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5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5篇
  2篇
中国医学   1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目的总结颅内动脉瘤破裂弹簧圈介入栓塞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接受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患者给予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脑积水5例,经侧脑室置管引流1周后拔除引流管痊愈。发生甲状腺功能减退3例,经口服甲状腺素片,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其余28例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随访6~16个月,全部患者均未遗留神经功能障碍,未发生再次出血,生活可以完全自理。结论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动脉瘤破裂,微创、治愈率高。护理人员应熟悉其临床特征、了解手术的方法及意义,做好围术期综合护理措施,以改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82.
183.
目的探讨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生与季节的关系,并分析其母儿近期结局。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孕产妇279例及同期广州气温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79例不明原因自发早产中春季发病57例,夏季发病89例,秋季发病69例,冬季发病64例。在平均气温最高时(7月),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病率也达到高峰(1.07%)。夏季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发病率(1.05%)高于春季(0.75%)和秋季(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季节气候的早期早产组、中型早产组、轻型早产组的发病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秋季出生的新生儿转科率高于春季、夏季和冬季(P<0.05)。而各季节发病的孕产妇的情况及新生儿出生的性别,体重及1、5 min的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明原因自发性早产的发病具有季节性,以夏季发病率最高。建立该病发病的季节模式,有助于预防早产的发生,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轻家庭与国家的经济及医疗负担。  相似文献   
184.
目的探讨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04年11月至2012年1月于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单胎早产合并严重子痫前期的1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孕34周为界,将早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观察组(n=121),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患者作为对照组(n=77),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未定期产检率及疤痕子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2.0%vs 42.9%,20.7%vs 1.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母亲合并症/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65.3%和50.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心功能不全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18.2%vs 7.8%,P0.05);以胎盘早剥为最常见并发症(15.7%vs 14.3%,P0.05)。两组围产儿并发症总的发生率分别为80.2%和63.6%(P0.05),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合并早发型与晚发型严重子痫前期相比,早发型孕妇病情重、并发症多,围产儿预后不佳。建议加强孕期保健、定期产检的宣教工作,并应根据母胎情况,适时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85.
目的:探讨对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1年1月~200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2例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2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有61例患者。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则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实施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有利于改善其恢复效果,缩短其卧床时间,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6.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对于胃异位胰腺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经超声内镜检查诊断为胃异位胰腺并要求切除的住院患者,施行全身麻醉状态下ESD操作。Hook刀标记病变范围后,黏膜下注射含肾上腺素、亚甲蓝的甘油果糖注射液,沿标记外侧Flex刀环周切开至黏膜下层,继Hook刀沿黏膜下层剥离直至病变完全切除;切除标本甲醛固定后病理检查。结果 2009年3月至2011年4月,共完成29例胃异位胰腺ESD治疗,其中男13例、女16例,年龄9~61岁,平均46.4岁;共切除病变30个。病变部位:胃窦24例、胃体5例。病灶直径9~17 mm;剥离组织大小(26±12)mm×(21±9)mm。操作时间:30~95 min,平均47 min。一次性切除27例,二次切除2例。术中出血量均少于100ml;1例术后10 h呕血,经药物治疗痊愈。无术中及术后穿孔。术后随访1~25个月均无瘤体残留与复发。结论 ESD可安全、有效的应用于胃异位胰腺的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87.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应变率(SR)比值法对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97例患者(121个甲状腺结节)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测量结节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SR比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SR比值预测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最佳界点。结果甲状腺恶性结节SR比值高于良性结节(4.11±0.79 vs .1.91±0.47)(P<0.01)。以SR比值≥2.95为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最佳界点,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7.50%、91.78%。结论 S R比值法有助于甲状腺占位性病变良、恶性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88.
正孕产妇死亡率不仅是评估产科质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条件和医疗水平的敏感指标。目前为止,产科出血(obstetric hemorrhage)仍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首要原因,约占25%~30%~([1])。因此,如何有效控制产科出血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所在。产科出血的病因多且复杂,一般产科出血患者可通过按摩子宫、宫腔填塞、软产道裂伤修补、应用宫缩  相似文献   
189.
目的:改善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提高中成药处方审核质量和合理用药水平。方法:通过处方前置审核系统获取许昌市中心医院2022年8月1日至10月31日门诊中成药重复用药不合理问题清单,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建立明确、科学、统一的审核标准,并以此构建中成药重复用药审核数据库,进一步完善前置审方中成药规则库,评价精细化设置后的效果。结果:经过1个月(2022年11月)规则库的持续修订与完善,门诊中成药重复用药任务数占比从6.31%降至1.73%(χ2=1 178.95,P<0.01),系统拦截率从1.05%增加到3.23%(χ2=363.53,P<0.01),系统审核后医生修改率从36.68%提升到53.31%(χ2=525.69,P<0.01),药师审核率从3.14%下降到2.55%(χ2=24.04,P<0.01),平均单张处方金额从(128.5±13.59)元降低到(112.86±11.46)元(t=4.899,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审核规则的精细化设置能有效弥补现有审核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审核的不足,改善审方系统对中成药重复用药处方的审核适用性,显著提高门诊中成药的处方质量,对保障门诊中成药应用安全性、提升药学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0.
目的:优化现代化门诊药房药品盘点过程以提升盘点质量。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头脑风暴等方法绘制药品盘点流程图并收集每个子流程的潜在失效模式及失效原因,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法(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FMEA)对各失效模式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可侦测度进行评分及风险优先值(RPN)计算,量化并确定高风险失效模式,制定改进措施并实施,分析改善效果。结果:确定了盘点的3个主流程和12个子流程,以及各子流程相关的21项失效模式和38项失效原因,高风险因素共15项,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28项。干预改进后,各高风险失效模式RPN值均显著降低,其中最高的4项由392、288、280、280分别降至42、48、56、63,均处于相对低风险区域;干预管理前后复盘相符率由82.4%上涨至96.2%,盘存时长由180.2 min降至155.3 min。结论:FMEA法在药品盘点过程存在问题分析改进中的价值是肯定的,制定的各项改进措施,尤其是针对现代化药房自动化设备盘存模块的相关措施,以及低代码平台在智能化盘点中的应用等对于盘点质量的提升作用非常显著,值得借鉴并推广运用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