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341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19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79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42篇
  2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26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男23例,女3例,平均年龄48.08岁,均植入了非开胸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系统。患者基础心脏病为扩张型心肌病9例,肥厚型心肌病2例,冠心病8例。QT延长综合症1例,其余4例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所有患者均有院外晕厥史,均经临床证实有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发作。其中18例为持  相似文献   
52.
殷康  华伟 《心电学杂志》2014,(6):472-478
大量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已经证实,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所致心脏性猝死。2006年至今,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心律协会(HRS)、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共颁布了4部涉及ICD临床应用的指南,以及1部指南未涉及的有关患者ICD治疗的专家共识[1-5]。我国电生理医师主要依据以上指南的推荐,指导患者选择、器械植入、程控随访等ICD治疗完整过程。ICD疗效确切,近年来世界范围内ICD植入量大幅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1年美国每月新植入ICD已超过12000例[6-7]。ICD相关实践经验持续积累的同时,临床工作者经常面临新出现的实际问题,针对新问题而设计临床试验不断涌现。目前关于IC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1)筛选ICD治疗获益最大人群(心脏性猝死高风险者);(2)“真实世界”中ICD的应用及对心脏性猝死预防情况。下面就ICD治疗的最新循证证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3.
华伟  严霞  米新陵  李凡 《中国医药》2012,7(2):229-230
目的 评价聚焦超声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手足部慢性湿疹患者116例完全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和对照组(61例).治疗组采用SNK/CZ181型多功能超声治疗仪治疗,每2周1次,同时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2次/d;对照组外用卤米松乳膏,2次/d.2组同时给予依巴斯汀片,10 mg/次,1次/d;赛庚啶片,2 mg/次,3次/d,抗组胺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0.9% (50/55),对照组有效率为73.8% (45/61),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72,P<0.05).结论 聚焦超声联合0.05%卤米松乳膏治疗手足慢性湿疹安全性高、疗效好、起效快,可供临床选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探讨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43例大病灶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资料,首先使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去除疣体后使用膦甲酸钠3.0 g静脉滴注1次/d,共10d.皮损外用聚甲酚磺醛湿敷,1次/2d,共2周.结果 43例患者中32例患者皮损一次性治愈,一次治愈率为74.42%.6个月后3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6.98%,总治愈率为93.02%(40/43).结论 二氧化碳激光联合膦甲酸钠和聚甲酚磺醛治疗大病灶尖锐湿疣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55.
目的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是心脏性猝死的主要直接原因.而大部分患者先发生室性心动过速(室速),继而蜕变为心室颤动(室颤).研究表明,抗心动过速起搏(ATP)可有效终止室速.本文观察了172例植人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患者应用ATP终止室速的效果.方法172例植入ICD的患者,男性137例,女性35例,平均年龄52.8岁.103例患者术前有阿-斯综合征发作史,其中75例有电击除颤史.137例术前记录到室速或室颤心电图.植入ICD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应用体外程控仪调出ICD储存记录,分析ICD治疗中ATP治疗室速的效果.结果在平均随访37个月中,ICD共记录室速l 789阵.其中,316阵为短阵室速,在ICD治疗前自行终止;1 473阵室速接受了ICD有效治疗.其中ATP治疗成功981阵(成功率66.6%),余492阵室速由低能量转复终止.在981阵ATP治疗成功的事件中,ICD第一次发放ATP成功终止室速513阵(成功率52.3%).结论ICD抗室速起搏功能可有效终止大多数室速,对于植入ICD前有明确室速史的患者,ICD治疗应尽量先采用ATP治疗,以减少ICD放电,延长ICD使用寿命及避免电击时的痛苦,即所谓的"无痛性ICD治疗".  相似文献   
56.
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观察   总被引:25,自引:6,他引:19  
目的 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血流动力学效果。方法 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心室内阻滞患者6例,男性5例,女性1例,平均年龄54岁。心动均在Ⅱ~Ⅳ级(NYHA),体表心电图平均QRS时限为141ms。患者均进行了双心室起搏,左心室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2187或2188导线,于其血管分支内进行左心室起搏。左、右心室导线通过Y形转接器与双腔起搏器连接。术后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双心室起搏的血流动  相似文献   
57.
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 ,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 ,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 CHF。CHF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左心室扩大 ,心功能减退 ,心输出量减少造成 ,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或心室内传导延迟 ,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目前的主要治疗以药物为主 ,包括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以减轻心脏的前、后负荷及增加心脏收缩力。虽然应用药物可缓解症状 ,但仍有相当数量的患者 ,即便应用最佳的药物治疗 ,仍不能改变心功能衰竭进行性加重及改善预后。近来 ,国外一些学者进行了心室多部…  相似文献   
58.
全国心脏起搏器1998和1999年临床应用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由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分会共同组织 ,曾对 1995~ 1997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近几年来我国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发展迅速 ,心脏起搏器应用日益广泛 ,适应证亦有所拓宽 ,多部位心脏起搏、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为了进一步加速我国心脏起搏事业的发展 ,促进国际交流 ,对我国 1998和 1999年全国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此次调查共收到 2 6 5家医院回执 ,基本上反映了我国的心脏起搏器临床应用的实际情况 ,现将调查情况概括如下。   1 永…  相似文献   
59.
第 2 2届北美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会学术年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5日在美国波士顿举行 ,来自全世界的 6 30 0多名从事心脏起搏与电生理的医生和有关人员参加了这次大会。国内约有 10 0名医生代表参加了会议。大会共收到论文摘要 2 40 0余篇 ,其中 788篇被选出进行大会交流 ,包括39个分会场交流以及墙板交流。另外大会还安排了 32个中心发言 ,12个小型课程 ,6 9个临床教学讲座 ,以及 3个热点争论等。与以往不同的是 ,此次大会在报到当天增加了手术演示。在哈佛大学麻省总医院进行了射频消融术和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手术的现场演示。另外 ,在会…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回顾性分析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起搏器更换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方法 分析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接受起搏器更换的714例患者.术后3、6、12个月时工作人员通过常规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随访,之后改为每年1次,并以电话随访方式进行非定期随访.通过术后定期门诊随访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平均随访(19.5±9.7)个月.所有与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均纳入本次研究.结果 随访期间共22例(3.1%)患者出现手术相关的并发症其中,13例(1.8%)出现次要并发症,包括4例起搏器囊袋血肿,2例起搏器移位,6例伤口愈合不良和1例局限性气胸;9例(1.3%)出现主要并发症,包括3例起搏导线脱位,3例严重的囊袋血肿,起搏器囊袋调整1例和2例严重的感染.9例主要并发症患者均接受了再次手术.接受起搏器导线相关操作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增高的趋势.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并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风险.结论 尽管由经验丰富的医师进行操作能够降低起搏器更换的并发症发生率,但手术操作仍存在不能忽略的风险.我国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和心脏再同步治疗起搏器的更换数量较少,对此类起搏器更换术后的并发症情况仍需要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