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2篇
  免费   104篇
  国内免费   4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8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254篇
内科学   7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353篇
预防医学   122篇
眼科学   29篇
药学   68篇
  8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7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38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60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86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5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61.
目的 :探讨p5 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分期、预后及生存率的关系 ,建立有效的判断子宫内膜癌预后和辅助治疗的客观指标。方法 :应用S P免疫组化法检测 10 4例子宫内膜癌p5 3蛋白表达 ,分析p5 3表达与手术病理分期、病理类型、病理学分级等预后因素及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p5 3蛋白表达与子宫内膜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组织病理学分级、淋巴结转移、肿瘤肌层浸润及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结论 :检测子宫内膜癌p5 3蛋白表达对分期、疗效预测、生存率判断有明确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2.
63.
目的:为观察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效果。方法:1996年3月~2002年3月,笔者收治膀胱癌术后病例108例,分别用卡介苗、噻替哌、丝裂霉素C行膀胱内灌注疗法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结果:随访1~6年,全组复发率20.4%,其中卡介苗组15.9%,噻替哌组33.3%,丝裂霉素C组23.8%,全组死亡6例。结论:卡介苗组疗效最佳,丝裂霉素C组次之,噻替哌组最差,但卡介苗组的副作用亦最多。  相似文献   
64.
笔者从1986年1月~1995年5月采用鼻中隔粘骨膜剥离填塞术治疗梨氏区出血,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04例,男112例,女92例,年龄最小6岁,最大55岁,平均24.84岁。25岁以下青少年150例,占73.52%。病程最短1个月,最长15年。1.2 病例选择:所有病人均为反复发生梨氏区出血,并经其它止血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其中8例作了双侧鼻中隔粘膜骨膜剥离填塞术,故本组204例实做手术212次。  相似文献   
65.
采用加盐迴流蒸馏法制备柴胡注射液,能提高挥发油含量。现将加盐蒸馏法、加盐迴流蒸馏法、迴流蒸馏法三种方法比较介绍如下。一、提取方法(1)加盐蒸馏法:分别取100g过20目筛的药材粗粉4份,加适量水浸泡24小时后,分别加3倍量的不同浓度的(10%、20%、30%)NaCl水溶液,加热蒸馏,首次收集蒸馏液400ml,重蒸馏收集100ml,加吐温-80 2.0ml,NaCl O.85g,G_3垂溶漏斗精滤,配制成注射液,进行含量测定。(2)加盐迴流蒸馏法:取100g过20目筛的药  相似文献   
66.
周琦  赵伟琴  袁亚娟 《当代医学》2007,(15):139-140
目的 探讨帮助患者安全度过因疼痛和视力丧失出现无助的心态和痛苦思想斗争阶段.方法 关心患者,与患者共同分析病情的危险性和治疗方法.结果 三位患者中一位患者放弃自杀念头,另二位也安心地接受治疗,平安出院.  相似文献   
67.
食管癌患者血清VEGF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食管癌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38例食管癌和82例正常人群血清中VEGF165的浓度。结果正常健康人血清中存在VEGF165,其正常值为0.188μg/L,食管鳞癌者血清中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清VEGF水平随着食管临床病理分期的进展而逐步升高。结论VEGF血清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食管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分期,有利于对治疗措施的选择和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68.
[目的]评价I、Ⅱ期子宫内膜癌不同手术范围治疗的效果。[方法]对1991年~1995年间收住院治疗的26例I期及Ⅱ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临床I期18例、临床Ⅱ期8例。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①非清扫组: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或广泛性子宫切除者,13例;②清扫组:广泛性子宫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者,13例。两组间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程度、中位年龄无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相同,5年生存率相仿(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一旦后腹膜淋巴结转移,则提示预后不佳。扩大手术范围是为了了解子宫外转移情况,从而得到更为准确的手术病理分期,以便术后有目的的补充治疗,还能科学地判断预后。但对5年生存率无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机器绞轧伤致浮动肘的临床诊断、治疗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对近4年收治的18例因机器绞轧伤所致浮动肘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浮动肘常常为严重暴力造成,尤其是机器绞轧伤,常合并重要神经及血管损伤。本组病例经平均13.5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11例肘关节屈伸及前臂旋转功能正常或基本正常;5例肘关节屈伸受限及前臂旋转受限在20°-30°以内;其他2例因并发骨筋膜室综合征,遗留前臂及腕关节功能明显障碍。结论对机器绞轧伤致浮动肘的损伤机制及特点要有充分认识,诊治过程中密切观察肢体症状体征变化,避免发生前臂缺血性肌挛缩,主张早期手术治疗并积极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70.
背景: 不同地区骨峰值和标准差不同,对骨质疏松诊断率有较大影响。探讨建立一完整数据库为中国人骨质疏松诊断准确性提供依据。 目的:探讨青年人腰椎骨密度和标准差正常参考值影响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程度。 设计、时间及地点:调查分析,于1997-01/1999-12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嘉兴和成都市完成。 对象:采用前瞻性及回顾性方法对全国6个中心骨密度参考数据库中11 418人进行调查统计分析;男3 666人,女7 752人;年龄20岁~90岁;分别来自北京(2 385人)、广州(1 178人)、上海(1 404人)、南京(2 938人)、成都(1 425人)、嘉兴(2 088人),受试者来源于社区调查、健康体检和健康志愿者。 方法:用GE-Lunar公司的DXA仪测量骨密度,调查全国6个中心11 418人L2~L4腰椎后前位和髋部骨密度,建立了骨密度参考数据库。6个中心的仪器内部精度0.3%~0.7%,仪器间的精度1.1%。 主要观察指标:①6个中心不同年龄组腰椎骨密度分布。②青年人群骨密度及其标准差值对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影响。 结果:中国汉族女性以腰椎进行骨质疏松症诊断的青年人群的骨密度和标准差值,6个中心,最大差值分别为0.098 g/cm2和0.027 g/cm2。用6个中心及总体各自的青年人平均骨密度和标准差值为参考标准,对同一人群计算T-score和获得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不相同;发现青年人平均骨密度每变化0.01 g/cm2,则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变化1.6%(呈正相关),其标准差值每变化 0.01 g/cm2,则骨质疏松症检出率变化4%(呈负相关)。 结论:青年人平均骨密度和标准差值不同引起骨质疏松症检出率也不相同。为了让不同中心的骨质疏松症检出率有可比性,建议同一个类型的骨密度仪,同一个种族,同一个地区用一个设计较完善大样本的参考数据库,以其青年人正常参考值计算T-sco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