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029篇 |
免费 | 813篇 |
国内免费 | 44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3篇 |
儿科学 | 91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480篇 |
口腔科学 | 150篇 |
临床医学 | 1092篇 |
内科学 | 699篇 |
皮肤病学 | 101篇 |
神经病学 | 177篇 |
特种医学 | 346篇 |
外科学 | 614篇 |
综合类 | 2219篇 |
现状与发展 | 1篇 |
预防医学 | 918篇 |
眼科学 | 72篇 |
药学 | 939篇 |
17篇 | |
中国医学 | 851篇 |
肿瘤学 | 4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7篇 |
2023年 | 108篇 |
2022年 | 251篇 |
2021年 | 356篇 |
2020年 | 302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218篇 |
2016年 | 162篇 |
2015年 | 303篇 |
2014年 | 407篇 |
2013年 | 511篇 |
2012年 | 802篇 |
2011年 | 829篇 |
2010年 | 718篇 |
2009年 | 630篇 |
2008年 | 691篇 |
2007年 | 632篇 |
2006年 | 597篇 |
2005年 | 426篇 |
2004年 | 306篇 |
2003年 | 254篇 |
2002年 | 145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94篇 |
1999年 | 2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8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椎管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内窥镜椎间盘切除系统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侧隐窝狭窄 860例。结果 :临床疗效参照NaKai分级 ,70 9例获得随访 ,平均 2年 7个月 ,优 ,5 5 9例 ;良 ,12 7例 ;可 ,2 3例。结论 :椎管镜技术是治疗腰椎间盘疾病安全有效的方法 ,住院时间短 ,恢复快 ,但操作技术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2.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传统的手术和术后化疗的临床疗效并不理想。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是胃癌最佳治疗的模式,准确的胃癌术前评估是胃癌综合治疗方案实施的需要,个体化原则基础上进行的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中规范化手术、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和术后辅助放化疗等多学科合作的综合治疗,可明显改善了胃癌的疗效。本文对此复习相关文献,对国内外胃癌综合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3.
改良三点式重睑治疗上睑皮肤松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治疗上睑皮肤松弛的新方法。方法:159例重睑,其中A组96例采用传统重睑手术方式,B组63例患者采用改良三点式重睑术单纯切除上睑皮肤松弛部分,完全保留眼轮匝肌,于重睑线内中外三点处各切开眼轮匝肌约2mm。于肌肉切口下去除睑板前组织,该三点处连睑板缝合皮肤,其余皮肤间断缝合。结果:A组96例患者重睑形态满意,术后6例患者术后出现切口瘢痕增生及重睑形态不满意等并发症,再次修复后形态满意,术后恢复时间(3±0.3)月。B组63例患者重睑形态满意,2例患者术后2个月时出现重睑消失,再次修复后形态满意,术后恢复时间1±0.5月。结论:改良三点式重睑可有效改善上睑皮肤松弛,并且较传统手术方式恢复更快。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25岁,西藏藏族自治区那曲县牧民。因“寒战、发热、腹痛、纳差、腹泻1周,尿黄3d”于2012年4月18日入院。患者人院前1周每天上午不明原因出现畏寒、发热、体温最高达39.5℃。静脉注射柴胡或复方氨林巴比妥,退热不明显,用冬眠合剂加冰毯降温等措施后可降至36℃。右上腹部隐痛,伴间断性腹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前列腺素E2受体(EP受体)在前列腺素E2(PCE2)诱导H9c2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H9c2心肌细胞,以4×104个/ml的密度接种于培养瓶(每瓶3ml)、24孔(每孔1 ml)或6孔(每孔2 ml)培养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n=24):空白对照组(C组)不予任何处理,继续培养48 h;PGE2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AH6809组(A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和AH6809(EP1及EP2受体拮抗剂,终浓度10μmol/L);GW627368X组(G组)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PGE2(终浓度1μmol/L)和GW627368X(EP4受体拮抗剂,终浓度10 μmol/L).孵育48 h后采用免疫荧光观察心肌细胞形态,Image J医学图像分析系统测量心肌细胞直径,BCA法检测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RT-PCR法测定胞浆ANP mRNA及BNP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C组比较,PGE2组、A组和G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增加,胞浆ANPmRNA及BNPmRNA表达上调(P<0.05).与PGE2组比较,G组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心肌细胞直径降低,胞浆ANP mRNA及BNP mRNA表达下调(P<0.05),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P4受体介导了PGE2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效应,而该效应与EP1和EP2受体无关.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趋化因子受体4(CXCR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VEGF的表达,包括39例伴淋巴结转移者.结果 CXCR4、VEGF蛋白在肺正常组织表达较低,在90例肺癌组织中CXCR4的阳性表达率高达61.1% (55/90);VEGF的阳性表达率为76.7% (69/90).CXCR4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无明显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病理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VEGF的表达与肺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理类型无相关,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结论 CXCR4和VEGF在肺癌组织的高表达与肺癌侵袭转移的发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评价c-Jun氨基端激酶(JNK)信号通路在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后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体重300~ 35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10):假手术组(SH组)、心跳骤停组(CA组)、JNK抑制剂SP600125组(SP组)和二甲基亚砜组(DMSO组).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mg/kg后行机械通气,维持PET CO2 35~ 45 mm Hg.CA组、SP组和DMSO组机械通气稳定5 min后注射维库溴铵1 mg/kg,1 min后停止机械通气,于呼气末时夹闭气管导管,制备窒息性心跳骤停模型.心跳骤停3 min后,开放气管导管行机械通气,立即进行复苏.SP组静脉注射SP600125 20mg/kg,DMSO组静脉注射DMSO 0.2 ml.于心跳恢复后5h时处死大鼠,取脑组织,测定湿/干重比(W/D比)和细胞凋亡情况,观察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SH组比较,CA组、SP组和DMSO组脑组织W/D比和凋亡细胞计数升高(P<0.05);与CA组和DMSO组比较,SP组脑组织W/D比和凋亡细胞计数下降(P<0.05),病理学损伤减轻;CA组和DMSO组脑组织W/D比和凋亡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NK信号通路参与了大鼠窒息性心跳骤停复苏诱发脑损伤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新的转移性人肝细胞癌细胞系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人肝细胞癌的腹腔转移灶取材,将标本分离成单细胞悬液,使用培养液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取名为HN-HC1细胞,观察细胞的形态,绘制细胞生长曲线。于裸小鼠腹腔接种第18代HN-HC1细胞2×106个,观察癌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检测AFP的表达。结果 HN-HC1细胞体外连续传代至第18代,形态上具有典型的恶性上皮细胞的特征,裸小鼠腹腔HN-HC1细胞成瘤率100%,移植瘤细胞中AFP呈强阳性表达。结论 HN-HC1细胞可能成为较稳定的来源于转移灶的人肝细胞癌细胞系,HN-HC1裸小鼠移植瘤是一种较理想的肝细胞癌动物模型,为肝细胞癌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动物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基因转染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mDC)对大鼠肝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作用.方法 利用大鼠骨髓细胞诱导培养imDC,以脂质体介导的pIRES2-EGFP-hTGF-β1转染imDC,于移植前5d输注受体Lewis大鼠体内,移植后分别于3、7、10d抽血检测肝功能[总胆红素( TBIL)和谷丙转氨酶(AL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12(IL-12)水平、肝组织苏木素-伊红(HE)染色急性排斥反应病理评分、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TUNEL)法检测肝脏淋巴细胞的凋亡及观察各组大鼠肝移植后的生存时间.结果 TGF-β1组移植后肝功能(TBIL和ALT)优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3、7d血清IL-12浓度分别为71.03±10.70、80.88±14.23均低于各对照组(P<0.05);TGF-β1组移植后7d出现交界性排斥反应,移植10 d后出现轻度排斥反应(P<0.05);TGF-β1基因转染组移植后3、7、10d汇管区淋巴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6.75±1.93、14.00±2.19、18.25±1.38,较各对照组均明显增高(P<0.05);TGF-β1组大鼠移植后中位生存期为58 d,明显长于各对照组.结论 TGF-β1基因改造的imDC能诱导大鼠移植免疫耐受,在诱导器官移植耐受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尿微量蛋白检测对肾移植患者术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例肾移植患者(肾移植组)按移植术后时间长短分层随机抽样,分为5组:术后1~3个月组,术后4~11个月组,术后1~5年组,术后6~10年组,术后10年以上组,每组40例。另随机抽取拟行肾移植术而进行术前检查的尿毒症患者20例为尿毒症对照组。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对6组患者的清洁新鲜中段尿进行尿微量蛋白测定与尿蛋白定性检测,同时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肌酐(Scr)。结果与术后1~3个月组比较,术后4~11个月组的尿α1-微球蛋白即开始升高(P<0.05),术后1~5年组、6~10年组尿微量白蛋白、尿转铁蛋白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微量白蛋白、尿α1-微球蛋白、尿转铁蛋白、尿免疫球蛋白(Ig)G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术后10年以上组尿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其它时间组(均为P<0.05)。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尿微量蛋白的变化较尿蛋白定性及Scr的改变更为敏感,宜作为早期移植肾功能受损的常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