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63篇
  免费   728篇
  国内免费   463篇
耳鼻咽喉   56篇
儿科学   149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60篇
口腔科学   175篇
临床医学   837篇
内科学   759篇
皮肤病学   120篇
神经病学   207篇
特种医学   313篇
外科学   587篇
综合类   1981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830篇
眼科学   152篇
药学   1083篇
  6篇
中国医学   722篇
肿瘤学   284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3篇
  2022年   213篇
  2021年   309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116篇
  2018年   135篇
  2017年   226篇
  2016年   151篇
  2015年   255篇
  2014年   377篇
  2013年   429篇
  2012年   674篇
  2011年   738篇
  2010年   653篇
  2009年   602篇
  2008年   617篇
  2007年   536篇
  2006年   537篇
  2005年   425篇
  2004年   268篇
  2003年   237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160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7篇
  1986年   6篇
  1966年   9篇
  1965年   20篇
  1964年   10篇
  1963年   11篇
  1962年   19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24篇
  1957年   32篇
  1956年   13篇
  1955年   8篇
  1954年   6篇
  1948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控制高血压对于卒中预防至关重要.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单药治疗往往不能使血压降至正常水平,而联合用药可提高降压效应,但并非所有降压药均效果良好.中国高血压干预效果研究的早期数据分析以及缬沙坦对血压未控制的心血管高危日本患者发病率和病死率影响研究的亚组分析显示,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药氨氯地平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缬沙坦是...  相似文献   
992.
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血管损伤小鼠血管重构的影响。方法在雄性C57BL/6小鼠股动脉外套上聚乙烯套管,制作成血管损伤模型。320只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正常组)、假手术对照组(假手术组)、手术对照组(手术组)、阿托伐他汀低剂量干预组[低剂量组,2.5(mg/kg·d)],阿托伐他汀高剂量干预组[高剂量组,5(mg/kg·d)],每组64只,通过灌胃给药,分别于造模术后第7d、第14d处死小鼠。取小鼠股动脉标本,分别采用HE染色及NIH图像分析软件测量血管内膜及中膜面积,RT-PCR法检测NAD(P)H氧化酶系统主要亚单位p22phox,p47phox,rac-1mRNA表达水平,应用光泽精化学发光法测定股动脉O2-·的含量。各组随机抽取16只老鼠测造模前后血脂及肝功能。结果手术组及药物干预组均有血管内膜过度增生,正常组及假手术组未见新生内膜形成,造模术后14d阿托伐他汀两干预组股动脉内膜增厚速度显著减缓(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O2-·含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均显著降低,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4d两干预组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相对表达量较手术组及术后7d时显著降低(P〈0.05)。各组实验前后血脂、肝功无明显差异(P〉0.05)。小鼠股动脉p47phox,p22phox,rac-1mRNA表达量与O2-·含量之间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07,0.918,0.920(P均〈0.05)。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能通过抑制小鼠股动脉p22phox,p47phox,rac-1mRNA的表达,减轻损伤血管重构。  相似文献   
993.
目的研究近年来肠道门诊细菌性痢疾流行概况及志贺菌耐药特点,为细菌性痢疾临床治疗和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志贺菌及沙门菌琼脂培养基培养,可疑菌株经VITEK-32细菌鉴定仪及血清凝集鉴定到群,K-B法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纸片确认试验检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三维试验检测AmpCβ-内酰胺酶(AmpC酶)。结果 279例细菌性痢疾感染患者主要以宋内志贺菌(201株,占72.4%)和福氏志贺菌(76株,占27.2%)感染为主,且患者主要集中在0~11岁年龄段,占总感染率的71.3%(199/279),高发季节为7-11月。药敏结果显示,志贺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均〉60%;对环丙沙星和左旋氧氟沙星的耐药率较低,均〈40%,未发现耐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志贺菌。151株志贺菌纸片确认试验为产ESBLs阳性菌株,占54.1%(151/279);未发现AmpC酶阳性者。结论我院肠道门诊细菌性痢疾以感染宋内志贺菌和福氏志贺菌的婴幼儿为主,且宋内志贺菌有增高趋势,2种志贺菌对部分种类的抗菌药物药敏性差别较大,临床医师应根据菌群鉴定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了解IL-10、COX-2在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性胃炎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为免疫治疗H.pylori相关性胃炎及预防胃癌发生提供临床和实验依据。方法收集因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于我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炎者110例,取胃窦部黏膜活检标本3块,分别行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嗜银染色、HE染色。根据H.pylori科研诊断标准,110例标本中符合实验研究的共74例,其中H.pylori阳性59例,H.pylori阴性15例。免疫组化方法检测74例标本中IL-10、COX-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L-10、COX-2在H.pylori(+)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5%、59.32%,与H.pylori(-)组的13.33%、20.00%相比,两种因子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增加(P〈0.05)。H.pylori(+)组,IL-10、COX-2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2.26%、74.19%,在非活动性胃炎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7.86%、42.86%。IL-10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阳性表达率低于非活动性胃炎(P〈0.02);COX-2在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阳性表达率高于非活动性胃炎(P〈0.03)。H.pylori(+)组,IL-10、COX-2在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00%、44.00%,慢性萎缩性胃炎分别为38.10%、61.90%,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分别为38.46%、84.62%。IL-10在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COX-2的表达呈递增趋势,在肠化及异型增生组表达显著增高,与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两两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H.pylori(+)组,IL-10与COX-2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r=-0.566(P〈0.001)。结论 IL-10、COX-2两种因子的产生与H.pylori感染相关;COX-2与胃癌的发生有关,是胃癌发生的早期事件,IL-10可能抑制了COX-2的过度表达及活性,在H.pylori相关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吲哚美辛在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对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行ERCP检查的16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吲哚美辛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对照组在ERCP术前30 min直肠内给予安慰剂栓。ERCP术后观察患者有无腹痛,并于术后12 h做血清及尿淀粉酶测定。结果吲哚美辛组PEP发生率(6.0%)与安慰剂组PEP发生率(10.6%)无显著差异(P=0.28),但是吲哚美辛组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18.1%)显著低于安慰剂组(37.6%,P=0.005)。结论直肠应用吲哚美辛可以预防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评价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背角Nogo-A蛋白表达的变化.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72只,体重250~30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n=24):对照组(C组)、假手术组(S组)和神经病理性痛组(NP组).C组不做任何处理,NP组采用结扎并剪断胫神经和腓总神经的方法制备大鼠神经病理性痛模型,S组仅切皮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和剪断神经.于结扎后1、7、14、21 d时采用yon Frey丝测定大鼠机械痛阈.于各时点随机取6只大鼠处死后取损伤侧L5背根神经节和L4,5脊髓,采用免疫荧光标记法测定Nogo-A蛋白的表达(n=3),采用Westernblot法测定Nogo-A蛋白的表达(n=3).结果 与C组和S组比较,NP组大鼠结扎后7、14、21 d时机械痛阈降低,结扎后7、14 d时背根神经节Nogo-A蛋白表达下调,结扎后14、21 d时脊髓背角Nogo-A蛋白表达上调(P<0.05).结论 背根神经节及脊髓背角Nogo-A蛋白可能在外周神经损伤诱发大鼠神经病理性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in the expression of Nogo-A protein in the dorsal root ganglion (DRG) and spinal dorsal horn in a rat model of neuropathic pain (NP) .Methods Seventy-two male SD rats weighing 250-300 g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3 groups ( n = 24 each) : control group (group C) , sham operation group (group S) and NP group. NP was induced by ligation and severance of tibial and common fibular nerves according to the technique described by Isabelle et al. The 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 (MWT) to von Frey filament stimulation was measured at 1, 7, 14 and 21 days after ligation. Six rats in each group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t each time point and sacrificed (3 for determination of Nogo-A protein expression by immunofluorescence, 3 for determination of Nogo-A protein expression by Western blot) . The L5 DRG and L4,5 segment of spinal cord on the injured side were removed for determination of Nogo-A protein expression by immunofluorescence and Western blo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groups C and S, MWT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at 7, 14 and 21 days after ligation, the expression of Nogo-A protein in the DRG was down-regulated at 7 and 14 days after liga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Nogo-A protein in the spinal dorsal horn was up-regulated at 14 and 21 days after ligation ( P <0.05) .Conclusion The Nogo-A protein in the DRG and spinal dorsal horn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induced NP in rats.  相似文献   
997.
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回顾性分析经皮和开放前路螺钉固定治疗枢椎齿状突骨折, 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和影像学结果。方法 2003年 3月至 2010年 5月, 115例齿状突骨折患者接受前路螺钉固定治疗并获得随访。年龄 16~71岁, 平均 43.5岁。经皮固定组 47例: 域型骨折 42例, 浅芋型骨折 5例;采用经皮工作通道下前路螺钉固定。开放固定组 68例: 域型骨折 61例, 浅芋型 7例;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方法治疗。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1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2~70个月, 平均 37.6个月。术前两组性别、年龄、骨折类型、受伤至手术时间、伴发脊柱损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平均手术时间: 经皮固定组(40.3±9.5) min, 开放固定组(62.9±15.3) min, 经皮固定组显著短于开放组(P约 0.05)。术中平均出血量: 经皮固定组(5.6±4.1) ml, 开放固定组(47.1±28.6) ml, 经皮固定组显著少于开放组(P约 0.01)。两组在术者放射线暴露时间、骨折愈合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前路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域型或浅芋型齿状突骨折的方法, 与开放固定法比较创伤相对小。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清达颗粒(QDG)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脏的抗炎作用,为清达颗粒抗高血压及防治靶器官损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12只17周龄雄性SHR随机分为模型组(SHR-control组)与清达颗粒组(SHR+QDG组)各6只,另将6只相匹配的同源正常血压(WKY)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WKY组),采用无创血压仪每周监测大鼠血压,连续观察8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心脏病理改变;马松(Masson)染色检测心脏胶原纤维表达。结果治疗后,SHR+QDG组收缩压、舒张压显著低于SHR-control组(P <0.05);SHR+QDG组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均显著低于SHR-control组(P <0.05);与SHR-control组比较,SHR+QDG组心肌炎症程度减轻;SHR+QDG组心肌纤维化程度显著降低(P <0.05)。结论清达颗粒能显著降低SHR血压,改善心肌炎症及心肌纤维化,可能与其能有效降低血压、防治靶器官损害的机制有关,具体的抗炎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9.
目的:评价根据CT扫描数据和牙列印模重建牙列数字模型的精度.方法:以OKIO-V-100三维光学扫描系统扫描猴牙列标本获取标准模型;根据螺旋CT、锥柬CT扫描数据重建颌骨及牙列三维数字模型;制取猴牙列标本印模,灌制石膏模型,通过OKIO-V-100三维光学扫描系统扫描重建牙列形态.分别将CT扫描重建的数字图像、石膏模型...  相似文献   
1000.
目前视网膜假体是所有视觉假体中研究最成熟、最广泛的一种,其研究目标是帮助失明患者恢复有用视力,尤其针对因视网膜色素变性和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等致视力丧失者.依电刺激部位不同,视网膜假体分为视网膜上假体和视网膜下假体.前者通过玻璃体手术将微电极植入并固定于视网膜上;后者通过巩膜途径或玻璃体途径将微电极置于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近年来对视网膜上假体的阵列电极、刺激电流等进行了改进;对视网膜下假体的芯片、供能方式等做了改进.有望为不可逆盲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