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5684篇 |
免费 | 16326篇 |
国内免费 | 1036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554篇 |
儿科学 | 2575篇 |
妇产科学 | 2126篇 |
基础医学 | 17433篇 |
口腔科学 | 2719篇 |
临床医学 | 22851篇 |
内科学 | 21448篇 |
皮肤病学 | 1890篇 |
神经病学 | 7440篇 |
特种医学 | 569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69篇 |
外科学 | 14107篇 |
综合类 | 30077篇 |
现状与发展 | 43篇 |
一般理论 | 25篇 |
预防医学 | 13865篇 |
眼科学 | 4977篇 |
药学 | 18741篇 |
218篇 | |
中国医学 | 11792篇 |
肿瘤学 | 1273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854篇 |
2023年 | 2612篇 |
2022年 | 6381篇 |
2021年 | 8155篇 |
2020年 | 6501篇 |
2019年 | 5376篇 |
2018年 | 5489篇 |
2017年 | 5345篇 |
2016年 | 5110篇 |
2015年 | 7545篇 |
2014年 | 9414篇 |
2013年 | 9470篇 |
2012年 | 13613篇 |
2011年 | 14399篇 |
2010年 | 10157篇 |
2009年 | 8282篇 |
2008年 | 10019篇 |
2007年 | 9640篇 |
2006年 | 9186篇 |
2005年 | 8118篇 |
2004年 | 5617篇 |
2003年 | 5057篇 |
2002年 | 4095篇 |
2001年 | 3323篇 |
2000年 | 2959篇 |
1999年 | 2853篇 |
1998年 | 1689篇 |
1997年 | 1661篇 |
1996年 | 1281篇 |
1995年 | 1168篇 |
1994年 | 1026篇 |
1993年 | 634篇 |
1992年 | 699篇 |
1991年 | 599篇 |
1990年 | 563篇 |
1989年 | 488篇 |
1988年 | 437篇 |
1987年 | 352篇 |
1986年 | 285篇 |
1985年 | 240篇 |
1984年 | 147篇 |
1983年 | 91篇 |
1982年 | 49篇 |
1981年 | 65篇 |
1980年 | 33篇 |
1979年 | 68篇 |
1978年 | 24篇 |
1974年 | 32篇 |
1973年 | 21篇 |
1969年 | 2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外科治疗方法以及疗效。方法对13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男35例,女97例,年龄56~78岁,平均66岁,采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113例,采用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19例。结果术后122例腰背部疼痛基本消失,椎体成形组术后6~8h可以离床活动,切开复位内固定组术后2d可以离床活动。术后摄X线确认压缩性骨折椎体基本复位,后凸畸形平均矫正15°(10~30°)。术后随访6~36个月,腰背部疼痛无复发,经皮穿刺椎体成形伤椎高度无丢失。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伤椎高度部分丢失。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作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有手术微创、操作简便、效果明确等优点;切开复位、膨胀式椎弓根钉系统在恢复椎体高度方面有优势,但创伤较大,远期椎体高度丢失较大。 相似文献
992.
硅胶薄膜囊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硅胶薄膜囊预防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骨水泥渗漏的可能性和有效性。方法取6具甲醛固定的老年女性脊柱标本(T12~L5)制成36个单椎体,刮匙在椎体前3/4制成体积约为6ml单侧或双侧空腔,分别直接注入骨水泥和先置入壁厚100μm、200μm的硅胶薄膜囊后再注入骨水泥。结果壁厚100μm的硅胶薄膜囊包裹骨水泥可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的分布,和直接注入骨水泥一样能较好地嵌入到周围骨小梁内,不形成界面。而壁厚200μm的硅胶囊虽能控制骨水泥在椎体内分布,但会在骨小梁间形成界面。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中置入壁厚100μm的硅胶薄膜囊包裹骨水泥可控制椎体内骨水泥分布,并能嵌入到骨小梁间隙,不形成界面,有效预防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并发症的出现。 相似文献
993.
膀胱小细胞癌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小细胞癌(BSCC)的临床特征、病理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BSCC的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年龄68~82岁,2例有间断无痛性肉眼血尿,1例有尿频尿急。1例B超检查见膀胱内有1.5cm×0.9cm稍强回声区,后伴弱声影,中心回声较低;1例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10~12点处有1cm×1cm乳头状突起,无蒂,广基,呈地毯样生长;1例盆腔CT及加强扫描示膀胱内有类圆形团块状影,大小约2.5cm×2.6cm。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报告为膀胱小细胞未分化癌。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嗜铬蛋白颗粒均( ~ ),神经特异烯醇化酶均(-~±),例1突触素(-),例2突触素( ),例3突触素( ~ )。例1术后3年复发,患者拒绝行根治性膀胱全切术,服中药治疗10个月后死亡。例2术后8个月因膀胱小细胞癌转移而死于全身衰竭。例3术后病理检查结果为膀胱移行细胞癌2~3级,部分为小细胞未分化癌,局部伴腺样分化,3个月后复发,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双侧输尿管皮肤乳头术,术后随访15个月无肿瘤复发。结论:BSCC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的膀胱肿瘤,诊断主要靠病理学检查,早期即可发生转移,预后较差。行根治性切除术加联合化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胚胎脊髓神经干细胞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后CD-95和p75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假手术组,脊髓损伤组,细胞移植组,分别在细胞移植后1、3d、1、2、4周应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Tunel(凋亡测定)标记、电镜方法观察CD-95、p75和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移植后1、3d、1、2、4周,脊髓损伤组和细胞移植组比较,CD95(P〈0.05);p75,P〈0.01。Tunel方法测定细胞凋亡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观察可见,空白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未见凋亡现象,细胞移植后1周,损伤对照组电镜下可见大量神经细胞凋亡小体。细胞移植组未见凋亡小体。结论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减少了CD-95和p75的表达,也减少了凋亡,说明移植促进了脊髓神经功能的恢复,也抑制了继发性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995.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技巧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巧和手术体会。[方法]2004年7月~2006年4月,在前期尸体标本操作的基础上,C型臂引导下采用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颈椎疾患15例。常规后路,术中显露侧块至其外侧缘,辨清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上缘;选择侧块外缘内5 mm,上关节突关节面基底部下方3 mm处为进钉点,球磨去皮质。2 mm手钻开路并探子确认,保持与上终板平行并40°~45°内倾角。不攻丝置入3.5 mm皮质骨螺钉。[结果]除1枚C4螺钉未能成功外,共计置入C3~7下颈椎椎弓根螺钉86枚,平均螺钉长度(26±1.6)mm,CT下各钉内倾角度平均值37.9°±5.4°。术中2枚(2.9%)在开路时发生钉道活动性出血。术后CT示椎弓根壁损伤6枚(8.8%)。术后无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结论]颈椎椎弓根螺钉技术相对安全,置钉成功的关键是手感。 相似文献
996.
997.
目的 研究保留胫骨止点的自体腘绳肌肌腱移植重建交叉韧带的优缺点。方法 自2001年7月至2005年3月间我院收治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3例,前交叉韧带断裂17例,后交叉韧带断裂10例,前后交叉韧带断裂并外侧副韧带断裂3例,前后交叉韧带并内侧副韧带断裂3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5例。平均年龄28.2岁(18-45岁)。平均随访时间3.9年(范围0.5~5年)。使用特制取腱器将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从肌腹中抽出,回折锁边缝合成四股,穿过胫骨和股骨隧道。远端经过骨孔以界面钉固定或经过骨桥固定。结果 按照JOA膝关节韧带损伤疗效判定标准,手术前后评分分别为46.0分和79.8分,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手术前后分别为54.4分和80.3分(P〈0.001)。胫骨前移:术前平均10.9mm(范围9~13mm),术后平均3.6mm(范围0~7mm)(P〈0.001)。结论 保留胫骨止点的腘绳肌肌腱移植,可以适用于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其优点是取材方便,并发症少,胫骨隧道不再需要内固定。 相似文献
998.
激活素-抑制素-卵泡抑素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抑制素、激活素和卵泡抑素主要由垂体细胞和卵巢颗粒细胞分泌,是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超家族的成员。通过内分泌及自/旁分泌调节作用参与了女性体内众多的生殖生理活动。本文综述关于抑制素、激活素和卵泡抑素的研究进展,包括生物合成、信号传导的调节、生理作用机制,在女性生殖生理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相关临床研究及应用。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染色体不稳定性相关基因MRE11(meiotic recombination 11 homolog A)突变与原发性胃癌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7例原发性胃癌病人的胃癌组织和对应的正常胃黏膜组织,并通过显微切割方法从胃癌组织中获取较纯胃癌细胞。设计扩增MRE11基因外显子的引物共20对,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方法在胃癌细胞和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对MRE11基因编码区进行突变检测,并运用CGH方法对存在突变的胃癌细胞进行染色体分析。结果:在27例原发性胃癌中,4例存在MRE11基因共4个体细胞水平的错义突变,其中3例为肠型胃癌。CGH显示该4例胃癌均存在5个以上基因组片断的获得或丢失事件。结论:MRE11基因突变可能在某些原发性胃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显示染色体不稳定性的肠型胃癌。 相似文献
1000.
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的合理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1941年首次报道以来,前列腺癌的内分泌治疗即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经过长期的观察和研究,目前其适用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对晚期患者的缓解治疗,还包括对早期患者根治术前的新辅助治疗、术后的辅助治疗以及对治愈性治疗后生化复发患者的治疗等。内分泌治疗本身并无治愈效果,甚至其能否延长患者寿命也没有定论,因此对前列腺癌患者选择内分泌治疗时,必须权衡不同治疗方式的利弊,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可能造成的影响,方可作出合理决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