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54篇
  免费   1068篇
  国内免费   846篇
耳鼻咽喉   154篇
儿科学   317篇
妇产科学   51篇
基础医学   765篇
口腔科学   201篇
临床医学   1302篇
内科学   863篇
皮肤病学   89篇
神经病学   285篇
特种医学   376篇
外科学   1137篇
综合类   3404篇
预防医学   1325篇
眼科学   106篇
药学   1302篇
  12篇
中国医学   1187篇
肿瘤学   492篇
  2024年   50篇
  2023年   109篇
  2022年   340篇
  2021年   399篇
  2020年   344篇
  2019年   198篇
  2018年   196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453篇
  2014年   567篇
  2013年   811篇
  2012年   1069篇
  2011年   1136篇
  2010年   1007篇
  2009年   923篇
  2008年   940篇
  2007年   877篇
  2006年   877篇
  2005年   697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365篇
  2002年   298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65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ype 1 (HSV-1) so as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of its antiviral activity, 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 (FITC) was used as the fluorescent probe to label viruses and heparin sodium was used as control. Meanwhile , the effect of Gardenia extract ZG on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was determined by flow cytometry.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adsorption of HSV-1 on the surface of Hep-2 cells exhibited the character of saturation and specificity and heparin sodium could prevent attachment of viruses on these cells. These results are in accord with those reported previously. It was also proved that the manner of drug-use prior to adsorption or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as better than adsorption prior to drug-use, and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the former and latter manner were 84. 76% and 82.92% respectively. Three manners of drug-use with Gardenia extract ZG were all effective to reduce the adsorption quantity of viruses, especially the manner of simultaneous use of drug and adsorption with an adsorption inhibition rate of 68.46% . From the above observation, it is apparent that the mechanism of anti-viral activity of Gardenia extract ZG may be via several steps involved in the HSV-1 adsorption.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浆凝血酶调节蛋白(PTM)在评估血管病变和并发症中的意义。方法用ELISA检测PTM。结果大血管病变的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脑梗死和脑出血),PTM为轻度升高,平均水平均在35μg/L以下。微血管病变性疾病(原发性慢性肾小球疾病、SLE尿蛋白阳性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和D IC),PTM中重度升高,平均水平全在40μg/L以上,分别与大血管病变的各组疾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分析病情进展和并发症PTM水平,原发性肾小球慢性疾病的肾功能衰竭组显著高于无肾功能衰竭组(P<0.01),SLE尿蛋白阳性组高于阴性组(P<0.01),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高于大血管病变组(P<0.01),D IC的PTM水平更是显著高于其他所有组别(P<0.01)。结论检测PTM可评估大小血管病变和并发症,有实用的临床指导意义,并为研究病理生理与血管病变的关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3.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合酶(NOS)抑制剂左旋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对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合成的影响。方法 钳夹沙土鼠的双侧颈总动脉制造脑缺血模型,应用免疫荧光法染色,观察GFAP密度的变化及分布。结果 脑缺血再灌流后海马区GFAP合成增加,GFAP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放射层及分子层,L-NAME能减少海马区GFAP的合成。结论 L-NAME是NOS强有力的抑制剂,L-NAME可能通过抑制NO的产生抑制了GFAP的合成。  相似文献   
94.
目的:以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为研究对象,观察载脂蛋白A-I对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1(ABCA1)的影响,从而探讨载脂蛋白A-I对动脉粥样硬化(As)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用液体闪烁计数器检测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细胞内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含量, 运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和Western 印迹分别检测ABCA1 mRNA 与ABCA1蛋白的表达,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 结果:载脂蛋白A-I引起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与胆固醇酯呈时间依赖性减少, 而ABCA1蛋白质水平、细胞平均ABCA1荧光强度以及细胞内胆固醇流出呈时间依赖性增加,但ABCA1 mRNA没有明显变化。巯基蛋白酶抑制剂(leupeptin 和ALLN)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而其它蛋白酶抑制剂(pepstatin A、aprotinin及phosphoramiddon)不增加ABCA1蛋白质水平,蛋白体抑制剂(lactacytin)和溶酶体抑制剂(NH4Cl)也不影响ABCA1蛋白质水平。 结论:巯基蛋白酶可降解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蛋白质,而载脂蛋白A-I可阻碍巯基蛋白酶降解ABCA1蛋白质,从而提高THP-1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ABCA1 蛋白质水平, 增加细胞内胆固醇流出, 降低细胞内胆固醇聚积。  相似文献   
95.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对小儿癫痫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02例临床拟诊为癫痫患儿进行4~8h视频脑电图监测,其中包括清醒、睡眠期记录;分析临床发作和异常放电的关系,异常放电出现的时相。结果监测到临床发作并且同步异常放电者23例,仅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者53例,两者共76例(76/102,74.51%)结合病史确定为癫痫,其中局灶性52例(52/76,68.42%),睡眠中出现55例(55/76,72.37%)。10例(10/102,9.80%)临床发作但无同步异常放电,判定为非癫性发作。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儿童癫痫诊断的正确率,有助于癫痫的定位,部分剥夺睡眠有助于癫痫样放电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96.
Phagepeptidedisplaytechniquehasbecomeaverypopu larmethodofstudyinawidevarietyofresearchworkson accountofitsversatility,simplicityandcosteffectiveness. Ithasbeenwidelyusedforidentificationofproteinsand hasprovidedaconvenientmethodologytoobtainligands fors…  相似文献   
97.
DNA连接酶及相关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核酸检测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分子遗传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和肿瘤学等方面的临床诊断.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大大促进了病原体、基因突变和基因型的分子诊断方法的发展,它将在临床诊断与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对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病人进行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材料和方法:利用电离室,胶片和验证模体对39个接受调强放射治疗的鼻咽癌患者,在治疗开始前进行绝对剂量和相对剂量验证.绝对剂量验证主要在两个位置进行:一个在等中心位置,另一个在离等中心4cm靠进腮腺的位置.相对剂量主要用体模对单野和整个计划的剂量分布进行验证.将得到的剂量分布利用分析软件与计划中的剂量分布进行分析比较.利用剂量偏差(dose difference)、吻合距离(distance to agreement,DTA)、γ指数等参数来测量剂量验证的偏差.结果:中心点和腮腺边上点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70%和3.03%.对于测量感兴趣区域(ROI,region of interested)的相对误差的测量,90%的测量都在设定的标准(3%,3 mm)之内,对于未能达到剂量偏差和间距偏差标准的区域,结合γ分析后一般也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结论:验证结果表明实际测量剂量分布与计划计算的剂量分布符合的相当理想.  相似文献   
99.
目的 研究EB病毒转化外周血B淋巴细胞建成的永生细胞株在传代过程中遗传特性是否发生改变.方法 对10株永生细胞株进行30代的长期传代培养,采用染色体显带、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检测技术,观察不同传代次数的永生细胞株二倍性、染色体核型、微卫星DNA及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 永生细胞株在30代以内,在染色体二倍性、核型、微卫星DNA方面保持稳定,未检测出端粒酶活性.结论 经EB病毒转化的永生细胞株在有限代次内遗传特征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观察一种新型HLA衍生肽 (RDP12 5 8)的免疫抑制作用 ,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用化学方法合成一种HLA衍生肽(RDP12 5 8) ,以3 H TdR掺入法观察其在体外对大鼠脾细胞增殖的影响 ;以酶化学法观察其对脾细胞血红素氧合酶 1(hemeoxygenase 1,HO 1)活性的影响。结果 :RDP12 5 8可显著抑制大鼠脾细胞增殖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降低HO 1的活性。结论 :RDP12 5 8能够显著抑制丝裂原或同种抗原刺激所致大鼠脾细胞的增殖反应 ,其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HO 1活性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