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84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42篇
  15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评价家庭监测系统(HM)在植入双腔起搏器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连续入选2009-03至2010-12在全国97家医院植入德国Biotronic公司具有家庭监测功能的起搏器患者,共628例。应用远程无线家庭监测系统每日自动传输起搏器信息,特殊报警事件随时传送。所有信息进行分析,将异常报警事件分为两类:疾病相关事件和系统相关事件;前者主要包括房性和室性心律失常,植入后3个月、6个月对所有入选患者进行常规诊室随访。结果:628例患者中,13例患者一直没有信息传输(2.1%),其余615例患者有137例患者没有异常事件的报警(22.3%),其余478例(77.7%)均可见异常报警事件;HM发现异常事件的时间均早于3个月和6个月门诊随访时发现相应事件的时间。房颤事件中共141例记录到至少一次房颤发作,且6个月随访期间,房颤平均负荷逐渐而显著性降低(P<0.05)。结论:对于植入双腔起搏器的患者,HM是一项安全可靠的远程监测方法,可以早期发现疾病相关事件及起搏系统相关异常,特别是对房颤进行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并可能给病人带来临床长远益处。  相似文献   
22.
聂晓敏  周玉杰  谢英  李艳芳 《医学争鸣》2006,27(11):975-977
目的:研究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对犬冠状动脉损伤后血管壁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表达及NO水平的影响. 方法:进行冠状动脉左回旋支支架置入术的犬,将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和对照支架分别置入左回旋支的远端和近端. 术后1,3,10和28 d分别处死动物,蛋白质印迹杂交法测定血管壁中iNOS蛋白的表达、硝酸还原酶法检测NO水平. 结果:对照支架组术后1 d血管壁中有少量iNOS蛋白表达,3 d表达增加,10 d达高峰,28 d时仍有表达,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组iNOS蛋白在各时间点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支架组;对照支架组术后1 d时NO生成量低于正常组织,3 d时NO水平升高,10 d时最高,28 d时降至基线水平,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组各时间点的N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支架组. 结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可显著增加iNOS表达,并提升NO产量,提示二烯丙基三硫化物涂层支架可能是抑制内膜增生的一个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 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支架术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治疗冠心痛合并糖尿病患者住院与临床随访结果.方法 入选2001年7月至2004年6月在DESIRE注册的1040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分别接受PCI治疗和CABG治疗,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情况与冠状动脉造影特征、血运重建情况、住院临床结果以及临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与CABG组相比,PCI组的院内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率较低(P<0.01);院内病死率较低(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ABG组院内MACCE发生的风险显著高于PCI组(P=0.002).平均随访22个月,两组随访MACCE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组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组(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两组随访MACCE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院内MACCE发生率较低,但PCI后随访再次血运重建率高于CABG.广泛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有望改善PCI的长期结果.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85~94岁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8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临床和造影特点、住院期间和长期疗效.结果 90例中,21例应用金属裸支架(BMS),69例应用药物洗脱支架(DES).三支病变41例,2支病变21例,单支病变28例.手术成功率为94.4%,术前与术后TIMI-3级血流比例分别为72.2%和94.4%.手术相关并发症为15.6%,主要为冠脉夹层(11.1%).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为7.8%,其中DES组住院期间MACE为5.8%,BMS组为14.3%.DES组出现2例严重出血.86例患者随访1年时,总的MACE为4.6%,其中DES组为6.0%,BMS组没有任何MACE.DES组出现]例脑卒中和1例严重出血.47例患者随访2年时,总的MACE为14.9%,其中DES组MACE为19.4%,BMS组无任何MACE.DES组1例发生严重出血,BMS组1例发生脑卒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肌酐水平和高血压是影响长期预后的重要因素.结论 85岁以上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治疗手术成功牢较高,住院期间和长期的MACE事件发生率较低,并存高血压和严重.肾功能不全的患者MACE的发生率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26.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状动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在冠脉临界病变中的应用.方法 经过冠状动脉造影(至少4体位造影)证实病变狭窄处于临界病变的患者142例,排除拒绝进入研究患者22例,共120例患者入选.其中单纯冠状动脉定量分析方法(quantitative coronary angiography,QCA)组90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组30例.通过定性或定量分析,观察两组术后住院期间、30 d、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心血管事件.结果 OCT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4次.包括 1例发生少量上消化道出血、无死亡、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例.QCA组总的心血管事件发生24次.其中2例发生心肌梗死,1例死亡,1例进行再次血运重建,1例发生脑出血.结论 OCT成像系统能够更好的分辨血管内成分,如纤维斑块、钙化斑块、易损斑块等.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与传统QCA分析比较,具有减低心血管事件风险的趋势.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发牛氯吡格霄抵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选择因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住院并成功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老年患者93例,分别于术前和术后24 h、7 d、1个月抽取外周血,比浊法检测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氯吡格雷抵抗33例(抵抗组)和正常反应60例(非抵抗组).酶联免疫法测定C反应蛋白质(CRP)、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和P-选择素(P-selectin),分析氯吡格雷抵抗与炎症因子的关系. 结果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24 h、7 d、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的发生率为35.5%(33例)、26.9%(25例)、20.4%(19例),抵抗组患者术后24 h、7 d时血CRP水平[(8.8±2.5)mg/L、(5.3±2.5)mg/L]与术前(2.1±1.0)mg/L和非抵抗组[(8.1±2.3)mg/L和(2.5±1.4)m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d时有增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不同时间点P-selectin水平均较非抵抗组增高(P<0.05).术后24 hsCD40L水平较术前升高(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P-selectin水平、吸烟与术后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呈正相关(r=1.334,r=1.053,均P<0.05). 结论 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对氯吡格雷具有不同反应性的老年患者血CRP、sCD40L、P-selectin表达存在差异,可能与氯吡格雷抵抗有关,P-selectin水平和吸烟是老年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30 d时氯吡格雷抵抗发生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基因4G/5G多态性与肺动脉血栓栓塞(PTE)的关系.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6例PTE患者和74例年健康对照者PAI-1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比较两组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分析其遗传模式并观察各基因型对不同临床亚组的影响.结果 4G/4G基因型频率病例组(50.0%)明显高于对照组(24.3%)(P<0.01),4G/4G、4G/5G及5G/5G 3种基因型频率PT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G等位基因频率病例组(72.4%)高于对照组(55.4%),4G和5G等位基因频率PT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5G/5G及4G/5G基因型相比,4G/4G基因型显著增加个体肺栓塞危险(OR=3.40,P<0.01).无明确环境诱因组4G/4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4),而有环境诱因组与对照组比较4G/4G基因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AI-1基因多态性与肺栓塞有关,4G等位基因是隐性作用方式,4G/4G基因型显著增加无环境诱因个体肺栓塞危险.  相似文献   
29.
尽管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心力衰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仍未得到满意的控制,目前迫切需要新的方法治疗心衰,移植干细胞代替移植整个心脏成为研究的热点.1989年,美国东田纳西州大学教授高理权最先提出将自身骨骼肌干细胞移植至心脏促使坏死心肌细胞再生的设想,此后10年来大量的动物实验证实了其可行性,并发现骨髓干细胞移植不但可在宿主心肌内分化为心肌样肌细胞(cardiac- like muscle cells),而且可促进并生成新生血管.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评价高龄(年龄≥75岁)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符合条件的高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治疗.患者入院后经临床和心电图诊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AMI诊断标准.结果 106例患者接受直接PCI术,梗死相关血管:前降支86支,回旋支4支,右冠状动脉16支.106支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开通102例,于球囊扩张后置入支架110枚,2例术中死于心源性休克.术后即刻造影成功率为98.5 %,手术操作成功率为98%.术后1例住院期间死于心脏破裂.梗死后1周的平均左室射血分数为(51.2±3.3)%.结论 急诊PCI治疗对高龄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