药物。随着病程的延长,使用抗菌药物的比例明显增加。院前用过抗菌药物的患者其外周血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例和中性粒细胞计数都低于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院前用过抗菌药物患者确实需要抗菌药物的比例为27.1%,并不高于院前未使用抗菌药物患者(36.4%),P>0.05。结论发热患者院前抗菌药物滥用现象严重,需采取加强教育及其他相应措施加以杜绝。  相似文献   
14.
428例院前心肺复苏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院前心肺复苏(CPR)病例的抢救经过,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探讨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途径。方法回顾分析428例院前CPR病例的复苏开始时间,临床急救措施,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等方面的资料。结果428例心肺复苏患者中,CPR成功的病例有81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70例,占86.4%。脑复苏成功的有39例,其中10分钟内开始CPR的33例,占84.6%。CPR开始时间越早,除颤时间越早,心肺脑复苏的成功率越高。结论良好齐全的急救设备,专业的院前急救水平,普及急救知识,加快CPR及除颤开始时间,及时给予基础和高级生命支持是提高院前心肺脑复苏成功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血脂水平及血尿酸含量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血脂及血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为冠心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应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78例冠心病患者及82例健康体检者血脂(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血尿酸浓度。应用对照法对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冠心病组CH、TG、LDL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DL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U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高CH、TG、LDL和UA的水平及低HDL的水平与冠心病密切相关.血脂水平及尿酸含量是冠心病的预防及病情监测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16.
160例消化不良患者症状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消化不良患者中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和器质性消化不良(organic dyspepsia,OD)的临床特点。方法:以病史采集的方式询问160例经胃镜证实的OD和FD患者的消化不良症状,并分析各组症状与进餐之间的关系。结果:OD和FD分别占45%和55%。FD病例多见于〈50岁的患者(P〈0.05),FD病例表现的上腹饱胀、暖气等症状计分明显高于OD(P〈0.05),OD病例表现的上腹痛症状则明显高于FD组(P〈0.05)。O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空腹为主,而FD病例出现临床症状以餐后为主。结论:根据消化不良的临床特征可判断FD和OD,F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可能主要与动力障碍相关。而OD病例的消化不良症状则可能主要与胃酸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广东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现状,分析其易患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控尤其是急诊一线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120例列入病例组,并随机选择同期上述3家医院的单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120例列入对照组。调查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日常生活、工作、行为方式和患病情形,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年龄(礸2=9.866, P =0.007)、月工资收入(礸2=9.572,P=0.023)、睡眠时间(礸2=10.486,P=0.005)、工作时间(礸2=15.495,P=0.000)、生活压力(礸2=9.760,P=0.008)、就业压力(礸2=8.921,P=0.003)、医疗保障类型(礸2=8.877,P=0.031)、身体素质(礸2=9.347,P=0.009)、患病病程(礸2=40.652,P=0.000)、发热情况(礸2=54.024,P=0.000)、患病后运动负荷(礸2=16.229,P=0.000)、就诊态度(礸2=11.886,P=0.003)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发热( OR=2.323,95%CI 1.234~4.373,P=0.009)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青壮年人群、失业、低收入、睡眠不足、工作超时、生活压力、缺乏必要的医疗保障、身体素质差、病程迁延、拖延就诊、患病后运动负荷大可增加本地区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并发病毒性心肌炎的易患性,而中、高度发热作为独立影响因素则可进一步加大发病的风险,临床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8.
19.
32例急诊内科昏迷误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提高急诊昏迷诊断水平,尽量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误诊的内科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包括初步诊断和最后确诊诊断。结果以低血糖昏迷和糖尿病高渗性昏迷误诊最多,主要误诊为急性脑血管疾病,占误诊病例的78.1%。结论详细询问病史,认真全面的查体,必要和及时的辅助检查,拓宽诊断思路是减少误诊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甲亢性心脏病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引起的心脏疾病。在临床上,由于其表现复杂多样,以致常造成延误诊断,使患者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本文结合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甲亢性心脏病病例,总结分析临床诊断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帮助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