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1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62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39篇
药学   85篇
  1篇
中国医学   6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4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2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41.
乙型肝炎是全球范围的严重公共卫生问题,据有关资料显示[1],全球感染HBV人数已经超过4亿,而我国又处于慢性乙型肝炎高发区,其中HBSAg的携带率约占总人口的14%.目前的研究表明,HBV诱导机体免疫反应,直接或间接地改变肝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引发肝脏细胞的凋亡、坏死或癌变.其中,HBV X基因所编码蛋白HBx是一个重要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它通过调节转录活性、信号传导途径、基因毒性压力反应、蛋白质降解等方式,不仅影响HBV的复制和增殖,而且影响到宿主细胞的细胞周期调控、细胞凋亡以及细胞癌变.本文将就HB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42.
原癌基因PIK3C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原癌基因PIK3CA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用RT-PCR方法检测PIK3CA mRNA在15例正常宫颈组织和3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蛋白在50例宫颈癌前病变组织及20例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到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中,PIK3CA的蛋白表达产物PI3K p110a蛋白表达水平逐渐增加(Hc=9.968,P<0.05); PIK3CA mRNA在宫颈癌组织和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显著性(t=2.672,P<0.05).结论 PIK3CA基因改变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宫颈癌的发展过程伴随着PI3K p110a蛋白的表达异常.  相似文献   
443.
李伟  刘湘  刘靖 《中华医护杂志》2007,4(6):527-528
目的 建立人参首乌胶囊中人参皂苷Rg1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固定相为kromasailCl8柱,流动相为乙腈-0.05%磷酸溶液(19:81),紫外检测波长203nm。结果 人参皂苷Rgl在0.0524-0.524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n=5),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86%(n=9),RSD=1.19%。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人参首乌胶囊中人参皂苷Rgl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444.
目的:建立HPLC-Flu法检测血浆中低浓度的美托洛尔.方法:采用YwG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醋酸和醋酸钠缓冲液(45:55,含0.25%庚烷磺酸钠),以普萘洛尔为内标,检测器波长:EM 302 nm,EX 284 nm.结果:线性范围为2.5~80mg·ml-1,最低检测浓度为2.5 ng·ml-1.日内RSD均小于8%,但日间RSD较大.能检测口服6.25 mg,12.5 mg美托洛尔的心衰患者的血药浓度.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方法简便,适用于临床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445.
目的探讨逆向诱导半胱氨酸丰富蛋白(reversioninducingcysteinerichproteinwithkazalmotifs,RECK)基因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Ioproteinase.9,MMP9)在34例外耳道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组织和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和免疫荧光法检测34例外耳道SCC及20例正常外耳道皮肤组织中RECK与MMP9的表达。结果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表达阳性率为44.1%(15/34),正常外耳道皮肤中阳性表达率为80.O%(16/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492,P〈0.01);外耳道鳞癌组织中MMP9表达阳性率为67.6%(23/34),正常外耳道皮肤中阳性表达率为25。0%(5/2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1137,P〈0.01)。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组织中RECK和MMP9的表达与组织学分级和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0.05),而在不同年龄和性别的患者中其表达无差异(P〉0.05)。鳞状细胞癌组织分化越差,RECK表达越低,而MMP9表达越高。RECK和MMP9的表达呈负相关(r=-0.453,P〈0.05)。结论RECK基因和MMP9蛋白可能参与了外耳道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446.
目的 以质量标志物(quality markers,Q-Marker)“五原则”为指导,结合质谱、网络药理学和蛛网模型等手段,开展肺热止咳颗粒治疗咳嗽的Q-Marker研究。方法 采用液质联用技术辨析肺热止咳颗粒中主要化学成分;检索TCMSP数据库收集肺热止咳颗粒处方中11味药材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同时检索GeneCards数据库收集咳嗽相关蛋白编码基因,构建药材-成分-靶点网络图,根据靶点数对活性成分进行有效性赋值;查阅药典和文献,获得各味药材可测性成分;基于配伍原则,确定原药材在复方中的君臣佐使归属;检索文献和TCMSP数据库筛选原药材特有性成分。结果 基于UHPLC-Q-TOF-MS/MS共鉴定肺热止咳颗粒中43个化学成分可“传递”至制剂中;从TCMSP数据库中筛选获得124个活性化合物,并作用于120个靶标,其中93个靶标与咳嗽相关;药典中载明定量方法的成分有6个;复方中11味药材特有性成分26个;另结合君臣佐使配伍规则和蛛网模式赋分规则为上述成分打分排序,前10个成分分别为汉黄芩素、黄芩素、甘草查尔酮A、川陈皮素、金合欢素、橙皮苷、甘草苷、对叶百部碱、β-谷甾醇和高良姜素。结论 该10个成分可以作为肺热止咳颗粒的Q-Marker。  相似文献   
447.
目的 探讨微RNA-223-3p(miR-223-3p)调控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3(NLRP3)/胱天氨酸蛋白酶-1(Caspase-1)/白细胞介素-1β(IL-1β)信号通路抗小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32只ICR小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miR-223-3p模拟物(miR-223-3p agomir)组和阴性对照miRNA模拟物(agomir-NC)组,建立四氯化碳小鼠肝纤维化模型。miR-223-3p agomir组和agomir-NC组于第4周末尾静脉注射miR-223-3p agomir及agomir-NC(给药剂量为每只200 nmol/L),每周给药3次,连续给药2周。分别比较4组小鼠血清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血清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表达水平,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马松(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病理改变。采用基因本体分析(GO)、KEGG分析对miR-223-3p进行功能分析,采用Targetscan数据库对miR-223-3p的靶基因进行预测,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相似文献   
448.
目的:探讨在抗菌药物科学化管理(AMS)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中临床药学运行模式。方法:在以往抗菌药物的管控基础上,建立科学化、精细化的管理模式,建立符合某院实际情况的临床药师工作站;通过团队交流、讨论、建立并实践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会诊新模式;根据JCI标准PDCA循环法进行四级处方点评,针对有问题的科室和个人进行追踪、干预,通过循环式反馈,建立并开展常规化、针对性及医师参与式等多种抗菌药物培训教育方式。结果:某院每月临床药师参与抗菌药物会诊数量平均为311例,会诊人群主要为老年人,会诊目的主要是品种选择;四级抗菌药物处方点评模式和方法,规范抗菌药物处方的书写,控制各项抗菌药物用药指标在合理范围内;直接参与组医师门诊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率明显低于传统授课组。结论:通过AMS中临床药学工作模式的开展,促进该院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为推进本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449.
冠心病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水平及其基因多态性。方法:对60例CHD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33例]及正常对照者149名的血浆活化因子Ⅶ(FⅦa)、FⅦ活性(FⅦc)与FⅦ抗原(FⅦ:Ag)进行测定。应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鉴定Ⅶ基因中的5个可能与血栓有关的多态性位点:-401G/T、-402G/A、5′F7 A1/A2、IVS7 H5/H6/H7/H8和R335Q M1/M2。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D组的FⅦa、FⅦc与FⅦAg平均值均有升高,但仅AMI组FⅦa与FⅦc的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AMI组IVS7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余各组间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显著性;-402A纯合子与-402G纯合子相比,血浆FⅦ:Ag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血浆FⅦa与FⅦc增高,可能对AMI时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有促进作用;AMI组IVS7基因型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而且-402A纯合子血浆FⅦ:Ag水平显著高于-402G纯合子,故-402G/A多态性可能主要是影响血浆FⅦ:Ag水平,进而影响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450.
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肥厚型心肌病心电图特点与超声心动图的关系,提高临床对该病的诊断意识。方法:对23例确诊为肥厚型心肌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肥厚型心肌病病人的心电图均有ST-T的异常表现,8例间隔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Ⅱ、Ⅲ、aVF病理性Q波及ST段抬高;6例心尖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Ⅰ、aVL、V2-V6导联巨大倒置T波;9例普遍肥厚型心肌病表现为V4-V6、导联T波倒置或伴有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其改变范围小。结论:重视心电图的改变特点并与心脏超声相结合可以提高该病的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