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28篇
  免费   203篇
  国内免费   189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79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201篇
口腔科学   49篇
临床医学   343篇
内科学   225篇
皮肤病学   18篇
神经病学   59篇
特种医学   134篇
外科学   222篇
综合类   703篇
预防医学   484篇
眼科学   25篇
药学   323篇
中国医学   246篇
肿瘤学   8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92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61篇
  2011年   305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277篇
  2008年   310篇
  2007年   319篇
  2006年   268篇
  2005年   217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69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与病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将本院3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病例组和重症及危重病例组,比较两组外周血细胞计数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重症及危重病例与外周血细胞计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与预后相关(P<0.05);用Logistic回归方程对30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回顾性验证,结合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病例判断的总正确率为85.1%。该方程的敏感性为70.4%,特异性为98.8%。结论外周血白细胞数、淋巴细胞数联合分析能提高对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重症及危重病例判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估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患者的疗效.方法 在某精神卫生中心心身疾病科选择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的住院病人共100人,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药物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组(研究组)与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两组均使用帕罗西汀治疗,研究组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伪治疗".治疗前和治疗4周分别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定,计算两次量表分差得到减分数.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HAMD平均得分(8.33±0.76)分,对照组平均得分(7.15±0.62)分,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平均药物用量为31.18mg/d,对照组为22.14mg/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HAMD平均减分数为10.82分,对照组为11.92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药物联合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疗效差于单纯药物治疗,且可能增加抗抑郁剂用量.  相似文献   
93.
吴鑫  左雯雯  李存玉  顾佳美  彭国平 《中草药》2019,50(6):1316-1322
目的采用低场-高场核磁联用技术探索缔合态对平肺方中芒果苷提取、分离行为的影响。方法以1-脱氧野尻毒霉素(DNJ)-柠檬酸成分为对照,以氢T_2弛豫时间及氢化学位移值的变化为指标,采用低场核磁分析缔合态氢的弛豫特征,结合高场核磁技术验证缔合物结构。结果 DNJ-芒果苷在溶液中以缔合态的形式存在,相对分子质量增大,从而抑制了成分从药材向溶液的迁移,透过率下降,图谱中T_2峰向左偏移,高场核磁中化学位移也发生变化。结论阐明了成分存在状态对芒果苷提取分离行为的影响机制,为研究中药复方煎煮方法及机制探索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梯度洗脱联合波长切换HPLC法同时测定稀莶风湿丸中稀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方法 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 250 mm,5μm),以流动相A:乙腈-甲醇(2∶1)、流动相B:0.05%冰醋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样量为20 μL;豨莶苷、奇壬醇和稀莶精醇检测波长为215 nm,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检测波长为280 nm.结果 豨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在给定浓度范围内的线性范围分别为6.45~129.00 μg/mL(r=0.999 5)、5.61~112.20 μg/mL(r=-0.999 9)、4.25~85.00 μg/mL(r=0.999 3)、9.19~183.80 μg/mL(r=0.999 8)和11.05~221.00 μg/mL(r=0.999 7),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值分别为98.73%(1.43%)、97.63%(1.28%)、99.44%(1.29%)、98.33%(1.38%)、97.36% (1.37%).结论 建立的梯度洗脱联合波长切换HPLC法能同时测定豨莶风湿丸中稀莶苷、奇壬醇、稀莶精醇、防己诺林碱和粉防己碱含量,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为稀莶风湿丸质量控制提供了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95.
郑武  笪琴  张薇  汤恒  彭国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8,25(11):1325-1328
目的 分析湖北省接受艾滋病HAART患者CD4+T淋巴细胞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 方法 筛选2012年1月1日以后接受HAART的成年患者,利用一般线性模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来分析患者的基线、治疗后6、12个月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情况及影响因素。 结果 1 843例研究对象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值为(218.94±143.96)个/μl,接受HAART后6个月为(334.31±188.62)个/μl,12个月后为(382.79±204.44)个/μ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 856.98,P=0.000)。影响HAART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开始治疗年龄、WHO临床分期、初始治疗方案、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受性别、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开始治疗年龄、初始治疗方案等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呈线性上升趋势;其中,女性、开始治疗年龄越小、基线CD4+T淋巴细胞计数越高、初始治疗方案含二线药物的患者上升较快。受WHO临床分期因素影响,治疗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随时间推移上升趋势符合二次方曲线方程,WHO临床分期越靠前,上升速度较快。 结论 湖北省艾滋病患者接受HAART后CD4+T淋巴细胞计数上升受多种因素影响,建议针对不同的患者及早开展HAART,提高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和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96.
背景人羊膜为半透明的薄膜,含有多种促进细胞增殖的营养成分,是一种较好的负载角朊细胞的生物材料.目的将人羊膜负载培养猪角朊细胞构建皮肤表皮替代物,并观察猪角朊细胞在人羊膜上生长增殖的形态特点.设计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单一样本研究,重复测量观察.单位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材料实验于2001-01/11在创伤、烧伤和复合伤国家重点实验室,第三军医大学预防医学院全军复合伤研究所完成.猪角朊细胞取自3月龄贵州小香猪.方法将贵州小香猪的角朊细胞原代培养,传代扩增后,将角朊细胞以1.63×105/cm2的密度接种于人羊膜基质面,逐日于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角朊细胞的生长增殖变化情况,并于培养3 d与15 d进行光镜、电镜观察,检测角朊细胞在人羊膜上的生长情况.主要观察指标角朊细胞在人羊膜上的生长情况.结果倒置显微镜下观察接种后30 min内明显见到角朊细胞在人羊膜上黏附,24 h内大部分黏附生长,3 d形成单层完全覆盖人羊膜.光镜下人羊膜负载角朊细胞3 d,可见角朊细胞在人羊膜基质面黏附呈单层生长,细胞扁平紧密排列.扫描电镜下可见胞体呈多边形,多见胞膜突起.透射电镜下可见角朊细胞与人羊膜黏附良好,生长在人羊膜上的角朊细胞内有许多角质丝.生长至15 d,在倒置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均可见,细胞因过于拥挤而隆起,因老化而形成较多碎片,部分细胞有空洞形成.结论人羊膜是角朊细胞在体外培养的良好载体,对角朊细胞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但人羊膜负载角朊细胞生长至15 d,因老化部分细胞有空洞形成.  相似文献   
9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与单纯关节镜手术修复肩袖撕裂的疗效。方法检索自2010-01—2018-12收录在PubMed、Medline、Cochrane等数据库关于比较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观察组)与单纯关节镜手术(对照组)修复肩袖撕裂疗效的相关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比较2组术后DASH评分、UCLA评分、SST评分、ASES评分、Constant评分及肩袖再次撕裂发生率。结果纳入10篇文献,共598例,观察组320例,对照组278例。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12个月DAS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UCLA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12个月SST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6个月ASES评分较对照组高,术后肩袖再次撕裂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6、12个月Constant评分较对照组高(P <0.05),但术后24个月2组Constan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修复肩袖撕裂可以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功能,降低术后肩袖再次撕裂的发生率,但是对于术后远期肩关节功能没有更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8.
乐国平  张明 《中国临床康复》2008,12(7):1209-1212
目的:肘内翻是肱骨髁上骨折晚期最常见的并发症,如何预防肘内翻的出现,近年出现了多种治疗方法,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大类。探讨对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与预后康复的关系。 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2—01/2006—12本科6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纳入标准:年龄不大于14岁且经过X射线影像学表现确诊,所有病例均为伸直型,患者对治疗知情同意,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n=22)和手术复位内固定组(n=47)。按Gartland提出的肱骨髁上骨折分型将各组骨折分为Ⅰ、Ⅱ、Ⅲ型。②试验方法及评估: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在复位时遵循桡侧嵌插,尺侧分离,尺偏型矫枉过正成轻度桡偏,桡偏型不矫枉过正的原则:同时长臂石膏托固定患肢。手术复位内固定组在手术过程中采用克氏针固定远端。所有病例经过9—36个月的随访,通过摄患侧标准肘关节正侧位X射线片。治疗前后测量Baumann角及参照Flynn对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的评定标准分析各组Ⅰ、Ⅱ、Ⅲ型骨折的疗效。 结果:纳入69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Ⅰ、Ⅱ型骨折治疗优良率无差别(P=0.455〉0.05):Ⅱ型骨折治疗的优良率高于Ⅲ型(P=0.036〈0.05):Ⅰ型骨折治疗的优良率亦高于Ⅲ型(P=0.002〈0.05):手术复位内固定组Ⅱ、Ⅲ型骨折疗效结果相比较。骨折治疗优良率没有差别(r=0.502,P=0.479〉0.05);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和手术复位内固定组Ⅱ型骨折疗效相比较,优良率无差别(P=1.000〉0.05):Ⅲ型骨折疗效相比较,手术复位内固定组的优良率高于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组,差异显著(x^2=7.636,P=0.006〈0.05)。 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优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CMB)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85例,行MR SWI序列检查,根据CMB的数量,分为轻度(1个CMB)、中度(4个CMB)、重度CMB(10个以上CMB)组。记录患者临床特点,检测患者血清Hcy水平,分析Hcy与CMB的关系。结果 85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中,有CMB 35例(41.2%),其中轻度CMB组5例、中度CMB组10例、重度CMB组20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CMB轻度组(14.2±3.1)μmol·L-1,中度组(17.5±2.6)μmol·L-1,重度组(19.0±3.8)μmol·L-1,方差分析发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579,P=0.019);CMB重度组血清Hcy水平高于轻度及中度组(P0.05);Spearm相关分析发现CMB病变程度与血清Hcy水平呈正相关(r=0.768,P0.001)。结论血清Hcy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CMB有关,Hcy是CMB可能的危险因素;Hcy可以作为脑小血管病损伤的标志物之一,对CMB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小鼠肝癌树突状细胞(D C)融合瘤苗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 用聚乙二醇(P E G)法制备小鼠肝癌D C融合瘤苗;流式细胞仪检测融合细胞表型特征;体内预防试验观察融合瘤苗免疫小鼠抵抗肿瘤攻击能力,乳酸脱氢酶(L D H)法检测其诱导的杀伤性T淋巴细胞活性;体内治疗试验观察荷瘤小鼠生存期及肿瘤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表达。 结果 小鼠肝癌D C融合瘤苗具备D C及肝癌细胞表型特征,能抵抗H 22小鼠肝癌细胞的攻击及诱导较强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活性,DC/H22、DC H22、DC、H22各组CTL活性(A值)分别为0.624±0.014、0.330±0.014、0.262±0.019、0.246±0.017,F=65.46,P<0.01,能显著促进肿瘤组织中TNF-α、IFN—γ表达(F值分别为47.84、37.23,P值均<0.01)及延长荷瘤小鼠生存期(x2=18.45,P<0.01)。 结论 小鼠肝癌DC融合瘤苗能有效地诱导抗肿瘤免疫反应,在预防和治疗肝癌的复发及转移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