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880篇
  免费   12225篇
  国内免费   7023篇
耳鼻咽喉   1195篇
儿科学   2192篇
妇产科学   739篇
基础医学   7276篇
口腔科学   2637篇
临床医学   15234篇
内科学   10277篇
皮肤病学   1355篇
神经病学   2543篇
特种医学   4856篇
外科学   10773篇
综合类   34303篇
现状与发展   31篇
预防医学   15202篇
眼科学   1463篇
药学   14593篇
  181篇
中国医学   12641篇
肿瘤学   5637篇
  2024年   628篇
  2023年   1588篇
  2022年   3921篇
  2021年   4980篇
  2020年   4296篇
  2019年   2312篇
  2018年   2435篇
  2017年   3431篇
  2016年   2646篇
  2015年   4689篇
  2014年   6194篇
  2013年   7991篇
  2012年   11384篇
  2011年   11953篇
  2010年   10956篇
  2009年   10016篇
  2008年   10266篇
  2007年   9857篇
  2006年   8627篇
  2005年   6768篇
  2004年   4799篇
  2003年   3833篇
  2002年   2951篇
  2001年   2747篇
  2000年   2196篇
  1999年   723篇
  1998年   132篇
  1997年   135篇
  1996年   137篇
  1995年   101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49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55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30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1篇
  1965年   3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目的通过比较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人工四倍体植株和普通二倍体植株在抗性相关指标及薯蓣皂苷元量方面的差异,探索药用盾叶薯蓣倍性育种的应用前景。方法以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的、经鉴定确认的3个不同株系四倍体盾叶薯蓣为材料,以二倍体原种为对照,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PO)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HPLC法测定根状茎薯蓣皂苷元的量。结果四倍体植株SOD、PPO、CAT的活性以及可溶性糖的量明显高于二倍体;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的量显著高于二倍体,增加幅度最大为二倍体原种的27%。结论人工四倍体植株薯蓣皂苷元量高,其生理指标也显示较强的抗性基础,可望直接利用或作为进一步培育高产、高薯蓣皂苷元量薯蓣新品种的良好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942.
中药成分促进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研究是目前中医药和生物医学领域的热点之一。中药对间质干细胞的作用可以概括为促进间质干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改变其分泌状态及其保护分化后的神经细胞等多个环节。从细胞培养、细胞分化、作用机制以及治疗作用等方面,分类综述了三七、黄芪、麝香、绞股蓝、川芎、丹参对间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影响,并简述了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43.
目的观察徐长卿植株地上部分叶片、果实、种子等器官各部位的表面超微形态,为徐长卿植株品种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进行观察。结果徐长卿植株叶片上、下表皮,内、外果皮,种皮和花粉块表面的超微形态各异,并各具特征。结论各部位表面超微形态可作为徐长卿植株生物学特性研究、药材与品种鉴定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44.
中药指纹图谱与灵芝质量标准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指纹图谱是中药现代化关键问题之一。根据国内外中草药指纹图谱研究进展,概述了指纹图谱建立中各项技术及应用,讨论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一般策略和方法,指出建立指纹图谱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阐明了各项技术在灵芝指纹图谱的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前景进行了分析。分析了建立灵芝指纹图谱的基本思路,为其建立质量控制标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45.
目的 研究嗜铬细胞瘤切除手术中,患者间羟去甲肾上腺素(NMN)和间羟肾上腺素(MN)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 23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肾上腺嗜铬细胞瘤14例和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9例),分别于麻醉诱导后、开始切皮时、探查肿瘤时、切除肿瘤时、麻醉结束时的5个时间点进行采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液样本中NMN和MN的水平.结果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水平,在手术中各时间点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MN无明显差异(P>0.05);非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的NMN和MN水平,在手术期间各时间点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肾上腺嗜铬细胞手术中,患者血NMN在不同时间点有明显变化,而MN相对稳定.提示术中麻醉诱导和探查是手术成功的关键,MN是诊断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较为稳定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46.
目的总结再次肝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 2002年6月~ 2005年12月,共施行185例肝移植,其中再次肝移植8例,回顾性分析该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再移植率4.32%.首次肝移植和再次肝移植前病人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平均为15.6分和23.9分;再次肝移植距首次肝移植的时间间隔平均为316 d(78 ~ 725 d);再次肝移植原因中胆道并发症3例,慢性排异2例,肝动脉栓塞、急性排异、乙型肝炎复发各1例.8例患者均平稳渡过手术期,前3例病人分别于术后第101、16和28天因严重感染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后5例病人均康复出院,存活至今达27、12、8、4和3个月.结论再次肝移植是挽救移植肝失功的有效手段.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以及手术技巧的不断完善和围手术期的精心处置,是提高再次肝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47.
目的评价以钙调磷酸酶抑制剂(CNI)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受者合并危险因素时,应用新型免疫抑制剂西罗莫司(SRL)转换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符合入组标准,应用CNI为主要免疫移植剂的75例器官移植受者, 进行以SRL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转换治疗,CNI在2周内迅速撤除.SRL转换治疗的目标血药浓度为4 ~ 8 ng/mL, 随访观察其临床效果、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果 SRL转换时距移植后时间平均为(13.2±10.7)月, 平均随访时间(9.5 ±6.8) 月. SRL转换后1月和6月的血药浓度分别平均为( 6.2±1.7)ng/mL和(4.3±0.9) ng/mL. SRL转换治疗后6月内发生急性排斥3 例(4.0%),安全撤除皮质激素4例, 2例急性难治性移植肾排斥逆转, 肺部感染6 例(8.0 %);血清肌酐转换时为 (187.3±71.7)μmol/L,转换后6月下降至 (137.6±30.3)μmol/L(P<0.01);SRL转换后肝功能恢复正常15例, 改善2例;血糖恢复正常6例,改善1例;4例恶性肿瘤SRL转换后随访6 ~ 13月,2例稳定,2例肿瘤复发.SRL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高脂血症.结论应用CNI为主要免疫抑制剂的器官移植受者出现一种或多种危险因素时,新型免疫抑制剂SRL提供了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48.
目的探讨氨基胍(AG)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的血脑屏障的影响及对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建立鼠大脑中动脉局灶缺血再灌注模型.于缺血2h再灌注22h,测定脑梗死体积,并用伊文思蓝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HE染色观察中性粒细胞浸润变化.结果再灌注22h后,AG治疗组脑梗死体积减小,脑缺血区血脑屏障破坏程度和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明显减轻(P<0.05).结论AG对脑缺血再灌注具有确切的脑保护作用,并能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对血脑屏障的破坏程度和炎症细胞浸润程度.  相似文献   
949.
神经末梢突触囊泡释放神经递质是一个受到精细调控的过程,涉及多种蛋白质间的网络状相互作用,包括蛋白复合物的组装和构象调节、突触囊泡的定向性运输、囊泡入坞、膜融合、递质释放以及囊泡膜和蛋白的重摄取等,这一大循环里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各种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该文围绕这些调控蛋白的分子结构、生理功能以及蛋白间的相互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50.
目的 探讨核因子κBp65亚基的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单独或联合作用对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颈动脉球囊损伤模型.随机分为7组,每组分为6个时相点(6 h和1、3、5、7、14 d),每个时相点3只大鼠.结果 球囊损伤后7 d,模型组、正义组、诱骗对照组血管内膜/中膜比达到高峰,较正常组、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显著升高(P<0.05).球囊损伤后第3天,免疫组化检测细胞增殖标记物BrdU的掺入,与模型组相比,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组BrdU标记指数明显降低(P<0.05).Western blot印迹法显示核因子κBp65蛋白表达在血管损伤后7 d达高峰.大鼠颈动脉损伤后7 d,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 MMP-9)蛋白表达在反义组、诱骗组、反义+诱骗联合治疗组均较各自对照组降低.结论 球囊损伤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在不同时相点有动态变化;核因子κB反义和诱骗性寡核苷酸可抑制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