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4869篇 |
免费 | 7918篇 |
国内免费 | 4919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85篇 |
儿科学 | 1281篇 |
妇产科学 | 679篇 |
基础医学 | 6721篇 |
口腔科学 | 1519篇 |
临床医学 | 9145篇 |
内科学 | 9454篇 |
皮肤病学 | 778篇 |
神经病学 | 3451篇 |
特种医学 | 318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7412篇 |
综合类 | 15846篇 |
现状与发展 | 13篇 |
一般理论 | 2篇 |
预防医学 | 6451篇 |
眼科学 | 2000篇 |
药学 | 8220篇 |
55篇 | |
中国医学 | 5782篇 |
肿瘤学 | 50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08篇 |
2023年 | 1127篇 |
2022年 | 2815篇 |
2021年 | 3681篇 |
2020年 | 2981篇 |
2019年 | 2373篇 |
2018年 | 2407篇 |
2017年 | 2522篇 |
2016年 | 2291篇 |
2015年 | 3337篇 |
2014年 | 4258篇 |
2013年 | 4573篇 |
2012年 | 6385篇 |
2011年 | 6601篇 |
2010年 | 5118篇 |
2009年 | 4365篇 |
2008年 | 4806篇 |
2007年 | 4649篇 |
2006年 | 4419篇 |
2005年 | 3671篇 |
2004年 | 2974篇 |
2003年 | 2714篇 |
2002年 | 2153篇 |
2001年 | 1706篇 |
2000年 | 1271篇 |
1999年 | 946篇 |
1998年 | 533篇 |
1997年 | 591篇 |
1996年 | 416篇 |
1995年 | 344篇 |
1994年 | 324篇 |
1993年 | 195篇 |
1992年 | 148篇 |
1991年 | 137篇 |
1990年 | 125篇 |
1989年 | 96篇 |
1988年 | 92篇 |
1987年 | 72篇 |
1986年 | 63篇 |
1985年 | 31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2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11篇 |
1980年 | 4篇 |
1979年 | 5篇 |
1978年 | 3篇 |
1977年 | 4篇 |
1974年 | 2篇 |
197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软骨种子细胞的老化和缺乏是限制软骨组织工程在临床应用的瓶颈问题。本文概述了目前对软骨种子细胞研究的两个方面 :扩大种子细胞的来源及预防和延缓种子细胞功能老化 ,并展望软骨组织工程在监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本研究旨在比较颅内大血管伴/不伴同侧颈内动脉闭塞的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基线特征以及行血管内治疗后结局的差异。方法 对DIRECT-MT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比较前循环大动脉粥样硬化(large-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型卒中串联闭塞和颅内闭塞接受血管内治疗(endovascular treatment,EVT)的患者的基线特征和预后,分析不同机制学特征(动脉粥样硬化或动脉-动脉栓塞)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 LAA型卒中患者共108例,其中串联闭塞63例,颅内闭塞45例。颅内闭塞组患者高血压史率高于串联闭塞组(77.8% vs. 52.4%, P=0.007)。颅内闭塞组闭塞部位最常见于大脑中动脉M1段(88.6%),而串联闭塞组颅内闭塞主要位于颈内动脉颅内段(49.2%)和大脑中动脉M1段(49.2%)(P<0.001)。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前抗栓、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卒中、房颤、吸烟史,基线mRS、NIHS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侧枝循环,以及救治流程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90天mRS 0-2分的患者比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3.3% vs. 41.9%, P=0.243)。颅内闭塞组术后成功再灌注率高于串联闭塞组(93.3% vs. 77.4%, P=0.026),但术后24-72小时血管再通的比例前组低于后组(57.1% vs. 77.2%, P=0.034)。最终梗死体积,颅内闭塞组小于串联闭塞组(20.1 vs. 34.5, P=0.025)。术后NIHSS评分,90天EQ-5D-5L评分和BI指数等其他次要结局,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在90天内的死亡率,发生的无症状性和症状性颅内出血率,5-7天时在另外的血管区域新发脑梗死,以及新流域栓塞的患者百分比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串联闭塞相较于孤立颅内闭塞,末次造影成功再灌注率较低,梗死体积更大,但术后24-72小时再通率更高,且神经功能良好预后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均与颅内闭塞相仿。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晚期肾细胞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3月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特瑞普利单抗联合舒尼替尼治疗的25例晚期肾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4例,中位年龄为59 (33~80)岁。25例患者病理类型均为透明细胞癌,其中2例为TFE3融合基因相关肾癌,1例部分肉瘤样变,25例患者均发生局部进展或远处转移。评价其生存获益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1.0(2.5~24)个月,2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总体人群ORR 36.0%,DCR 84.0%,9例患者部分缓解,12例患者病情稳定,4例患者疾病进展,中位PFS 12.7个月(95%置信区间:10.7~14.7),中位OS尚未达到。治疗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0%,常见不良反应包括皮疹、腹泻、手足皮肤反应、高血压等,90%的不良反应为1~2级。 相似文献
74.
石蜡切片中BCL-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石蜡切片中BCL 6抗原失活机制及修复的最佳方法 .方法 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 11例石蜡切片分别用二乙胺四乙酸 (EDTA)、柠檬酸、碳酸钠及去离子水 4种与钙离子结合力不同的修复液 ,结合高压、微波和煮沸 3种不同方法修复后 ,比较检出的BCL 6阳性率及强度 .结果 BCL 6阳性率由高至低依次为 :EDTA 0 .73>柠檬酸 0 .45 (P<0 .0 1) >碳酸钠 0 .12 (P <0 .0 1) ,去离子水组无 1例阳性 .高压修复阳性率 0 .5 5 >微波修复 0 .2 8和煮沸修复 0 .12 (P <0 .0 5 ) .不同修复液与高压结合修复检出BCL 6阳性率及强度 :EDTA与柠檬酸阳性率分别为 1,0 .82 (P >0 .0 5 ) ,高于碳酸钠组 (0 .36 )和去离子水组 (0 ) (P <0 .0 1) .EDTA组强阳性占 0 .82 ,显著高于其他各组 (P <0 .0 1) .结论 EDTA结合高压是修复BCL 6抗原的理想方法 ,钙离子的参与可能是甲醛固定后BCL 6抗原失活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5.
目的:寻求理想的建立小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方法。方法:研制了恒温恒压电烫仪,分别以80度,0.5kg,2cm为统一的致伤温度,致伤压力,致伤直径,同时严格控制其他各个因素,以致伤时间为唯一可变因素,通过改变致伤时间,在小鼠背部建立不同深度的烫伤模型,并于烫伤后即时,4h,12,24h和48h取材病检。结果:建立浅II度,深II度及III度烫伤创面模型的致伤时间分别为5s,8s和12s;汤伤创面深度随病程逐渐加深,直至伤后24h才稳定,伤后48h的组织学改变类似伤后24h,结论:烫伤创面深度应以伤后24h创面深度稳定后的深度为诊断标准,本方法操作简单,所建模型稳定,重复性好,不失为一种建立小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索口腔粘膜扁平苔藓 (OLP) P53蛋白的表达及其在癌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S- P免疫组化方法 ,观察在 2 5例 OLP、2 0例鳞癌 (OSCC)中 P53蛋白的表达。结果 :1 P53蛋白的阳性表达在 OLP早期已出现 ,各组间 P53阳性表达率间有显著性差异。2在 OSCC中其阳性表达率高达 80 % ,随着细胞异常增生程度的增高而增高。结论 :1在 OSCC的形成过程中 ,抑癌基因 P53的失活可能参与调节作用 ;2 P53蛋白作为判断 OLP癌变的辅助性参考指标 ,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7.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研究卵巢恶性肿瘤组织中VEGFmRNA和bFGFmRNA的表达及其意义。结果发现 :浆液性腺癌和内胚窦癌两者表达阳性率高于粘液性腺癌和颗粒细胞瘤 ;临床分期Ⅰ期和未转移病例两者表达阳性率低于临床分期Ⅲ~Ⅳ期和转移病例。结果提示VEGFmRNA和bFGFmRNA表达与卵巢恶性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和转移发生关系密切 ,阳性表达者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78.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value of malignant disease-associated DNA-binding protein 2(MAD2) in the diagnosis of liver cancer. The concentration of plasma MAD2 was determined in 27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14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12 healthy subjects by ELISA assay. The primary tumors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were located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which had been radically resected and had no signs of local recurrence. The concentrations of plasma MAD2 in the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the healthy subjects were 30.56 +/- 11.38 micrograms/ml, 9.27 +/- 5.58 micrograms/ml and 8.43 +/- 5.62 micrograms/ml, respectively. The concentration of MAD2 in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 and healthy subjects (P < 0.00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healthy subjects and the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liver cancer(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MAD2 may be an useful marker for the diagnosis of primary liver cancer. 相似文献
79.
转化生长因子β与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是糖尿病患者致盲的主要原因,新生血管及纤维组织增殖是PDR的主要病变。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是具有同源双链的活性多肽,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多种组织和细胞内,是细胞的多功能调节因子。它既可促进细胞的增殖,也可抑制细胞的增殖,调节细胞外基质形成,同时对巨噬细胞有较强的趋化性,在新生血管形成及纤维组织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TGF-β的上述主要生 相似文献
80.
基因芯片对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用基因芯片研究 PMA激活的血管内皮细胞的早期反应基因 (imm ediate early response gene,ERG)。方法 :以包含 40 96条人类基因的 DNA芯片检测血管内皮细胞受代谢增强剂 PMA(phorbol myristate acetate)激活后早期的基因表达谱 ,并从中筛查出 ERG。结果 :血管内皮细胞受 PMA作用 6 h后 ,17条基因上调 ,11条下调。数据处理聚类分析表明 17条上调基因中多数 (13/ 17)属蛋白质磷酸酶和转录调控因子基因 ,而下调基因中多数 (9/ 11)为细胞分裂相关基因。结论 :证明PMA激活的人血管内皮细胞早期反应基因主要是转录调控因子和蛋白质磷酸酶基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