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32.
研究四腔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伴房间和室内传导阻滞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患者男性、70岁 ,反复发作CHF 5年 ,心功能进行性恶化伴房间和室内传导阻滞、阵发心房颤动 (AF)、NYHA分级Ⅳ级。采用Medtronic公司生产普通心房 (45 2 3)、心室电极 (40 2 3)和两根冠状窦电极 (2 188)和法国Ela公司生产的BrioDR 2 12型双腔起搏器。两根冠状窦电极分别经冠状窦进入心后侧静脉和心中静脉开口处 ,起搏左室和左房 ;右房、右室电极置于常规位置。起搏方式 :DDTAV。结果 :术后随访一年 ,不用药亦无房性心律失常发生 ,胸闷、憋气症状明显改善。术后二个月 6min步行距离明显延长 (2 0 0→ 710m)。术后一年各项活动基本不受限。超声心动图 (UCG)提示 :左室各壁运动呈向心性同步收缩。左室舒张末径缩小 (75 .8→ 6 4.4mm)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0 .2 9→ 0 .33)。二尖瓣返流量减少(5 .0 6→ 3 .6 2m/s) ,NYHA分级Ⅰ~Ⅱ级。结论 :四心腔起搏治疗严重CHF伴房间和室内传导阻滞患者是可行的、安全的 ,近期疗效显著。双房同步起搏有助于预防AF复发 ,双室同步起搏使心功能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3.
患女,67岁。因间断胸骨后烧灼感8年,伴背痛1天收入院。患从8年前开始于饱餐后及夜间平卧时出现胸骨后烧灼感,持续20min左右可自行缓解,数月发作一次,症状长期无明显变化。入院前1天劳累时症状再发,伴左背部钝痛,含服速效救心丸10余分钟后略缓解,2h后上述症状再次加重。含服速效救心丸无效,来我院急诊。心电图不V1.5导联T波低平,动态监测心肌酶及肌钙蛋白T均正常,超声心动图常规检测示前间壁中一心尖段室壁运动异常;前间壁中段一心尖段回声正常,室壁收缩期增厚率减低(〈30%).心内膜向心性运动幅度减低(〈5min),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应用多普勒组织成像 (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定量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方法 :研究对象为 6 1例确诊首次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和 2 0例正常人。常规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DTI技术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频谱。记录心尖四腔、心尖二腔和心尖长轴切面多普勒组织成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测定二尖瓣环运动速度参数包括 :二尖瓣环收缩速度 (Sm) ,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 (Em) ,二尖瓣环舒张晚期速度 (Am) ,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的比值 (E Em)。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DTI可敏感地显示出二尖瓣环收缩和舒张运动速度显著下降(P <0 0 5 ) ;E Em也有显著差别 (P =0 0 13)。DTI二尖瓣环收缩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速度之间 ,二尖瓣环收缩速度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室壁运动积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平均二尖瓣环收缩期速度≥ 8 9cm s预测射血分数 (EF)≥ 5 5 %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 88 2 %、70 % ,准确率为 81 5 %。结论 :DTI测量二尖瓣环运动速度 ,作为定量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近期心脏功能状态的新方法 ,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5.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生成素 1 (angiopoietin 1 ,Ang1 )基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Tie2受体表达的影响 ,探讨Ang1基因治疗促进血管生成 ,减少梗死面积的可能机制。方法 结扎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制备大鼠心肌梗死模型 ,心肌内分别直接注射空载质粒或phAng1质粒 ;分别于术后第 3,7,1 4 ,2 8天取材 ,利用RT PCR技术分析心肌组织内Tie2受体表达 ;免疫组化方法计算血管生成以及肌性小动脉生成数量 ,Masson染色法检测心肌梗死面积。结果 Ang1基因治疗组Tie2受体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于术后 7天达到高峰 ,2 8天降至正常水平。术后第 7,1 4和 2 8天 ,Ang1基因治疗组的血管生成及肌性小动脉生成较同期对照组均明显增加 ,梗死面积减小。结论 Ang1基因心肌内注射促进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及肌性小动脉生成 ,减小梗死面积 ,其机制可能与促进Tie2受体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36.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探讨高血压病左心室不同舒张功能状态与左心房几何重构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高血压患者130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分为4组(舒张功能正常组30例,舒张功能降低组35例,假性正常化组35例,限制性充盈障碍组30例)。同时收集健康受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在正常范围时,测量左心房离心指数(LAEI)评价左房几何重构;并测量二尖瓣口舒张早期流速峰值(E峰)与二尖瓣环舒张期早期运动速度Em峰比值(E/Em),E峰与M型峰值血流速度Vp比值等左心室舒张功能相关参数。结果 :随着左室舒张充盈状态分级的增加,LAEI逐渐降低,而E/Em、E/Vp增大(P0.05);LAEI与E/Em、E/Vp均呈负相关(r=-0.72;r=-0.67)。结论:在LVEF值正常情况下,左心房几何重构与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密切相关,LAEI可作为临床评价左心室舒张充盈状态的敏感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7.
针对目前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和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的培养,传统教育模式体现出种种不足,因此案例中心教学法(CBL)被应用于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在心内科的实习教学。案例中心教学法有效克服了传统医学教育模式的弊端,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临床实践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心肌作功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在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室整体功能中的价值.方法:入选130例高血压患者(HP组,年龄53.9 ±13.3岁)和155例健康对照者(Con组,年龄52.4±11.6岁),应用组织多普勒技术测定左心室MPI,计算公式为:MPI=(等容收缩时间+等容舒张时间)/射血时间.将高血压组根据左心室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分为左心室肥厚亚组(HP-肥厚亚组,LVMI男性≥115 g/m2、女性≥95 g/m2)和无左心室肥厚亚组(HP-无肥厚亚组,LVMI男性<115 g/m2、女性< 95 g/m2).结果:Con组、HP-无肥厚亚组和HP-肥厚亚组3组间MP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72 ±0.23 vs.0.54 ±0.17 vs.0.45±0.11,P<0.001),其中HP-肥厚亚组较HP-无肥厚亚组MPI增高(P =0.046),且均高于Con组(P均<0.001).在对照组中,MPI与年龄(r=0.369,P<0.001)、左心室舒张末内径(r=0.169,P<0.05)、二尖瓣环Sm峰速度(r=-0.211,P<0.001)和二尖瓣环Em峰速度(r=-0.383,P<0.001)具有相关性,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是MPI的独立预测因素(β=0.492,t=7.222,P<0.001).在HP组中,MPI与左房面积(r=0.293,P<0.001)、室间隔厚度(r=0.453,P<0.001)、LVMI(r=0.453,P<0.001)、相对室壁厚度(r=0.458,P<0.001)呈正相关,与Sm(r=-0.414,P<0.001)、Em(r=-0.508,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r=-0.305,P<0.001)呈负相关,室间隔厚度(β=0.401,t=4.256,P<0.001)和Em(β=-0.365,t=-3.878,P<0.001)是HP组MPI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高血压患者无论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MPI均显著升高,而在左心室肥厚的患者中MPI的升高更为显著.组织多普勒成像技术测量的MPI作为综合评价心脏收缩和舒张整体功能的指标,可用于高血压患者心功能的全程监控,早期发现心功能受损患者.  相似文献   
39.
目的 探讨组织多普勒成像评价肥厚型心肌病舒张功能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肥厚型心肌病组(60例)及正常对照组(30例)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比较组织多普勒参数与常规超声参数评估左室舒张功能的价值.结果 肥厚型心肌病组左心房前后径、面积、室间隔厚度、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厚度比值(IVS/LVPW)、二尖瓣E峰速度与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比值(E/Em)和左心室充盈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E/A在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7),Em显著低于对照组E(7.84±2.43)cm/s对(10.87±2.18)cm/s,P<0.01].肥厚型心肌病组E/Em与左房前后径及面积有相关关系(分别r=0.331,P=0.017;r=0.325,P=0.019),而E/A与二者无相关性.结论 组织多普勒参数(Em,E/Em)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心脏舒张功能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40.
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北医大三院心内科冯新恒,陈明哲,张萍,李树香为探讨多巴酚丁胺负荷超声试验(DSE)对冠心病的试验价值,我们对30例怀疑或确诊的冠心病人在冠脉造影前后一月内进行了DSE检查。多巴酚丁胺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大剂量,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