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30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22篇
临床医学   32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55篇
综合类   330篇
预防医学   10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48篇
  7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0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0篇
  2020年   54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94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标准护理流程下结肠造口底盘更换的适宜时间。方法将156例结肠造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A、B组各53例,C组50例,三组均采用标准护理流程进行造口护理,分别间隔2~3d、4~5d、6~7d更换1次造口底盘,观察并比较造口周围皮肤状况、造口底盘浸渍宽度等。结果三组造口底盘浸渍宽度、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及造口底盘有效更换次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A、B组效果优于C组(均P0.05)。结论结肠造口患者造口底盘在标准护理流程下,以间隔4~5d更换1次为宜,能减少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2.
目的分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与病理特征,寻找甲状腺癌诊断及其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因素。方法行手术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358例,对其年龄、性别、高血压和甲亢病史、癌灶大小、双侧癌、多灶癌、浸润包膜及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等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358例患者中,女性患者占大多数(约80.3%),45岁以上患者占70.0%。其中,264例为甲状腺癌。对良恶性结节患者进行临床特征分析后发现,年龄及高血压病史与恶性结节的发生相关(P0.05),年龄45岁为甲状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所有甲状腺癌患者中,37.5%的患者有颈部淋巴结转移,其发生与年龄、高血压、癌灶大小和浸润包膜相关(P0.05),而年龄45岁和癌灶浸润包膜为甲状腺癌发生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中也同样如此。结论对于年龄45岁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怀疑甲状腺癌者应密切观察或早期干预,对其中癌灶浸润包膜者给予颈部淋巴结清扫,可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43.
随着2006年世界上第一家微博网站Twitter的成立与2011年初腾讯公司微信平台的推出,人们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微时代"。目前,微博、微信等"微时代产物"不仅在政治、资讯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教学方面,也逐渐被各高校教师应用,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新模式。因此,本文将对"微时代"的临床护理教学经验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知识的积极态度,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对学习问题的沟通及指导,提高护理教学的教学质量,探索移动教学的可行性及实用性。有研究表明:教学方式欠妥在临床护理带教存在的重要问题中占18%~([1])。在带教过程中,一部分教师只注重操作,忽略了结合理论知识;一部分教师怕麻烦,对于工作都是亲力亲为,很少把动手机会让给学生;一部分教师带教方法固定统一,未能因材施教,这些都是传统临床护理教学的弊端。90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思维方法和学习态度上与以往有所不同,他们学习倦怠情绪明显,但对于电脑网络、手机网络则是无师自通。与其让学生用网络玩,不如指导学生利用移动网络进行学习,改变单一枯燥的课堂教学形式和课后复习形式。将学生学习与现代移动通讯技术相结合,通过手机、电脑等移动通讯设备实现远程教育。无论是在学校、家里还是实习医院,学生能随时向教师提问,教师能随时解答并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44.
吴娟  卢家言  吕颖 《江西中医药》2021,52(11):40-42
目的:观察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婴幼儿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儿科门诊诊治的婴幼儿湿疹患儿8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予以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2周,对照组给予地奈德乳膏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第1周和第2周临床疗效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结束后的第1个月及第3个月进行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对作用效果及相关机制进行进一步挖掘分析.结果:治疗第1周,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周,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结束后第1个月、第3个月进行随诊,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网络药理学研究提示,双白洗剂可能通过维生素D生物合成过程的正调控,降钙素1-单加氧酶活性的正调控,NAD(P)H氧化酶活性的负调控,对抗原刺激的慢性炎症反应的调节,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生物合成过程等通路发挥作用,进一步改善慢性湿疹.结论:双白洗剂联合地奈德乳膏对婴幼儿湿疹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GATA结合蛋白3(GATA3)、乳腺珠蛋白(MGB)和巨囊性病液体蛋白-15(GCDFP-15)在乳腺癌中的病理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ATA3、MGB、GCDFP-15、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Ki67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并根据组织来源及免疫表型将乳腺癌分为原发性/转移性乳腺癌、激素受体阳性/阴性乳腺癌及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统计GATA3、MGB、GCDFP-15阳性率。结果GATA3在原发性/转移性乳腺癌中的阳性率(92.5%;94.25%)均显著高于MGB(42.11%;29.17%)和GCDFP-15(55.77%;31.34%)(P<0.01),对于评估原发灶不明来源的肿瘤,尤其是恶性积液的标本,GATA3具有更好的敏感性。此外,MGB和GCDFP-15在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偏低,进一步加大了这两种转移性乳腺癌的诊断难度。而GATA3在激素受体阴性(90.38%)或三阴型乳腺癌中的阳性率(85.29%)显著高于MGB(20.00%;5.00%)和GCDFP-15(35.09%;33.33%)(P<0.01),提示其在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型转移性乳腺癌中具有潜在诊断价值,是一个优于MGB和GCDFP-15的特异性标记物。结论对于评估原发灶不明来源的肿瘤,尤其是恶性积液的标本,或免疫表型为激素受体阴性和三阴性的乳腺癌,GATA3具有比MGB和GCDFP-15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6.
目的:研究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 AAVC-I) 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AAVC-I对A549细胞的24 h 与48 h 抑制率;应用HE染色、Hoechst33258荧光染色,从形态学观察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MTT显示,AAVC-I能抑制A549细胞增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AAVC-I处理24 h 后,镜下可见细胞核固缩,核深染及凋亡小体;免疫组化显示,随药物浓度增加,平均光密度值呈递增趋势,表明bax蛋白表达相应上调。结论:尖吻蝮蛇毒抑瘤组分I对人肺癌A549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诱导其凋亡,可能与bax表达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47.
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方法,探讨合理的管理模式。方法从建立试验药品管理制度、建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试验用药品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阐述我院临床试验用药品的管理。结果从我院实践情况来看,中心试验药房管理模式在对试验用药品的管理上具有显著的优势。结论中心试验药房专人、专职、集中管理试验用药品,保障受试者用药安全,保证药物临床试验结果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48.
阿尔茨海默病(Akheime—sdisease,AD)典型的临床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精神行为异常,是老年期痴呆的最常见类型。患者脑部边缘系统及相关区域的新皮质选择性神经元缺失,其特征性组织病理改变为神经炎性斑或老年斑(主要为淀粉样肽)的形成和异常细胞骨架蛋白的聚集(神经纤维缠结,NTFs)。  相似文献   
49.
目的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确保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方法 确立抗菌药物一品双规、分级使用、特殊使用、抗菌药物专家会诊与医嘱点评制度等.结果 抗菌药物种类减少,使用量下降,医务人员越级使用情况减少,不规范处方数量减少,医务人员抗菌药物知识水平提升.结论 通过加强抗菌药物管理,抗菌药物滥用现象得到遏制,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使用导入仪导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13年1月~2013年5月入选38例患者,共将76个扩张器进行埋置,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常规注水对照组(36个扩张器)与导入仪导入治疗组(36个扩张器)。治疗组的扩张器在每次注水扩张的第二天进行导入仪治疗,在被扩张的皮肤表面涂抹rhEGF并使用导入按摩仪进行按摩导入。对照组的扩张器仅进行常规的注水。测量两组扩张器扩张致额定容量所花费的时间、皮肤扩张比率及扩张皮肤即刻回缩比率,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进行比较分析。进行胶原含量,I/III型胶原比率(%)的测定和病理HE染色分析。结果:注水后第二天进行rhEGF导入治疗能使扩张器扩张致额定容量所花费的时间明显缩短,皮肤扩张比率则明显增加,扩张皮肤即刻回缩比率减少,有效减小皮辨的即时回缩率。治疗组胶原纤维束粗而密,I/III型胶原比例降低。结论:注水后第二天通过使用导入仪将rhEGF导入扩张皮肤治疗能缩短扩张时程,促进皮肤的面积增加,降低皮瓣回缩的比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