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71篇
预防医学   17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制定防范措施。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患者841例,通过回顾性分析、文献分析法、访谈法,分析不良事件发生原因、安全隐患。结果:有不依从行为发生率20.8%,不良反应发生率84.90%,Ⅲ-Ⅳ级不良反应发生率6.42%;有攻击行为患者占49.94%,人均2.10起,造成严重的人身伤害41起;意外伤害发生率8.92%。结论:精神科护理安全隐患较多,需加强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12.
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artery syndrome,TORS)为基底动脉首端区域血液循环障碍所致的以丘脑、枕叶、颞叶内侧面、中脑、脑桥、小脑梗死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我们应用MRI弥散加权成像(DWI)早期诊断TOBS2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13.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早期持续被动运动对膝关节内炎症反应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5-10—2017-03行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13例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对照组(6例)术后常规物理治疗,观察组(7例)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6 d持续被动训练。比较2组术后第7天疼痛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第7天关节腔积液中IL-1β、TNF-α、IL-1Ra、IL-10、IL-6浓度,以及术后3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结果 13例均获得3个月以上随访。观察组术后第7天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膝关节活动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7天观察组关节腔积液IL-1β、TNF-α浓度降低,而IL-1Ra、IL-10、IL-6浓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hatzkerⅠ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患者进行持续被动训练可促进关节内炎症消退,减轻疼痛,有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14.
目的:观察补骨脂乙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增殖、凋亡和周期的影响,探究补骨脂乙素抑制H460细胞活性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补骨脂乙素对H460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补骨脂乙素对H460细胞周期阻滞的影响;Annexin V-FITC/PI染色法探究补骨素乙素对H460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内信号通路中关键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补骨脂乙素(60μM)和SirReal2(50μM)给药组明显抑制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诱导细胞内ROS生成以及细胞凋亡,并且明显抑制了SIRT1和SIRT2的去乙酰化活性,促使其相关蛋白C-myc,Cyclin D1,Bcl-2表达减少,Bax和乙酰化的α-tubulin表达明显增多。结论:补骨脂乙素对H460细胞的增殖和细胞周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且还会诱导ROS生成从而导致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Sirtuins相关的信号通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215.
目的探索蓝墨云班课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性评价。方法以传统教学班级15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单纯进行终结性评价考核,以蓝墨云班课教学班级165人为实验组,采用蓝墨云班课教学,以学生在班课中获取的经验值作为过程性评价的成绩参考。学期结束,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教学效果问卷调查,并对比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结果实验组教学效果问卷调查显示,蓝墨云班课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性评价,取得良好教学效果;分析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期末考试成绩,对照组平均成绩(70.45±15.41)分,实验组平均成绩(74.79±13.95)分,t值=2.655,P 0.05。结论蓝墨云班课应用于生理学教学过程性评价,可明显改善生理学教学效果,提高学生期末考试成绩,具有很强的教学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16.
目的 构建基于免疫基因的直肠癌预后模型,并探索直肠癌免疫治疗靶点。方法 从UCSC Xena下载直肠癌数据集(TCGA-READ),从GEO网站获取直肠癌数据集(GSE87211),将TCGA-READ和GSE87211分别作为训练组和验证组,基于免疫基因应用非负矩阵分解算法划分亚型并筛选差异基因。通过Cox回归分析构建风险评分模型,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有效性。分析评分与免疫的相关性,并对样本行基因集富集分析。构建列线图并绘制校准曲线评估其可信度。结果 基于27个差异基因构建了一个3基因的预后模型,低风险组总生存期长于高风险组(P<0.05)。风险评分与多种免疫细胞和免疫检查点有关,样本富集在与癌症恶性进展有关的通路。列线图校准曲线拟合良好,有较强的应用价值。结论 预后模型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并发现潜在的直肠癌免疫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17.
目的 总结半离体肝切除治疗第二肝门的肝脏肿瘤的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4月至2021年7月期间3例接受半离体肝切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3例病人均为肝内胆管细胞癌,均接受半离体肝切除,术程均顺利。病例1术后第4天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术后第11天出院;病例2术后出现肝性脑病、小肝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术后第4天家属放弃继续治疗;病例3术后第4天肝功能指标基本正常,术后第9天出院。结论 半离体肝切除为邻近第二、三肝门区域或侵及肝后下腔静脉的肝脏肿瘤病人提供了手术机会。  相似文献   
218.
目的 探讨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essel disease, CSVD)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NLR)与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相关性。预测RDW、NLR及其联合指标对CSVD影像学高负荷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0月—2022年10月在包头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SVD患者的病历资料。通过评估头颅MRI得出CSVD影像学总负荷并将纳入患者分为低负荷组和高负荷组。比较两组间的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血生化指标水平,使用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相关指标与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关系,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CSVD影像学总负荷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评估检测指标对于临床的诊断价值。结果 共纳入患者320例。其中,低负荷组201例(62.81%),高负荷组119例(37.19%)。除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RDW、NLR外(P<0.05),其余指标两组间的比较差...  相似文献   
219.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细胞周期蛋白A2 (CCNA2)在泛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并深入探索CCNA2与免疫浸润的关系。方法 从UCSC Xena数据库下载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数据库中33种肿瘤的数据,分析CCNA2在33种肿瘤中的表达和预后价值。利用TISIDB数据库计算免疫浸润丰度,分析CCNA2与免疫检查点基因的相关性及其与肿瘤突变负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的相关性。利用GEPIA数据库获取肿瘤中与CCNA2相关的基因,进行基因本体以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结果CCNA2在多种肿瘤中普遍高表达,且CCNA2表达与生存率显著相关。同时,CCNA2表达与肿瘤免疫浸润和免疫检查点基因相关。CCNA2表达与不同类型肿瘤的肿瘤突变负荷和微卫星不稳定性明显相关。结论 CCNA2可作为肿瘤不良预后和免疫浸润的生物标志物,为癌症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20.
目的 应用斑马鱼模型评价紫河车冻干粉水提物(PHFAE)抗衰老的功效。方法 将健康产妇新鲜胎盘冷冻干燥后碾磨为粉,并使用蒸馏水进行提取,制成紫河车冻干粉水提物(PHFAE)。发育8 h (8 hpf)的AB系斑马鱼使用PHFAE(0、1、10、25 μg·mL-1)连续作用72 h,对其体内β-半乳糖苷酶进行染色。随后将AB系与皮肤荧光转基因斑马鱼均随机分成对照组、模型组和PHFAE (1、10、25 μg·mL-1)组,对照组给予培养水,模型组给予0.5 mmol·L-1 H2O2溶液制备氧化损伤模型,PHFAE组同时给予H2O2与不同浓度PHFAE,连续作用72 h后,测定皮肤表面荧光斑点的数量;试剂盒法检测鱼体内活性氧(ROS)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ampkmdm2Cu/Zn-sodMn-sod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1、10、25 μg·mL-1的PHFAE组斑马鱼体内β-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均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1、10、25 μg·mL-1的PHFAE显著抑制H2O2诱导的角质细胞的死亡(P<0.01),明显抑制ROS的积聚,显著升高ampkmdm2Cu/Zn-sodMn-sod的mRNA表达(P<0.01)。结论 PHFAE通过调控ampkmdm2Cu/Zn-sodMn-sod基因的表达,提高了机体的抗氧化能力,进而发挥抗衰老之功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