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31篇
  免费   3636篇
  国内免费   2534篇
耳鼻咽喉   379篇
儿科学   575篇
妇产科学   122篇
基础医学   1952篇
口腔科学   575篇
临床医学   4257篇
内科学   2616篇
皮肤病学   331篇
神经病学   860篇
特种医学   1485篇
外科学   3304篇
综合类   9908篇
现状与发展   9篇
预防医学   4133篇
眼科学   519篇
药学   4722篇
  61篇
中国医学   4046篇
肿瘤学   1547篇
  2024年   237篇
  2023年   541篇
  2022年   1237篇
  2021年   1614篇
  2020年   1405篇
  2019年   685篇
  2018年   714篇
  2017年   1044篇
  2016年   789篇
  2015年   1400篇
  2014年   1874篇
  2013年   2321篇
  2012年   3216篇
  2011年   3412篇
  2010年   3266篇
  2009年   2794篇
  2008年   2831篇
  2007年   2684篇
  2006年   2392篇
  2005年   1901篇
  2004年   1328篇
  2003年   1051篇
  2002年   800篇
  2001年   781篇
  2000年   580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6篇
  1965年   3篇
  196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7篇
  1957年   4篇
  1956年   3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目的:调查分析中药饮片的质量以及不同产地之间质量的差异性。方法:收集43种中药饮片,检验杂质、水分、总灰分、SO_2残留量、浸出物、含量测定等。统计分析中药饮片质量的合格率和不同产地之间的差异率。结果:中药饮片杂质、水分、总灰分、SO_2残留量、浸出物、含量测定的合格率分别为96.63%(86/89)、97.70%(85/87)、93.65%(59/63)、96.47%(82/85)、90.38%(47/52)和94.38%(84/89);不同产地之间中药饮片差异率分别为30.23%(13/43)、30.95%(13/42)、33.33%(10/30)、24.39%(10/41)、12.00%(3/25)和9.30%(4/43)。结论:中药饮片的质量较好,不同产地之间的质量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分析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调取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相关用药信息,并从多个角度对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使用强度(AUD)、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C)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抗菌药物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为主,2014—2017年,抗菌药物使用率和AUD均下降,但各类品种选择结构有明显变化。总体上β-内酰胺类药物选用比例有所下降,但在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中β-内酰胺类药物仍然DDDs及占比最高。第1、3、4代头孢的DDDs总体呈波动式下滑的趋势,只有第2代头孢的DDDs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由于第3、4代头孢DDDs占比较少,第2代头孢取代第1代头孢的趋势比较明显,第2代头孢中头孢呋辛有取代头孢替安的趋势。β内酰胺/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中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大幅增长,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大幅下降。碳青霉烯类和头霉素类出现明显增长。单环β内酰胺类氨曲南的DDDs出现大幅下降。氟喹诺酮类药物中的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大环内酯类中的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逐年增长较为迅速,抗真菌药物伏立康唑(国产)、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DDDs均显著增加。结论 2014—2017年六安市人民医院抗菌药物的管理是有效的,但应注意品种结构选择的变化及抗菌药物销售金额的增长,尤其关注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西丁钠、莫西沙星、比阿培南、伏立康唑、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不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993.
994.
995.
目的:对比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种植体-骨界面中骨桥蛋白表达变化的异同。方法:选用纯系动物Beagle犬8只,在其下颌分别植入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采用固定金属全冠行种植义齿修复,分不同时期处死动物。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修复后不同时期埋植型与非埋植型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进行动态观察,比较两者之间的异同。结果:免疫组化观察发现,种植义齿修复受载后,随着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发生改建,种植体-骨界面表达骨桥蛋白较未修复对照组明显增强。2周时界面骨桥蛋白有表达,但与对照组无差异;4周和8周时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于8周时达到高峰;12周时恢复到与对照组相近。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埋植型和非埋植型种植体在义齿修复受载后,所承受的机械负荷均能经过种植体传递至周围骨组织,刺激种植体-骨界面骨桥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评价用牙刷和牙线进行机械性菌斑控制对学龄前儿童变形链球菌的影响。方法检查者单盲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将54名唾液中检出变形链球菌的3岁学龄前儿童纳入该研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菌斑染色后,口腔医学生给实验组儿童用牙刷和牙线彻底清洁牙面菌斑,不用牙膏,每天一次,共10次。用Dentocult SMStrip mutans(D-SM)监测唾液中变形链球菌的水平。结果 10次机械性菌斑控制结束后,实验组的D-SM值由基线的1.82下降到0.95(P<0.001),干预结束后2周D-SM值上升到1.62。对照组D-SM值的波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连续、彻底的单纯机械性菌斑控制能降低学龄前儿童变形链球菌水平,干预结束后该作用消失。  相似文献   
997.
目的探讨周期性张应力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增殖特性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分为加力组与对照组,加载周期性张应力的细胞为加力组,不加力的为对照组。应用细胞应力加载系统对L929细胞加载8%形变率、0.1 Hz的周期性张应力,分别在加力1 h、2 h、4 h和8 h后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分析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加力组加力1 h(q=5.532,P<0.01)与2 h(q=6.569,P<0.01),S期细胞比率(S-phase fraction,SPF)较对照组出现了下降,并伴有细胞数量的增加(P>0.05);加力组在加力4 h后,SPF较对照组下降(P>0.05),细胞数量增加(P>0.05);加力组在加力8 h后,SPF较对照组开始出现增高(q=4.287,P<0.05),细胞数量显著增加(q=5.202,P<0.01)。结论 8%形变率、0.1 Hz的周期性张应力引起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表现为随应力加载时间的延长,细胞的增殖活性出现先被抑制、后被促进的改变。  相似文献   
998.
比色对于牙科医生来说仍然具有挑战性。牙科色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促生了新型比色板和可用于临床的比色仪,这些比色板和比色仪的出现提高了牙齿颜色测量、交流和再现的成功率,但其应用和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就比色板和比色仪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总结射频温控热凝术治疗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的疗效和体会,探讨射频温控热凝术的方法、技巧和手术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2001年7月—2011年3月在我院分别采用眶下孔入路法、侧入路法、前入路法和其他入路进行射频治疗的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648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射频治疗,首次止痛率分别为眶下孔法98.3%、侧路法91.0%、前路法95.5%,首次射频治疗总有效率为96.0%,经6个月~2 a随访到的395例患者中,1年内复发率为9.6%,2年内复发率为20.5%,经再次射频治疗或手术治疗均获得完全止痛。结论:射频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效可靠,操作简便、适应证广、并发症较少,CT定位能提高穿刺精确度,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价生物玻璃/纳米羟基磷灰石(nHA/BG)涂层与Bio-Oss骨粉在种植体骨缺损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方法:选取6只Beagle犬,拔除两侧下颌前磨牙。3个月后预备种植窝,同时颊侧制造裂隙状骨缺损(2.25 mm×3 mm×4 mm)。按照分组植入种植体和骨粉,A组为nHA/BG+Bio-Oss,B组为nHA/BG+血凝块愈合,C组为微米级HA+Bio-Oss。术后2周、处死前2周和3 d分别进行四环素、钙黄绿素和茜素红荧光标记。术后8周和16周处死动物,行大体观察和组织学测量。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骨-种植体结合率(BIC)在8周时分别为30%、18%、21%,16周时分别为61%、53%、46%;缺损区新骨面积(RA)在8周时分别为(2.1±0.6)mm3、(1.4±1.0)mm3、(0.6±0.1)mm3,16周时分别为(4.2±0.7)mm3、(2.2±1.2)mm3、(1.2±0.6)mm3。各组8周与16周的BIC和RA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8周时,A、C 2组的BIC和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16周时,A、B 2组的RA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种植体周围2.25 mm骨缺损区,nHA/BG涂层能促进种植体-Bio-Oss替代骨-骨的骨结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