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6365篇 |
免费 | 3752篇 |
国内免费 | 2650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381篇 |
儿科学 | 596篇 |
妇产科学 | 122篇 |
基础医学 | 2061篇 |
口腔科学 | 585篇 |
临床医学 | 4408篇 |
内科学 | 2757篇 |
皮肤病学 | 345篇 |
神经病学 | 890篇 |
特种医学 | 1542篇 |
外科学 | 3428篇 |
综合类 | 10207篇 |
现状与发展 | 9篇 |
预防医学 | 4265篇 |
眼科学 | 528篇 |
药学 | 4834篇 |
62篇 | |
中国医学 | 4151篇 |
肿瘤学 | 159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8篇 |
2023年 | 544篇 |
2022年 | 1252篇 |
2021年 | 1641篇 |
2020年 | 1441篇 |
2019年 | 698篇 |
2018年 | 739篇 |
2017年 | 1066篇 |
2016年 | 821篇 |
2015年 | 1462篇 |
2014年 | 1938篇 |
2013年 | 2403篇 |
2012年 | 3365篇 |
2011年 | 3605篇 |
2010年 | 3418篇 |
2009年 | 2883篇 |
2008年 | 2949篇 |
2007年 | 2772篇 |
2006年 | 2468篇 |
2005年 | 1967篇 |
2004年 | 1350篇 |
2003年 | 1059篇 |
2002年 | 809篇 |
2001年 | 788篇 |
2000年 | 585篇 |
1999年 | 236篇 |
1998年 | 35篇 |
1997年 | 28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4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9篇 |
1992年 | 12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6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13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6篇 |
1965年 | 3篇 |
1964年 | 3篇 |
1962年 | 3篇 |
1959年 | 6篇 |
1958年 | 7篇 |
1957年 | 4篇 |
1956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Ling LI Wen-jun YUAN Ding-feng SU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 Department of Physiology 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2004,(11)
AIM: To examine the effects of urotensin Ⅱ, a recently discovered endogenous peptide, on coronary flow (CF), cardiac function, a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eNOS) expression in isolated rat hearts. METHODS: Heart was isolated and perfused retrogradely via the aorta in Langendorff mode. Rat urotensin Ⅱ was administered in the perfusion solution. The eNOS content in myocardium was determined by Western blot. RESULTS: Rat urotensin Ⅱ had no effect on the heart rate,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pressure, 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 or ±dp/dtmax. While rat urotensin Ⅱ dose-dependently increased CF. CF was increased by 11.43 %, 6.67 %, 6.62 %, 6.56 %, 6.36 %, and 5.86 % respectively in a time-dependent manner at 5, 10, 15, 20, 25, and 30 min after injection of rat urotensin II 6.66×10-2μg. The maximal effect on CF was found at 5 min following urotensin II administration. NG-nitro-L-arginine methyl ester (L-NAME) did not prevent the increased CF in response to urotensin II. Rat uroten 相似文献
62.
大黄复方液体喷雾剂中挥发油微乳与相图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用三元相图法优选大黄复方液体喷雾剂中挥发油形成微乳的最佳处方方法:选泊洛沙姆-108为乳化剂,乙醇为助乳化剂,姜黄、金银花挥发油为油相,借助三元相图的研究手段确定乳化剂和助乳化剂的最佳用量结果:泊洛沙姆-108与乙醇量的比为1:10,处方量挥发油形成微乳,稳定分散于制剂中.结论:借助三元相图研究中药复方液体制剂中挥发油形成微乳的最佳处方,为液体制剂中挥发油的稳定分散问题提供了一条捷径;通过微乳增加中药复方制剂中难溶性挥发油类药物的溶解度,提高中药复方液体制剂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3.
增殖细胞核抗原突变体的稳定高表达对HeLa细胞顺铂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建立稳定高表达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或突变体PC-NA(mutant PCNA,mPCNA)目的蛋白的宫颈癌细胞系HeLa细胞,观察PCNA在顺铂诱导的DNA损伤修复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显性负突变策略,通过构建重组人PCNA或mPCNA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5-His A-PCNA(His-PCNA)和pCDNA31/V5-His A-mPCNA(His-mPCNA),稳定转染到HeLa细胞中,G418筛选建立稳定高表达目的蛋白的HeLa细胞系;Western印迹法检测蛋白的表达情况;MTT法测定顺铂损伤后不同细胞系的细胞存活率.结果 真核表达质粒经酶切、测序分析与实验设计完全一致;稳定建系后,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在相应位置可见清楚的目的条带;MTT结果显示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其细胞存活率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 成功构建了真核表达质粒His-PCNA和His-mPC-NA;建立了稳定高表达该质粒的HeLa细胞系;稳定高表达突变体PCNA的细胞系对顺铂损伤更敏感.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按照病人入院顺序,并采用单双号抽签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临床护理中引入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两组肝功能指标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P<0.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69%、25.0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满意度分别为96.15%、76.92%,观察组病人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缺陷评分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风险预警机制用于慢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病人的临床护理中,有利于改善病人肝功能指标,减少并发症及护理缺陷,提高护理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65.
目的 评价初治浸润型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螺旋CT影像学特点的对比研究。方法 116例浸润型肺结核患者,采用抗结核治疗,分别在1,2,4,8和12个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在1,2和4个月的对比研究中,螺旋CT影像学表现的好转情况明显低于临床表现(P〈0.05),而8和12个月对比结果两者表现相同。结论 CT表现晚于临床症状的转归。说明即使临床结核中毒症状好转或消失,也不应该忽视结核的化学治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血浆中游离双链DNA(cell-free double-stranded DNA,cf-dsDNA)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s,PH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招募62例PHC患者和41例良性肝病患者以及45例健康对照,填写信息登记表.抽取治疗前患者和健康对照的空腹血样,... 相似文献
67.
皮肤对紫外线红斑反应敏感度的季节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春夏秋冬4个季节不同部位皮肤对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敏感性,了解皮肤紫外线红斑反应敏感度的影响因素。方法:春夏秋冬4个季节分别在40名受试者的前臂伸侧(曝光部位)和上臂屈侧(非曝光部位)使用中波紫外线(UVB)(181.44、140.40、88.56、56.16mJ)及长波紫外线(UVA)+UVB03.49J/364.80mJ,9.91J/273.60mJ,6.62J/190.00mJ,4.45J/125.40mJ)西各4个剂量进行照射。照射前及照射后10min、24h、48h、第7天、第14天进行临床评分和使用Mexameter(皮肤黑素和血红素测定仪)进行检测,计算皮肤红斑指数改变率(EIR)。结果:①非曝光部位红斑反应强度在春季显著大于其他季节(P〈0.05),与非曝光部位的四季皮肤基础色素情况完全一致,且具有相关性(P〈0.05)。②春季和其他3个季节间曝光部位红斑反应强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季中春季对紫外线红斑反应的敏感性最高。表皮中黑素含量会影响皮肤对紫外线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8.
69.
70.
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GJB6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GJB6基因[连接蛋白30(Cx30)-]在中国非综合征遗传性聋人群中的突变情况。方法:用特定引物对372例非综合征遗传性聋患者(其中295例分子病因不明,77例携带GJB2病理性单等位基因突变)和182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检测GJB6基因的342kb大片段缺失del(GJB6〉D13S1830),并进行GJB6基因编码区扩增,以产物直接测序方法进行突变检测及鉴定。结果:372例耳聋患者中未发现GJB6 del(GJB6〉D13S1830),其中1例发现携带GJB6基因点突变404C〉A,导致了氨基酸的错义改变T135K,多物种Cx30氨基酸序列进化分析证实该点位于Cx30高度保守的第3跨膜区。对照组中未发现同样突变。结论:GJB6基因突变在中国耳聋人群中整体发生频率较低,GJB6基因可暂不列为第一线耳聋基因检测项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