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96168篇 |
免费 | 39364篇 |
国内免费 | 23504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959篇 |
儿科学 | 6292篇 |
妇产科学 | 2231篇 |
基础医学 | 22815篇 |
口腔科学 | 7878篇 |
临床医学 | 46823篇 |
内科学 | 31942篇 |
皮肤病学 | 4214篇 |
神经病学 | 8376篇 |
特种医学 | 15741篇 |
外科学 | 34218篇 |
综合类 | 112091篇 |
现状与发展 | 86篇 |
预防医学 | 48129篇 |
眼科学 | 4516篇 |
药学 | 49320篇 |
643篇 | |
中国医学 | 42262篇 |
肿瘤学 | 175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51篇 |
2023年 | 5212篇 |
2022年 | 12942篇 |
2021年 | 16317篇 |
2020年 | 14269篇 |
2019年 | 7692篇 |
2018年 | 8008篇 |
2017年 | 11120篇 |
2016年 | 8494篇 |
2015年 | 15374篇 |
2014年 | 19985篇 |
2013年 | 25384篇 |
2012年 | 36963篇 |
2011年 | 39149篇 |
2010年 | 35448篇 |
2009年 | 31915篇 |
2008年 | 32179篇 |
2007年 | 30850篇 |
2006年 | 27209篇 |
2005年 | 21496篇 |
2004年 | 15117篇 |
2003年 | 12289篇 |
2002年 | 9359篇 |
2001年 | 8589篇 |
2000年 | 6386篇 |
1999年 | 2295篇 |
1998年 | 459篇 |
1997年 | 392篇 |
1996年 | 358篇 |
1995年 | 277篇 |
1994年 | 313篇 |
1993年 | 201篇 |
1992年 | 133篇 |
1991年 | 126篇 |
1990年 | 103篇 |
1989年 | 77篇 |
1988年 | 50篇 |
1987年 | 78篇 |
1986年 | 82篇 |
1985年 | 56篇 |
1984年 | 64篇 |
1983年 | 35篇 |
1982年 | 35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52.
53.
国人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内镜解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国人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特别是纤维索和蛛网膜颗粒的完整解剖形态。方法成人头颅标本5具,去除颅盖,应用内镜观察研究上矢状窦窦腔内纤维索及蛛网膜颗粒的原始结构特征;并纵行剖开管腔,显微镜下观察纤维索、蛛网膜颗粒。结果内镜下观察上矢状窦管腔内纤维索大致分3种类型:瓣膜状(47.1%)、小梁状(30.6%)、板层状(22.3%)。蛛网膜颗粒多集中于上矢状窦中段侧壁及静脉隐窝处呈指状突起突入窦腔。结论内镜较常规解剖手段可以更直观地观察上矢状窦窦腔内结构的完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54.
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用于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膨体聚四氟乙烯(ePTFE)植入动物体内后与机体的关系。方法: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两端闭合,内充DMEM培养液,埋入家兔皮下,观察宿主生命情况,于术后1、2、4、6周取出标本,行大体及光镜下观察。结果:家兔在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DMEM培养液后存活情况良好,DMEM培养液在1周时即已完全无色透明;4周时膨体聚四氟乙烯与周围组织有粘连,6周时粘连紧密;光镜下观察,各时间点材料间隙均可见着色,1周时可见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无血管及组织细胞。材料内壁未见细胞附着。结论:植入膨体聚四氟乙烯材料及少量DMEM培养液对宿主动物存活无影响;管内外液体可相互交通,管状膨体聚四氟乙烯可作为组织工程化尿道的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55.
成年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损伤后nestin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成年大鼠纹状体海人藻酸 (kainicacid,KA)损伤后不同时间点nestin的表达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向成年SD大鼠纹状体内立体定位注射 0 .5 μlKA(1mg/ml) ,分别于手术后第 1、3、7、14天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纹状体内nestin表达的变化。结果 正常纹状体内可观察到微弱的淡染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 ;大鼠纹状体KA损伤后 1d ,nestin样免疫活性增强 ;第 3天nestin样免疫活性达峰值 ,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的胞体肥大 ,突起粗大 ,分支增加 ;此后nestin样免疫活性阳性细胞染色强度减弱 ,其胞体和突起逐渐变小变细。 结论 成年大鼠纹状体内注射海人藻酸可诱导nestin的大量表达 ,该表达可能与脑损伤后的自身修复相关。 相似文献
56.
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替勃龙)联合应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的疗效及其耐受性。方法:研究对象为1998年1月~2001年6月期间在我院诊治的40例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症患者。实验组给以阿拉瑞林及利维爱,对照组单用阿拉瑞林。结果:用药后两组患者血清E2、P、FSH、LH水平及AEMAb、CA125阳性率均明显下降;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在治疗结束后6个月,实验组中55%、对照组中45%患者妊娠,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未出现低雌激素症候群,而对照组中85%患者出现该症候群,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拉瑞林与小剂量利维爱联合应用不仅疗效好,而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57.
目的:研究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患者染色体畸变及Y染色体(Yql1区)无精子症因子(azoospermic factor,AZF)缺失情况,建立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筛查方法。方法:对134例患者(无精子症97例,严重少精子症37例)经染色体核型分析及AZF、区三个位点8对引物PCR扩增,检测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率。结果:134例中染色体核型异常9例,占6.72%。AZF缺失18例,缺失率为13.43%。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AZF、缺失率分别为14.43%、10.81%。结论:染色体畸变和Y染色体微缺失是导致无精子症和严重少精子症的主要原因之一。无精子症缺失率高于严重少精子症患者。AZF区三个位点8对引物PCR扩增可作为Y染色体微缺失的临床筛查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 探讨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在术后面神经肿瘤侵犯段功能评估上的价值和对早期面神经修复的指导意义。方法 比较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和术后2周、6个月患侧面神经功能的H-B分级之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6个月面神经H-B分级恢复到Ⅰ-Ⅱ级者,术末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均>0.3。结论 术末面神经近端/远端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振幅比率是判断术后面神经远期功能,特别是肿瘤侵犯段功能的重要指标,为术中直接修复面神经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实施的21例显微外科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根据不同病例采用相应的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包括:胫神经、肌皮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腰骶段脊神经后根,共计50个肢体.结果 术后随访2~24个月,全部患者术后立即感相应肢体痉挛状态缓解,随访期间缓解率为98%(49/50).随访期间运动功能改善率为86%(18/21),生活质量提高率为95%(20/21).术后发生肢体麻木、疼痛等感觉异常26个(52%),肌力下降18个(36%),随访期间均见好转.术后痉挛状态复发1个(2%).结论 选择性周围神经部分切断术是治疗颅脑外伤后肢体痉挛状态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时机和术后坚持康复训练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提高嗜铬细胞瘤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的措施。方法:对15例嗜铬细胞瘤患者、术前采用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控释片(可多华)控制高血压;11例患者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术中均采用联合高容量血液稀释(AHH)和术中患者自体血回输纠正血容量。结果:除1例持续性高血压患者需联合钙离子拮抗剂和ACEI药物降压外.其余患者血压控制均为满意;根据3D DCEMRA定位选择手术径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使14例患者避免了异体输血。结论:本文围手术期处理改进.可多华可明显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采用3D DCEMRA进行肿瘤定位,可增加手术安全性;AHH联合术中自体血回输可减少医疗成本和异体输血,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