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25篇
  免费   1845篇
  国内免费   1183篇
耳鼻咽喉   187篇
儿科学   276篇
妇产科学   240篇
基础医学   2202篇
口腔科学   384篇
临床医学   2470篇
内科学   2801篇
皮肤病学   228篇
神经病学   963篇
特种医学   64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篇
外科学   2065篇
综合类   3400篇
现状与发展   4篇
一般理论   6篇
预防医学   1484篇
眼科学   501篇
药学   1816篇
  23篇
中国医学   1261篇
肿瘤学   149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631篇
  2021年   988篇
  2020年   732篇
  2019年   584篇
  2018年   649篇
  2017年   557篇
  2016年   533篇
  2015年   767篇
  2014年   873篇
  2013年   975篇
  2012年   1417篇
  2011年   1481篇
  2010年   1058篇
  2009年   922篇
  2008年   1172篇
  2007年   1151篇
  2006年   1129篇
  2005年   976篇
  2004年   762篇
  2003年   749篇
  2002年   657篇
  2001年   498篇
  2000年   512篇
  1999年   416篇
  1998年   253篇
  1997年   213篇
  1996年   170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43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32篇
  1991年   109篇
  1990年   84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76篇
  1987年   64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44篇
  1984年   36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18篇
  1979年   31篇
  1977年   16篇
  1973年   11篇
  1972年   10篇
  197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1.
本研究应用纯系大鼠(Lou→F344)心脏移植模型,比较分析了CsA和不同剂量T4治疗组的移植心脏存活时间、病理损害计分以及移植受体大鼠脾单个核细胞IL-2生成活性和血清sIL-2R水平,证实T4可明显延长移植心脏存活时间和减少移植排异反应程度。此研究结果表明T4具有较强的抗移植排异作用。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对颅内囊性病变中表皮样囊肿、蛛网膜囊肿、脑脓肿及囊性坏死性脑肿瘤(单发囊性转移瘤、神经上皮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004年5月-2006年5月行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50例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的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表皮样囊肿10例、蛛网膜囊肿10例、脑脓肿10例、单发囊性转移瘤8例及神经上皮肿瘤12例,均进行常规MRI平扫及DWI检查,生成DWI图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图,观察囊变区信号特征并测量该区的表观扩散系数值。结果(1)表皮样囊肿在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其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为低或稍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0.924-0.12)×10^-3mm^2/s,蛛网膜囊肿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呈高信号,测量值为(3.094-0.21)×10^-3mm^2/s;两组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78,P=0.000)。(2)脑脓肿之囊变区于扩散加权成像显示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呈低及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0.524-0.08)×10^-3mm^2/s;单发囊性转移瘤和神经上皮肿瘤之囊变区在扩散加权成像上显示为低信号,表观扩散系数图显示为高信号。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为(2.354-0.41)×10^-3mm^2/s,与脑脓肿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39,P=0.000)。结论不同颅内囊性病变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上的表现特点及病灶囊变区表观扩散系数测量值的变化。具有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一种更精确而行之有效的测量甲状腺残留量的方法。方法 自 1996~ 2 0 0 1年对 15例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病人于术前经CT对甲状腺进行体积测量 ,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后 ,再用增强CT对上述病人残留甲状腺进行体积测量 ,并与术中测得残留量比较。结果 术中测得残留量 2 8~ 13 0 g ,术后CT测量为 3 4~ 16 6g ,二者之间有一定误差 (P =0 0 6 7) ,产生原因主要为术者对残留甲状腺背面气管旁沟处的不规则腺体测量不准确。体积切除率 83 1%~ 97 9% ,体积残留率 2 1%~ 17 9% ,活体组织相对体积质量 (1 0 5 4 8± 0 0 2 0 5 ) g/cm3 ,离体组织相对体积质量 (1 0 6 4 8± 0 0 188) g/cm3 。结论 CT测量更接近实际残留量 ,可重复性强 ,可比性强。体积残留率比腺体残留重量、手术切除率更具有个性化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在少、弱精子症中精子形态缺陷类型及其发生率.方法 对精液常规和改良巴氏染色检查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男性不育症中畸形精子症的发生率约为75%;精子头部缺陷的发生率约为70%,各种头部缺陷中空泡头畸形的发生率占首位,约为20%.(2)少精子症患者的正常形态精子百分率的中位数约为2.97%(P=0),弱精子症患者的中位数为6.67%(P=0.003).结论 (1)精子头部缺陷是精子畸形的主要类型;(2)少、弱精子症的畸形精子比例升高;(3)精子形态缺陷分析对选择辅助助孕方式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5.
目的评价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受精(IVF)和相应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8~12周龄雌、雄昆明小鼠。雌鼠促排卵,取成熟卵母细胞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序贯培养胚胎至囊胚孵出。分别于ICSI后激光透明带打孔活检第一极体,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在受精后打孔同时活检一、二极体。比较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受精、卵裂、优质胚胎、囊胚形成、扩张和孵出情况。结果两步活检一、二极体和同时活检一、二极体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和囊胚形成率与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启动孵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完全孵出率虽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一、二极体活检不影响小鼠卵母细胞IVF和相应胚胎发育,而且可能有助于胚胎孵出,是安全可行的植入前遗传学诊断(PGD)活检取材方法,以两步活检法为最佳极体活检方案。  相似文献   
96.
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应用带臀中肌蒂骨移植加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通过对31例5年以上的随访,骨折愈合率达96.8%,优良率达92.9%.切除该肌骨瓣不影响臀中肌功能,骨块用七号丝线固定.对采用Watson—Jones氏切口行切开整复的不稳定型股骨颈骨折,本法可首选.  相似文献   
97.
98.
温阳健心灵口服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煎剂形成筛选治疗CHF的处方,发现温阳益气方改善泵血功能的效果优于单纯益气和养阴益气的处方。根据前方制备的温阳健心灵口服液保持了原煎剂的疗效,并被毒理学试验证明毒性极低。动物药效学及临床试验发现该药不仅能改善心衰犬和病人的左室收缩功能,还能改善其舒张功能。除此,它还具有利尿作用和使PAWA、SVR和PVR下降的作用,这也是它抗心衰的机理之一。90例的临床观察(疗程2周)表明该药总有效率、近期治愈率和显效率分别达88.9%、7.4%和18.5%,其效与开搏通组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9.
W P Tong 《中华外科杂志》1992,30(10):623-4, 637
Nine cases of large tracheal defect due to resection of tumor or scar were repaired by using autogenous bronchial pedicle flap. The symptoms of airway obstruction rapidly disappeared after operation. The normal part of the right main bronchus and bronchus intermediate was used as material for repair, both lower and middle lobes were preserved in one case, and the lower lobe was preserved in another. We believe that in tracheoplasty with autogenous bronchial flap for large tracheal defect is satisfactory.  相似文献   
100.
维生素E对烧伤小鼠免疫功能改善及其机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张强  李通 《营养学报》1994,16(1):34-38
本实验研究了维生素E(VE)改善烧伤后免疫功能的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小鼠11%~12%总体表面积(TBSA)全层皮肤烧伤后血、肝、脾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升高、谷胱甘肽(GSH)含量下降,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白介素一2(IL一2)生成、空斑形成细胞(IJFC)形成及迟发型超敏反应(DTH)均处于抑制状态。投予VE后可防止烧伤动物体内LPO水平、GSH含量明显变化,免疫功能受抑制的程度也明显小于未投予组。以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处理的作用与VE相同。体外实验显示,过氧化亚油酸可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反应以及IL一2产生、诱发淋巴细胞脂质过氧化、降低淋巴细胞内GSH含量。淋巴细胞上述功能的抑制与LPO水平密切相关;加入VE可抑制过氧化亚油酸对淋巴细胞的上述作用。提示VE可改善烧伤后免疫功能,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抗氧化作用而发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