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51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2篇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看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再学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回顾了科技进步与医学影像设备的更新、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新医学影像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的历史事实,说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新理论的产生与科技进步的关系,阐明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必须继续学习的道理与学习的内容。  相似文献   
62.
背景:前期研究表明,电穿孔介导的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能促进牵引区早期新生血管的形成和新骨形成。 目的:观察不同时机转染基因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牵引区新骨生成的影响,探索基因导入的最佳转染时间,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方法:新西兰大白兔48只,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截骨及牵引器植入后,采用随机区组法分成4组,分别于造模后即刻、牵引开始时、牵引结束时在双侧牵引区注射2 μg(0.1 g/L)重组质粒pIRES-hBMP2-hVEGF165,3组均予电穿孔刺激;单纯牵引组单纯牵引不行基因转染。各组于造模后3 d开始以0.8 mm/d、1次/d的速率进行牵引,连续牵引10 d;各组分别于固定期1,2,4,8周处死3只兔子,切取下颌牵引区新生组织行组织学检测和形态计量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组织学检查和形态计量学分析发现,牵引期转染组与即刻转染组、固定期转染组、单纯牵引组比较间隙内有更多的新生血管、成骨细胞和间充质细胞等成分,各时点新生骨量与新生骨小梁宽度明显高于后者(P < 0.05)。表明在牵引开始时(牵引期)进行基因转染较其他时间转染促进新骨生成作用明显,能够获得最佳的促进新骨生成的效果,提示牵引期是下颌骨基因治疗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阴囊动静脉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阴囊动静脉畸形的临床资料。结果:发现右侧阴囊肿大伴有一无痛性有搏动包块30年,多普勒彩超、DSA诊断为高流量的阴囊动静脉畸形,选择性右侧股动脉栓塞并切除包块,病理显示为包含动脉和扩张增厚静脉的皮下血管结构,随访1年阴囊动静脉畸形无复发。结论:病史、多普勒彩超、DSA是诊断阴囊动静脉畸形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4.
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是以脑静脉回流障碍为核心的特殊类型脑血管疾病,因该疾病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故临床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患者若不能在早期得到诊断与治疗,轻者表现为头痛,严重者可引起瘫痪甚至死亡。综合的影像学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有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笔者就该疾病的影像学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5.
目的 了解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例毒蛇咬伤致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 毒蛇咬伤患者的脑梗死发病时间多为咬伤后2 d内,咬伤后4 h为高发期;梗死灶在前循环和后循环均有发现,但无同时累及前、后循环者;患者平均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较低,死亡率较高,儿童和青少年预后较差。结论 毒蛇咬伤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致残、致死率较高,患者预后较差,有效的临床治疗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观察静息心率(RHR)对冠状动脉CTA(coronary CTA, CCTA)评价冠状动脉弹性及病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80例接受CCTA检查患者,按RHR分组,A组RHR≤60次/分,B组60次/分RHR80次/分,C组RHR≥80次/分,每组60例;根据CCTA结果分为正常亚组(CTA未发现明显病灶)和病变亚组(CTA发现冠状动脉软/硬斑块)。重建R-R间期10%~90%时相(间隔5%R-R间期),评价图像质量,获得右冠状动脉(RCA)、左前降支(LAD)及左回旋支(LCX)最佳收缩期及舒张期重建时相。于3组最佳时相测量正常亚组RCA、LAD及LCX血管扩张系数(DC),计数各病变亚组斑块数目。结果 A组RCA、LAD、LCX最佳重建时相均为40%R-R间期、70%或75%R-R间期,B组RCA、LAD、LCX最佳重建时相均为45%、75%R-R间期,C组RCA、LAD、LCX均为45%或50%、75%或80%R-R间期。3组正常亚组RCA、LAD、LCX血管弹性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组RCA、LAD、LCX的DC值均低于A组,LAD、LCX均低于B组(P均0.05),A、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病变亚组RCA、LAD、LCX斑块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C组RCA、LAD、LCX斑块数均多于A组,LAD斑块数多于B组(P均0.05),A、B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CCTA检查中,患者RHR过高可致血管弹性降低及血管斑块数增加。  相似文献   
67.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的CT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CT在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HPV)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PHPV的CT表现。结果:5例(5眼)PHPV均表现为患侧小眼球,玻璃体密度增高,玻璃体内见条带状或锥形软组织影,从晶状体后部连接到视乳头;4例4眼患侧眼球晶状体不同程度变形、轮廓不光滑、晶状体位置前移、前房变浅、晶状体密度增高,5例5眼软组织内均未见高密度钙化灶。结论:小眼球、玻璃体内见条带状或锥形软组织影,从晶状体后部连接到视乳头,软组织内未见高密度钙化灶为PHPV的CT表现。CT扫描可清晰显示眼内病变组织,可为PHPV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客观可靠的影像学依据,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8.
模拟负重前后腰椎间盘变化的CT测量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负重前后腰椎及其间盘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连续68例腰腿痛病人分别在模拟负重前、后扫描L3~4、L4~5、L5~S1间隙,对加压前、后各间盘矢径、冠径、斜径及L1下缘至S1上缘的前径和后径进行测量,观察各径线的变化。结果:加压后L3~4间盘矢径、冠径、斜径增加≥1mm者分别是31例、29例和34例,L4~5间盘矢径、冠径、斜径增加≥1mm者分别是48例、32例和34例,L5~S1间盘矢径、冠径、斜径增加≥1mm者分别是39例、33例和38例;加压后腰椎前径缩短≤-1mm 46例,后径缩短≤-1mm 38例。P值均<0.01,模拟负重后腰椎间盘各径增加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模拟负重后腰椎间盘扫描有利于发现轻微的椎间盘膨出和突出,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69.
 目的影像学测量枢椎椎弓根不同部位骨折后路半螺纹螺钉的固定长度。方法收集2007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非Hangman骨折致寰枢椎损伤汉族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枢椎椎体及关节突间部(椎弓根)骨折者均以排除,共160例患者资料纳入研究,男120例,女40例;年龄18~72岁,平均41.4岁。在ADW 4.4工作站行CT三维重建,选取枢椎椎弓根钉道设计图像,以Ebraheim法确定枢椎进钉点,测量自进钉点经枢椎椎弓根最狭窄部位中点至枢椎体前方皮质骨后缘的距离(半螺纹螺钉长度);模拟临床常见的三种枢椎椎弓根骨折(经椎体后壁骨折、经峡部骨折、经椎板前缘骨折)的骨折线,分别测量自进钉点至骨折线的距离(螺杆长度)和自骨折线至枢椎椎体前方皮质骨后缘的距离(螺纹长度)。观察身高、性别、不同部位骨折半螺纹螺钉长度、螺杆长度及螺纹长度的规律。结果男性身高162~177 cm,平均(167±7.9) cm;女性身高151~167 cm,平均(156±6.6) cm。枢椎椎弓根骨折后所需半螺纹螺钉长度男性平均(28.8±3.2)mm;女性(24.7±2.6) mm,男性半螺纹螺钉较女性长(t=6.50,P< 0.05)。患者身高与半螺纹螺钉长度呈正相关(r=0.667,P<0.01)。骨折线越靠近枢椎体后壁半螺纹螺钉的螺杆越长、螺纹越短,经椎体后壁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7 mm、女性15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2 mm、女性10 mm;经峡部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4 mm、女性13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5 mm、女性12 mm;经椎板前缘骨折组螺杆长度男性平均10 mm、女性9 mm,螺纹长度男性平均18 mm、女性15 mm。结论枢椎椎弓根骨折后路手术中使用的半螺纹螺钉长度与身高、性别有关。椎弓根骨折部位不同,所需半螺纹螺钉的螺杆、螺纹长度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0.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定量CT(QCT)体模对本地区正常绝经后女性椎体骨矿密度(BMD)的测量,探讨QCT体模对BMD测量的影响。资料与方法分别采用2000QCT与QCT3000两种体模及相同的扫描参数,对绝经后1-27年(平均15年)的正常受检者116人行T12-L2椎体QCT骨密度测定。(1)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两种QCT体模测量的椎体BMD值、T值、Z值的统计学差异,并分别计算出95%的可信区间作为正常值的参考;(2)对两种QCT体模椎体的BMD值、T值、Z值按年龄进行分组,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较两体模各组椎体的BMD值、T值、Z值,并通过SNK法进行组间两两比较。结果2000QCT体模BMD值、Z值的均值明显高于QCT3000,而T值的均值则0.05)。结论QCT体模及其软件系统对QCT测量结果有较大的影响,同时其他许多因素对QCT测量也存在影响,当使用其结果对骨质疏松症(OP)进行诊断和治疗时,要结合当地该人群及该体模的正常值标准进行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