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655篇 |
免费 | 691篇 |
国内免费 | 2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75篇 |
儿科学 | 84篇 |
妇产科学 | 45篇 |
基础医学 | 418篇 |
口腔科学 | 99篇 |
临床医学 | 644篇 |
内科学 | 561篇 |
皮肤病学 | 67篇 |
神经病学 | 167篇 |
特种医学 | 175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550篇 |
综合类 | 1409篇 |
现状与发展 | 2篇 |
预防医学 | 539篇 |
眼科学 | 40篇 |
药学 | 748篇 |
16篇 | |
中国医学 | 635篇 |
肿瘤学 | 3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0篇 |
2023年 | 144篇 |
2022年 | 308篇 |
2021年 | 341篇 |
2020年 | 296篇 |
2019年 | 167篇 |
2018年 | 167篇 |
2017年 | 204篇 |
2016年 | 157篇 |
2015年 | 256篇 |
2014年 | 317篇 |
2013年 | 316篇 |
2012年 | 423篇 |
2011年 | 465篇 |
2010年 | 373篇 |
2009年 | 324篇 |
2008年 | 359篇 |
2007年 | 366篇 |
2006年 | 322篇 |
2005年 | 268篇 |
2004年 | 198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33篇 |
2001年 | 123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4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0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6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闭合复位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2例,均在C臂X光机透视下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32例均获随访,平均8(3~15)个月,骨折均愈合。克氏针松动9例,脱出3例,针孔感染4例。无神经损伤、骨髓炎、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疗效按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19例,良7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81.2%。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利于骨折愈合等优点,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2.
心理因素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心理因素(焦虑及抑郁)与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和自评焦虑量表(SAS)、对60例接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患者进行评分,术前及术后采用日本改良JOA评分表进行评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焦虑组、抑郁组及正常组在年龄、性别及突出节段之间无统计学差异.术后改善率焦虑组及抑郁组与正常组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术前焦虑及抑郁影响术后改善率,术前对患者进行焦虑及抑郁评定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43.
目的对三种颗粒细胞剥除方式在常规体外受精(IVF)中对卵母细胞受精率及胚胎发育影响进行前瞻性研究。方法2004年1~12月,因输卵管因素不育在我院生殖中心行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患者54例,患者年龄均小于35岁。采用随机表法随机分为三组,每组18例,共818个卵母细胞。对三组卵母细胞在IVF后采取不同的颗粒细胞剥除方式:第一组在受精后4h完全剥除颗粒细胞;第二组在受精后4h部分剥除颗粒细胞,受精后16~18h再将颗粒细胞完全剥除;第三组在受精后16~18h完全剥除颗粒细胞(即传统的过夜培养方式)。对三组的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进行比较。结果第一组及第二组的优质胚胎率高于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受精率及囊胚形成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别。结论第一组的颗粒细胞剥除方式最好,即缩短精-卵共培养时间可以提高胚胎质量,长时间的精-卵共培养对优质胚胎的形成有不利影响。较短时间(12~14h)的颗粒细胞与卵细胞的共培养可能对胚胎发育的质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4.
Lichtenstein法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120例成人腹股沟疝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Lichtenstein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的疗效。方法120例腹股沟疝患者,采用Lichtenstein法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其中斜疝93例(包括复发性斜疝14例,双侧斜疝3例);直疝27例。结果12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平均50(45-60)min,术后住院5-7 d。伤口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及局部换药痊愈;阴囊积液4例,经阴囊穿刺1-2次治愈;局部疼痛2例,术后1-3月逐渐好转。术后96例获随访,平均14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ichtenstein法治疗成人腹股沟疝效果确切,符合解剖生理特点,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嗜银核仁组成区(argyrophilic nucleolar organizer regions,AgNOR)计数与前列腺癌(PCa)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Plotn法对PCa、不典型前列腺增生(AAH)、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正常前列腺(NP)组织进行硝酸银染色,所得AgNOR颗粒采用图像分析仪按Crocker法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在PCa中AgNOR计数显著高于AAH、BPH及NP;AAH的AgNOR计数介于BPH与PCa之间;在PCa中随肿瘤组织学分级的上升AgNOR计数逐渐上升,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生存期<3年的PCa病例的AgNOR计数显著高于生存期>3年的病例,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结论:AgNOR计数有助于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AAH有一定恶性倾向,AgNOR计数有助于PCa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估计。 相似文献
46.
桡动脉获取技术及对前臂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探讨桡动脉获取技术和桡动脉获取后对前臂供血、供氧和功能的影响。 方法 1998年9月~2000年4月用桡动脉做为移植材料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桡动脉的获取标准采用改良Allen′s实验、量化Allen′s实验、术前超声检查和术中Allen′s实验判定桡动脉功能及尺动脉代偿功能;采用不接触血管技术获取桡动脉。 结果 桡动脉长14~22cm,桡动脉口径近端(2.89±0.38)?mm,远端(2.76±0.36)?mm,通畅情况良好。手术后前臂无血肿形成,活动良好。无与桡动脉桥有关的心脏并发症。2例桡动脉内膜轻度增生,其余病例桡动脉均正常。术后前臂血流图检查,术侧波幅为0.053±0.009,对侧为0.054±0.017;术侧尺动脉血流速度为(26.38±4.09)cm/s,对侧为(18.82±6.11)?cm/s;术侧尺动脉血流量术前为(30.78±9.71)?ml/min,手术后为(43.36±13.98)?ml/min,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左、右手无创血氧饱和度及同一手手术前后的血氧饱和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术侧前臂旋前、旋后及腕关节屈、伸的肌力均正常(Ⅴ级),但较健侧肌力略差。少数患者大鱼际和第1、2掌骨间背侧皮肤麻木,桡神经运动支和正中神经传导速度正常,两侧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不接触血管技术获取桡动脉,可避免桡动脉、周围血管和神经损伤;严格掌握桡动脉的获取标准,桡动脉取出后对前臂功能基本无影响。术后术侧前臂供血有所减少,但不影响前臂供氧。 相似文献
47.
锁骨下动脉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锁骨下动脉损伤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1990年7月~2006年1月,对12例锁骨下动脉损伤患者,取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充分显露锁骨下动脉全段,分别采用动脉破口修补、包裹修复、血管吻合及人造血管移植修复重建损伤动脉。均为男性,年龄18~36岁,平均22.6岁。损伤部位:锁骨下动脉第1段1例,第2段4例,第3段7例。损伤类型:均为不完全断裂及破损,其中动脉破损区小于动脉周径1/3者4例,小于动脉周径2/3者5例,大于动脉周径2/3者3例。伴全臂丛神经损伤1例,神经干缺损5cm;部分臂丛神经损伤3例,其中2例仅前束损伤,神经缺损分别为4cm和6cm;正中神经完全损伤及尺神经不完全损伤1例,神经缺损4cm。损伤至手术时间3h~1.5个月。结果 术后无死亡及肢体坏死。获随访2个月~12年,平均5年2个月。10例桡动脉搏动恢复良好,2例桡动脉搏动不明显,均为动脉直接吻合者。4例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患者,前束损伤者术后肢体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屈肘肌力Ⅳ级;全臂丛神经完全损伤者术后上肢功能基本无改善。结论 锁骨下动脉解剖位置特殊,动脉损伤后显露、修复均较困难。锁骨上下联合切口可在直视下显露动脉全段,修复重建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中耳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接受鼓室成形术治疗的80例慢性中耳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比较患者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80例患者术后气导听阈为(38.7±5.4)dB,气骨导差为(21.2±5.8)dB,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0例患者手术治疗后,治愈34例,有效38例,总有效率为90.0%。结论慢性中耳炎患者实施鼓室成形术治疗可以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听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是临床治疗慢性中耳炎的有效手术方法,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相似文献
50.
研究蛇床子素(Osthole,OST)与金雀异黄酮(Genistein,GEN)对大鼠峰值骨密度与骨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36只1月龄SD雌性大鼠(125±3)g分为3组:对照组(CON,等体积蒸馏水,n=12),蛇床子素组(OST,9mg·kg^-1d^-1i.g.,n=12),金雀异黄酮组(GEN,10mg·kg^-1d^-1i.g.;n=12)。每周监测体重,每月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DEXA)检测全身骨密度。3个月后处死所有动物,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骨钙素(Osteocalcin,0C)和抗酒石酸性磷酸酶5b(Tartaficacid phosphatase 5b,TRACP 5b)含量,用DEXA测定股骨骨密度,用μCT分析股骨组织微结构,树脂包埋不脱钙骨组织切片技术做胫骨骨形态分析,用万能材料试验机测定股骨生物力学,称量心、肝、胃、肾、肾上腺和子宫湿重,计算器官指数,并做常规病理学检测。结果:大鼠的体重、器官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观察未见异常发生;第1、2个月全身骨密度无明显差异(P〉0.05),第3个月后OST组全身骨密度显著高于CON组、GEN组,上述3组中股骨骨密度与全身骨密度的变化呈相同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OST组、GEN组血清OC水平升高,而与CON组、GEN组相比,0ST组的TRACP5b含量下降(P〈0.05);OST组的骨体积百分率、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高于CON组,但骨小梁分离度和模型系数均显著低于CON组(P〈0.05),OST组与GEN组的上述指标虽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值OST组高于GEN组;OST组骨小梁厚度和骨小梁数量均高于CON组、GEN组,但骨小梁分离度低于CON组、GEN组;OST组股骨最大载荷、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明显高于CON组(P〈0.05),OST组与GEN组虽未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但平均值OST组高于GEN组。结论:口服蛇床子素能有效提高大鼠峰值骨量,从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