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篇 |
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20篇 |
基础医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3篇 |
内科学 | 2篇 |
外科学 | 2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9篇 |
1篇 |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1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3篇 |
2014年 | 8篇 |
2013年 | 6篇 |
2012年 | 8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1篇 |
2004年 | 2篇 |
2002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51.
52.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及优势。方法:选择要求保留子宫的子宫肌瘤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观察组行改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以肌瘤直径6cm为界,将观察组再次细分为A1组(<6cm)、A2组(≥6cm),对照组分为B1组(<6cm)、B2组(≥6cm),分别比较A1与B1组,A2与B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发热情况等。结果:所有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A1组手术时间短于B1组(P<0.05),A1组术中出血量与B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2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短于和少于B2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发热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可行、安全,尤其对于较大子宫肌瘤的剔除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残留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至2015年3月在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妇科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102例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资料、术后残留复发及其复发的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术后随访3~48个月,术后复发36例,复发率35.29%,手术至发现患者肌瘤复发时间平均为(31.26±6.93)个月,术后3个月经B超复查提示有子宫肌瘤残留16例,残留率为15.69%,残留患者接受后续药物治疗复发率22.22%,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发病年龄小、肌瘤瘤体直径大、数目多、有残留、未接受后续药物治疗是复发的独立性危险因素(P<0.05)结论 患者的年龄(≤40岁),子宫肌瘤最大径(≥8 cm)及数目(≥4个)、术后肌瘤残留是术后复发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于有残留患者需接受后续治疗以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54.
55.
细胞之间的粘附是机体免疫功能得以正常发挥和维持的基础,细胞表面细胞粘附分子-1(ICAM1)表达上调可出现于自身免疫病、内分泌疾病和某些肿瘤等多种疾病[1,2]。ICAM1除可表达于细胞表面外,尚可因缺少穿膜片段和胞浆区域,从细胞膜上脱落,以循环形式存在于机体血清和其它体液中,即可溶性细胞粘着分子1(sICAM1),sICAM1与膜型ICAM1竞争性地结合白细胞整合素(LFA1)。因此,能封闭白细胞表面的LFA1,阻断白细胞对靶细胞的有效识别和杀伤。这种现象被认为是肿瘤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我们测定了卵巢上皮癌患者血清sI… 相似文献
56.
57.
58.
我院自 1999年 1月起开展了新式剖宫产术[1]50例 ,与同期腹壁横切口剖宫产 80例比较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改良式剖宫产术 (改良组 ) 50例 ,年龄 2 2~ 35岁 ,平均 2 6 5岁 ,孕周 37~ 4 2周 ,平均4 0 .6周。腹壁横切口剖宫产 (对照组 ) 80例 ,年龄2 3~ 34岁 ,平均 2 5 8岁 ,孕周 38~ 4 2周 ,平均 39.6周。两组均为初产妇 ,手术指征以头盆不称、胎位不正、妊娠合并症与并发症。两组手术原因构成比无明显差异。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1 2 手术方法 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按文献报道的常规操作方法进行[2… 相似文献
59.
异常子宫出血(AUB)是育龄期女性的好发疾病,静脉血栓栓塞(VTE)是血液在静脉内不正常地凝结而引起的病症。直接口服抗凝剂被认为是治疗VTE的一线药物,VTE的治疗会导致AUB或使AUB病情加重,而使用激素治疗AUB也会增加VTE的风险。如何规范、统一地治疗VTE和AUB是目前全世界仍在攻克的一个难题,本文就对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在药物治疗AUB上的进展做一综述,为将来的规范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0.
目的:通过对TVT及TVT-O治疗压力性尿失禁36例分析,探讨压力性尿失禁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预防。方法:统计我院2008年8月~2011年8月收治的36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组及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TVT-O组的手术时间较TVT组明显缩短,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TVT-O组术中出血量少于TVT组,但无统计学差异。TVT-O组并发症较TVT组明显减少。结论:TVT和TVT-O是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有效术式。临床医师可根据自己的经验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但TVT更简便、安全,适应证更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