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29篇 |
内科学 | 6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17篇 |
预防医学 | 5篇 |
药学 | 1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12篇 |
肿瘤学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6篇 |
2018年 | 8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2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4篇 |
2010年 | 7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0篇 |
2006年 | 4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4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1篇 |
1999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异常临床分析(附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效果及乙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者肝功能异常的诊治.方法收集5例CD20阳性NHL合并乙肝史应用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的病例资料,观察利妥昔单抗的疗效、肝功能异常发生的时间及治疗情况.结果①肝功能异常多发生在停化疗》20 d,血象逐渐恢复以后;②3例患者拉米夫定治疗有效,2例死亡.结论①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可能导致乙肝携带者肝功能异常;②一复发,应积极采用抗病毒等治疗方法;③预防较治疗更为重要,化疗过程中及停化疗后1年内应密切监测肝功能的变化,必要时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的结果。方法:将符合结节性痒疹诊断标准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清热活血汤加减配氯雷他,对照组用氯雷他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7.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节性痒疹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总结我国报道的原发心脏淋巴瘤的临床表现、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检索1986年到2013年我国发表的原发性心脏淋巴瘤的个案报道,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我国的个案报道均未提及患者存在免疫缺陷,肿块最常见累及部位为右心房,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最常见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超声心电图(ultrasound cardiogram, UCG)为较好的检查方法,其中预后较好的病例均进行了化疗。结论 原发心脏淋巴瘤无典型症状,多数为晚期就诊,预后差,化疗为相对较好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4.
急性白血病免疫表型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白血病(A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分析107例AL患者的免疫表型。结果 CD33、CD13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CD14有助于AML-M4、AML-M5与其他亚型的区别。CD2、CD7是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CD19、CD22是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中最有诊断价值的指标。17例ALL患者伴髓系抗原(My+ALL)表达率为11.76 %,85例AML患者伴淋系抗原(Ly+AML)表达率为24.71 %。My+ALL和My-ALL患者的CR率分别为0和71.4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AML和Ly-AML患者的CR率分别为33.33 %和80.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4 AML和CD-34 AML患者的CR率分别为40.74 %和83.3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LA-DR+AML和HLA-DR-AML的CR率分别为48.15 %和79.63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免疫表型分析对AL的诊断以及治疗指导、预后判断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5.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瘁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口服自拟方药,每日1剂分2次服,每晚加服西药苯海拉明片25mg,脑益嗪片25mg,外用皮炎露早晚各1次。对照组50例口服苯海拉明片每次25mg,日3次,脑益嗪每次25rag,日3次,外用皮炎露早晚各1次。半月为1疗程,连续治疗2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3%,对照组总有效率88%,治疗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显著,治愈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6.
12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与目的: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BP)少见,目前国内有关该病的相关临床报道较少。本研究对其特点与预后作一探讨。方法:收集1998--2007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确诊的12例SBP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作一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SBP患者年龄37~71岁,平均年龄49.6岁,男女比3:1。免疫表型:11例表达CD79a,10例表达VS38C,均不表达CD20。随访12-87个月,平均随访时间(40±22)个月。4例(33%)转为多发性骨髓瘤,其中2例死于感染,中位存活时间73个月,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0%和75%。结论:SBP好发于中老年男性,预后较好,部分可转化为多发性骨髓瘤。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HPLC-MS/MS)法测定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浆中来那度胺的浓度。方法 以13C 5-来那度胺为内标,血浆样本使用80%乙腈(含0.1%甲酸)沉淀蛋白。用Waters Atlantis? HILIC silica色谱柱(5μm, 2.1 mm×150.0 mm)进行分离,流动相为5 mmol·L-1甲酸铵水溶液(0.1%甲酸)/乙腈(0.1%甲酸),梯度洗脱的方式,流速0.3 mL·min-1,柱温40℃,分析时间6 min。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扫描方式。来那度胺监测分析离子对为m/z 260.1→149.1,内标监测离子对m/z 265.1→149.1。结果 来那度胺在1~1 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0.997,批内、批间精密度分别在11.5%和11.8%以内,批内、批间准确度分别为98.8%~108.9%和95.5%~105.0%。用本方法对33例临床患者的血浆浓度进行了检测分析...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过敏性紫癜(单纯型)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用凉血五根汤加减配合西药,对照组采用西药氯雷他定、维生素c、芦丁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8.8%,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更理想。 相似文献
59.
60.
【摘要】 目的 探讨T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T-NHL)的治疗和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91例T-NHL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及实验室指标以及生存、预后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91例T-NHL患者中位年龄38岁,国际预后指数(IPI)评分中高危/高危58例(63.7 %),72例(79.1 %)处于疾病进展期,59例(64.8 %)存在结外侵犯。治疗总体反应率为63.8 %(51例),预计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55.5 %和41.3 %。治疗方案中依托泊苷的应用相对于CHOP样方案更能够改善患者预后,对NK/T细胞淋巴瘤或伴纵隔大包块的患者局部放疗可提高疗效,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够进一步改善患者预后、减少复发。临床分期、B症状、ECOG评分、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结外器官受累、贫血、近期疗效、IPI评分、血清蛋白水平、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为预后相关因子;多因素分析显示近期疗效及B症状是影响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IPI、修改的T细胞淋巴瘤预后指数的危险分层均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结论 T-NH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肿瘤,预后较差,需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新药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