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81.
目的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6(MMP-6)在胃腺癌组织中的相关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12例胃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60例胃黏膜正常的非胃腺癌研究对象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MMP-6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其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MMP-6 m 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分化程度低、有淋巴转移、肿瘤分期Ⅲ~Ⅳ期及累及深度穿透浆膜的胃腺癌组织中MMP-6 m RNA表达水平分别高于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肿瘤分期Ⅰ~Ⅱ期及累及深度未穿透浆膜的胃腺癌组织,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MMP-6 m RNA的表达与胃腺癌的预后密切相关(χ2=9.867,P=0.0031),MMP-6 m RNA高表达的患者预后差。结论 MMP-6 m RNA在胃腺癌中高达,且其在胃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术后检测MMP-6 m RNA表达水平可能对判断胃腺癌的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2.
彭洋 《肝博士》2011,(3):63-64
糖尿病患者老秦几天前在医院检查,拿到检查结果的时候老秦面如死灰:肝癌!他很想不通,自己以前只是糖尿病而已,从来没觉得肝区痛过啊,怎么突然就肝癌了?医生告诉老秦,大多数情况下,早期肝癌可能并没有什么明显症状,而糖尿病患者恰好是肝癌的高发群体,因此应该每年都定期检查肝脏,确保万无一失。  相似文献   
83.
目的研究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脑梗死危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0例脑梗死患者和80名健康人的血清IL-27水平,并分析其与脑梗死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血清IL-2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脑梗死不同临床分型组间血清IL-27水平比较,重型组明显高于中型组、轻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患者血清IL-27含量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252,P0.01)。结论血清IL-27水平增高与脑梗死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相关性,IL-27可以作为脑梗死发病的特异性血清标记物。  相似文献   
84.
正先天性胆总管囊肿(congenital choledochal cyst,CCC)是累及肝内和(或)肝外胆管的较少见的先天性胆管树异常扩张病变~([1]),常见于婴幼儿期,成人报道少~([2]),男性更少见(男∶女=1∶4)~([3])。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有癌变的可能性,且癌变的发生率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此外还常引起胆总管结石而致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造影鉴别诊断肝脏局灶性高回声小病灶(HSFLLs)良恶性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经病理证实的75例HSFLLs患者(共107个病灶)的超声造影图像资料,绘制时间-强度曲线进行分析;并与增强CT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良性HSFLLs造影模式以"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高或等增强"或"三相等增强"为主,恶性HSFLLs造影模式以"动脉相高增强,门脉相及延迟相低增强或等增强"为主。良性HSFLLs造影剂灌注的达峰时间、始退时间分别为(42.5±17.3)s、(183.7±66.6)s,较恶性HSFLLs[(24.2±10.6)s、(77.9±46.0)s]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超声造影对HSFLLs的诊断准确率为89.71%,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为88.79%;超声造影对肝硬化增生结节和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为92.86%,增强CT的诊断准确率为90.48%。结论超声造影可有效动态地评估肝脏肿瘤的血流动力学,在对HSFLLs良恶性的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6.
目的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制定目标值,调查分析并确定骨折卧床患者发生便秘的原因,针对其中3大要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骨折卧床患者便秘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运用品管圈有助于系统分析便秘发生原因并指导制定改进措施,可有效降低骨折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  相似文献   
87.
彭洋 《家庭保健》2014,(3):25-25
有位学员要移居国外,临走前向我请教:“老师,有没有既简单又有效、既减肥又保健的调理方法?”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究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年11月至2011年11月接受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根据术后的治疗方式分为单纯放疗组(仅3 DCRT处理, n =18)和同步放化组(3DCRT同步卡培他滨化疗,n=32),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生存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同步放化组的3年总生存率、无病生存率及远处转移率与单纯放疗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步放化组的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同步放化组手足综合征、骨髓抑制和腹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单纯放疗组( P <0.05);而2组泌尿生殖道反应和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3DCRT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局部复发率低于单纯放疗,急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有所升高,但均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89.
目的 探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患者CT血管成像(CTA)Riolan弓的显示率、管径大小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纳入2015年1月—2020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射诊断科76例临床资料及腹部CTA资料完整的ISMAD患者作为ISMAD组,其中男69例、女7例,年龄39~78(55.0±8.6)岁;选取2020年7月—2021年7月同一医院150例腹部CTA无异常发现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91例、女59例,年龄20~83(54.2±13.2)岁。基于CTA影像评估并比较2组观察对象完整Riolan弓的显示率及其管径的大小;按Yun分型标准将ISMAD组分为Ⅰ型、Ⅱa型、Ⅱb型和Ⅲ型,比较Riolan弓显示率与管径在不同Yun分型间的差异。结果 ISMAD组和对照组的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585);ISMAD组男性占90.8%(69/76),高于对照组的60.7%(91/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14,P<0.001)。ISMAD组和对照组Riolan弓的显示率分别为84.21%(64/76)和31.33%(47/150),其中男性分别为85.51%(59/69)和34.07%(31/91)、女性分别为5/7和27.12%(16/59),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组内性别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ISMAD组和对照组Riolan弓管径分别为(2.61±0.58)mm和(2.14±0.35)mm,ISMAD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9,P<0.001)。ISMAD组不同Yun分型患者Riolan弓显示率及管径分别为:Ⅰ型75%(18/24)和(2.35±0.44)mm,Ⅱa型76.92%(20/26)和(2.40±0.33)mm,Ⅱb型19/19和(2.86±0.65)mm,Ⅲ型7/7和(3.20±0.66)mm。不同Yun分型间总体比较,Riolan弓显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管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6,P<0.001);Ⅱb型和Ⅲ型的管径分别高于Ⅰ型和Ⅱa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ISMAD患者的CTA Riolan弓显示率明显高于非ISMAD对照者,且管径增粗明显,间接验证了Riolan弓在ISMAD中的代偿作用;Riolan弓管径的大小可用于评估ISMAD管腔狭窄的程度。  相似文献   
90.
产前MRI诊断胎儿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胎儿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的产前MRI表现。方法 收集11胎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胎儿,经产前超声检查于孕21~27周发现胎儿枕部或小脑区异常,之后1周内接受MR平扫。11胎中,9胎经引产病理证实,2胎出生后随访复查证实。分析胎儿硬脑膜窦畸形影像表现及病理特点。结果 11胎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MRI均表现为枕部颅板下窦汇区囊状扩张,约10 mm×15 mm~35 mm×55 mm,邻近静脉窦亦可见扩张;轴位和冠状位MRI上病灶呈楔形,矢状位上呈纺锤状或新月形;病灶T1WI呈等或稍高信号,T2WI呈稍低-等或稍高信号。其中9胎硬脑膜窦畸形内可见血栓形成,为类圆形或条块状,偏于囊性肿物一侧壁上,T1WI呈高信号,T2WI呈低、等或高信号;6胎血栓周围见含铁血黄素沉积。2胎硬膜窦横径超过30 mm,邻近脑实质及小脑受压向前移位。9胎引产后胎儿尸体解剖显示畸形扩大的静脉窦,其中7胎见偏心性血栓,周围可见分支血管。2胎出生后婴儿脑实质均发育正常。结论 产前MRI可准确诊断胎儿中线处硬脑膜窦畸形,同时可评估大脑发育状况,有助于评估胎儿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