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9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结肠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0例结肠癌接受腹腔镜和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将入选的病例分为实验组(腹腔镜根治术组)和对照组(传统的开腹手术组)。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手术后的一般情况,同时评价2组患者手术干预后半年的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P均<0.05),实验组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手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手术后进食时间、手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实验组的每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传统的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下癌灶及相应周围组织清除术的患者手术后伤口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患者手术后的生活质量普遍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120例根据人工流产方式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微管微创手术组,每组各60例。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行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传统手术组孕妇行传统负压吸宫术。观察两组孕妇术后疼痛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疗效及阴道流血时间。结果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1级疼痛者多于传统手术组,2、3级疼痛者较传统手术组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少于传统手术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孕妇均完全流产,微管微创手术组孕妇术后阴道出血时间为(4.3±2.9)分钟,传统手术组为(7.8±2.9)分钟,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t=18.61,P<0.05)。结论微管微创人工流产术较传统负压吸宫术,孕妇痛苦小,出血量少,流产成功率高,是终止早期妊娠的理想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3.
陈仁德  彭洋 《肝博士》2012,(3):7-10
娄国强 1956年8月出生,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肝病临床和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4.
RSNA2020腹部影像学对腹部多个脏器(肝脏、胆囊、胰腺、肾脏、前列腺、结直肠)从诊断及治疗方面进行研究,其中基于机器学习的影像学研究为肿瘤治疗相关的影像学组学及肿瘤预后等热门研究领域的有力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住院医嘱点评的模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根据典型问题,确定医嘱专项点评主题,对湖南省马王堆医院(简称“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3月住院病区用药医嘱进行抽样点评。结果:点评病区病例785份,医嘱书写规范率为91.2l%,用药合理率为81.78%;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9.80岁,用药6~47种,使用注射剂0~28种,平均用药19.03种,平均使用注射剂8.30种;清洁手术抗菌药物使用率为39.52%,平均使用2.16d。结论:住院患者用药总体情况较好,用药点评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慢性主髂动脉闭塞(Leriche综合征)的CT表现,总结该病侧支动脉开放类型,提高对慢性Leriche综合征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本院2016年1月~2018年9月确诊为慢性Leriche综合征患者36例。36例患者治疗前均行主动脉CTA检查。24例行主动脉-股动脉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和6例行介入治疗(球囊扩张和/或支架成形术);6例行内科治疗。结果36例主髂动脉CTA均表现为腹主动脉-髂总动脉分叉闭塞,根据闭塞近心端(上端)位置分3型:(1)近肾动脉旁型16例;(2)肠系膜下动脉上型8例;(3)肠系膜下动脉下型12例。全部病例闭塞或次全闭塞远心端(下端)达单侧或双侧髂内、外动脉水平。36例慢性Leriche综合征侧支动脉开放类型有5种:(1)A型(Winslow通路,出现率100%,36/36),开放侧支为双侧腹壁上动脉,通过胸廓内动脉与腹壁下动脉吻合,连接于髂外动脉。(2)B型(出现率92%,33/36):开放侧支为双侧下肋间动脉、肋下动脉/腰动脉,通过旋髂深动脉连接髂外动脉或股动脉。(3)C型(出现率50%,18/36):开放侧支为肠系膜上动脉分支(中结肠动脉),通过Riolan弓连接肠系膜下动脉或其分支直肠上动脉。(4)D型(出现率36%,13/36):开放侧支为双侧或单侧肋下动脉,通过髂腰动脉连接髂内动脉。(5)E型(出现率53%,19/36):开放侧支为直肠上动脉,通过骶动脉丛/直肠下动脉连接髂内动脉。A型和B型侧支动脉的开放可提供下腹壁和下肢动脉的血供。C型出现于闭塞近端位于肠系膜下动脉以上的患者,以代偿肠系膜下动脉供血区的血运。D型和E型为少见类型。结论慢性Leriche综合征患者的侧支动脉开放有多种类型,侧支动脉开放与主髂动脉闭塞范围相关。正确识别和描述侧支动脉有助于为临床提供更全面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肠易激综合征(IBS)小鼠模型为例,采用光遗传技术调控腹外侧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vlPAG)中的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探讨vlPAG中GABA能神经元参与电针缓解IBS小鼠内脏痛的机制。[方法]将Vgat-Cre小鼠随机分为:1)正常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2)模型组,给予与电针组相同固定。3)模型+eNpHR组,注射rAAV2/9-EF1α-DIO-eNpHR3.0-EGFP病毒,给予黄光刺激(20 Hz,5 ms,4 mW)。4)模型+ChR2组,注射rAAV2/9-EF1α-DIO-hChR2-EGFP病毒,给予蓝光刺激(20 Hz,5 ms,4 mW)。5)电针组,取双侧“足三里”穴,疏密波,频率2/100 Hz,电流1 mA,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7 d。采用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灌肠法制备IBS慢性内脏痛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腹壁撤回反射(AWR)评分确认模型制备成功后,利用光遗传技术对vlPAG的GABA能神经元进行激活和抑制调控,分析各组小鼠的AWR评分变化。[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干预前),模型组小鼠AWR评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统计分析2016—2020年期间发表的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总结归纳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Pubmed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文献,并对结果进行计量统计分析。结果:近5年来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的实验研究以肠易激综合征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主,器质性胃肠病则是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主。电针和灸法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方法,功能性胃肠病以电针干预为主,器质性胃肠病以灸法为主。足三里、天枢、上巨虚、中脘是针灸治疗胃肠疾病的主要穴位。功能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器质性胃肠疾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结论:近5年针灸治疗功能性胃肠疾病实验以电针干预为主,侧重于胃肠动力、内脏高敏感、情绪相关机制研究;器质性胃肠病的针灸实验研究以灸法为主,侧重于炎症与免疫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microRNA-206(miR-206)、microRNA-29b(miR-29b)、microRNA-133a(miR-133a)的表达及对骨折患者延迟愈合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3例骨折延迟愈合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取该院100例骨折愈合正常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患者血清miR-206、miR-29b、miR-133a的表达;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价值。结果 观察组血清miR-206、miR-29b、miR-133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miR-206、miR-29b、miR-133a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准确性分别为82.79%、83.90%和86.67%,较3者联合预测准确性(96.72%)低。3者联合预测骨折延迟愈合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5.94%(95%CI:0.922,0.986)、96.00%(95%CI:0.937,0.993),高于单独预测。结论 骨折延迟愈合患者血清mi...  相似文献   
10.
陈君  马娜  顾明  彭洋 《山东医药》2022,(34):11-15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术前血清微小RNA-503(miR-503)、孤独G蛋白偶联受体配体-13(Apelin-13)水平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左心室重构(LVR)的关系。方法 选取行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143例作为观察组,体检健康者14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观察组PCI术前和对照组体检时血清miR-503、Apelin-13水平;术后1年检测老年AMI患者超声心动图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是否发生LVR将患者分为LVR组61例、非LVR组82例;Pearson法分析LVR患者术前血清miR-503、Apelin-13、术后1年超声心动图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A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LVR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血清miR-503、Apelin-13对老年AMI患者PCI术后1年发生LVR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前血清miR-503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