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36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目的 肝移植(liver transplantation,LT)术后早期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发生是影响患者长期预后的常见问题之一,本研究试图创建一个列线图以精确预测术前肾功能正常的LT受者术后早期AKI的发生.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17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行...  相似文献   
22.
红皮病(Erythroderma)是一种病因复杂、 病死率高的全身性皮肤病,表现为全身皮肤广泛的红斑和脱屑,体表受累面积可超过90%[1].红皮病的年发病率约为0.0001%~0.0002%[2].肝移植术后红皮病的临床报道并不多见,且该症的临床诊疗具有其特殊性及一定难度,本文回顾了1例少见的肝移植后新发重度红皮病的临...  相似文献   
23.
目的构建抗人端粒酶RNA(hTR)的M1RNA核酶的真核表达载体,并筛选稳定转染核酶的肝癌细胞株。方法设计并应用PCR技术合成hTR模板的M1RNA核酶,应用pEGFPC1载体构建M1RNA核酶的真核表达质粒,应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AM2000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应用G418筛选稳定表达核酶的细胞株。结果测序证实hTR的M1RNA核酶基因被正确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应用脂质体成功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结论成功构建了hTR的M1RNA核酶,并筛选出了稳定表达核酶的肝癌细胞株。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及胃组织Ghrelin表达变化与胃排空的关系.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单纯肥胖组和对照组,通过高糖高脂饮食结合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动物模型.饲养8周后糖尿病组注射STZ后,检测并计算各组大鼠体质量、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胃排空、血清Ghrelin及胃组织Ghrelin mRNA表达.结果 糖尿病组和单纯肥胖组大鼠饲养8周后,体质量和胰岛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F=63.90、16.72,q=12.76~14.51,P<0.01),血糖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射STZ后,糖尿病组大鼠血糖水平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9.00,q=20.50,P<0.05),而胰岛素水平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和单纯肥胖组大鼠液体胃排空低于对照组(F=123.00,q=19.49、18.52,P<0.05),血清Ghrelin、胃组织Ghrelin mRNA表达均明显下降(F=35.01、34.69,q=8.73~11.16,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大鼠血清Ghrelin水平、胃组织Ghrelin mRNA表达的下降可能与糖尿病胃排空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25.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受体即c-Met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密度(MVD)的关系,探讨c-Met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大肠癌组(80例)、大肠腺瘤组(60例)及大肠正常黏膜组(40例)3组组织中c-Met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中c-Met蛋白和以CD105为标记的MVD的表达,评价c-Met和MVD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 c-Met在71.3%(57/80)的大肠癌组织和31.7%(19/60)的大肠腺瘤组织和17.5%(7/40)大肠正常黏膜组织中呈阳性表达。大肠癌组织中c-Met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均高于大肠腺瘤组织和大肠正常黏膜组织(P<0.01)。c-Met和MVD的表达与大肠癌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和Dukes分期相关(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c-Met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呈正相关(r=0.034 6,P<0.05),c-Met表达阳性的组织中MVD值高于c-Met表达阴性者(P<0.01)。大肠癌伴肝转移者c-Met和MVD的表达明显高于无肝转移者(P<0.01)。结论 c-Met在大肠癌的侵袭与转移中可能发挥着重要作用,联合检测c-Met和MVD的表达有助于大肠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经迷走神经复合体(DVC)注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对糖尿病大鼠胃排空的影响,并探讨相关作用机制.[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及糖尿病GLP-1注药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DVC区埋置套管.糖尿病成模2周后,GLP-1注药组经套管注入GLP-1,对照组注入等量生理盐水.检测各组大鼠体质量、血糖、胃排空率、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受体(GLP-1R)mRNA的表达量.[结果]糖尿病大鼠体质量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血糖浓度[(28.0±1.8)mmol/L]较正常组[(5.7±0.5)mmol/L]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72±11)%]较对照组[(35±8)%%]明显升高(P<0.05),血浆GLP-1浓度及胃黏膜GLP-1R较对照组无明显变化.GLP-1注药组大鼠的胃排空率[(39±12)%]、血糖浓度[(14.6±1.3)mmol/L]较糖尿病组明显降低(P均<0.05),血浆GLP-1浓度[(15.35±2.21)pmol/L]及胃窦GLP-1R mRNA/β-肌动蛋白(β-actin)(1.33±0.22)较糖尿病组[(10.78±2.06)pmol/L、1.10±0.14,P均<0.05)显著升高,胃排空率与血浆GLP-1浓度及胃窦GLP-1R mRNA表达量呈负相关(r=-0.786、-0.731,P均<0.05),与胃底GLP-1R mRNA表达量无相关性.[结论]DVC区注射GLP-1可减慢糖尿病早期加速的胃排空率,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血浆GLP-1的分泌及胃窦GLP-1R的表达.  相似文献   
27.
目的:检测HBV感染携带者与肝细胞癌(HCC)患者血清蛋白质的差异性表达,以发现HCC的肿瘤诊断标志物.方法:用表面增强的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检测27例HCC患者,27例HBV感染携带者,25例健康对照血清中的蛋白质谱,并用Biomarker Patterns System 5.0软件分析,建立诊断模型.结果:检测HCC患者与HBV感染携带者。正常对照与HCC患者,正常对照与HBV感染携带者的差异性蛋白分子,据此构建分类模型,得到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85%; 96%,96%;84%,89%.其中相对分子质量为8141 Da的蛋白峰在HCC组明显高于HBV感染组(p<10-5);相对分子质量为3448 Da的蛋白峰在HCC及HBV感染携带组表达均较正常组显著增高(P<10-5),而在HCC-HBV组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其可能为HBV感染的一种标志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777) Da的蛋白峰在3组中均有差异性表达.结论:SELDI蛋白芯片技术检测血清蛋白质谱法诊断HCC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操作简单快捷,临床应用前景广阔,为HCC诊断提供了新的血清学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U6嵌和型Maxizyme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计算机设计针对肝癌突变抑癌基因p53(mtp53)249位密码子(AGG→AGT)Maxizyme(Mz)的基因片段,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使抗mtp53的Mz嵌于U6表达系统中,细胞外由T7 RNA聚合酶转录,细胞内由RNA聚合酶Ⅲ高效转录。检测Mz在细胞外对mtp53的切割效率。在LipofectamineTM2000介导下转染肝癌细胞MHCC97,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Mz对肝癌细胞mtp53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分析mtp53蛋白表达水平,并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观察肿瘤细胞的生长情况。结果在细胞外,Mz可特异性切割靶基因mtp53,切割效率为42%,而野生型p53(wtp53)没有被切割。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转染Mz的MHCC97内mtp53 mRNA和蛋白(5.3 ×104)表达均明显下降,转染Mz的MHCC97增殖速度明显降低。结论U6表达系统能高效启动核酶等小分子RNA的转录,U6嵌和型Maxizyme在细胞内外均可特异性抑制mtp53表达,抑制肝癌细胞增殖,有望开发为肝癌基因治疗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9.
拉米夫定耐药检测基因芯片的制作及其可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临床上,拉米夫定在获得显著的抑制HBV复制的同时,亦可诱发高比例,多位点的耐药突变。目前常规的检测方法,如PCR、单链多态性等检测技术,均不能一次性检出多位点的基因突变,DNA测序能有效检出多位点突变,但过程复杂,不易用于临床检测。基因芯片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化和多位点的平行检测特点,能较好地解决临床应用的问题。为此,我们针  相似文献   
30.
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锤头状核酶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带有U6启动子的人端粒酶催化亚单位锤头状核酶真核表达质粒及其突变体,转染入肝癌细胞株SMMC7721,观察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 方法 用分子克隆技术构建由U6作为启动子、绿色荧光蛋白基因作为报告基因的核酶真核表达质粒pGTRz-U6及其突变体pGTmRz-U6,并以空质粒pEGFP-C1作为对照。Lipofectamine2000转染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G418筛选阳性克隆。RT-PCR检测核酶及hTERT基因的表达,四甲基偶氮唑盐(MTT)作细胞生长曲线观察其生长情况,TRAP-银染法检测端粒酶活性变化,流式细胞计数(FCM)法检测细胞的凋亡水平。 结果 核酶、突变核酶在SMMC7721中持续表达;凝胶成像系统分析SMMC7721-pEGFP-C1、SMMC7721-mRz、SMMC7721-Rz hTERT基因表达,用SPSS10.0软件对3种细胞进行分析,发现三者hTERT基因表达水平不同(F=47.987,P<0.01);t检验分析得出SMMC7721-Rz hTERT基因表达明显低于SMMC7721-mRz和SMMC7721- pEGFP-C1(t值分别为-7.640和-11.602,P值均<0.01)。SMMC7721-pEGFP-C1和SMMC7721-mRz hTERT表达没有区别(t=-0.178,P>0.05)。TRAP-银染及FCM结果分别显示,随着细胞的分裂,SMMC7721-Rz和SMMC7721-mRz细胞端粒酶活性逐渐降低,凋亡水平逐渐增加,7PDS细胞凋亡率分别是29.86%和9.87%,而对照组SMM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