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65篇
  免费   2175篇
  国内免费   1416篇
耳鼻咽喉   195篇
儿科学   417篇
妇产科学   116篇
基础医学   1268篇
口腔科学   295篇
临床医学   2948篇
内科学   1771篇
皮肤病学   320篇
神经病学   459篇
特种医学   739篇
外科学   1786篇
综合类   6112篇
现状与发展   1篇
预防医学   2586篇
眼科学   217篇
药学   2611篇
  25篇
中国医学   2110篇
肿瘤学   880篇
  2024年   102篇
  2023年   273篇
  2022年   669篇
  2021年   816篇
  2020年   758篇
  2019年   349篇
  2018年   400篇
  2017年   593篇
  2016年   459篇
  2015年   795篇
  2014年   1073篇
  2013年   1398篇
  2012年   2088篇
  2011年   2222篇
  2010年   1953篇
  2009年   1802篇
  2008年   1860篇
  2007年   1695篇
  2006年   1503篇
  2005年   1189篇
  2004年   749篇
  2003年   619篇
  2002年   495篇
  2001年   445篇
  2000年   299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78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常规对照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除常规治疗外每晚8时给予阿托伐他汀1片(20mg)]。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取外周血,测定血浆Hs—CRP和Hcy的浓度。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相比在治疗前Hs—CRP及Hcy水平无明显差异。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治疗组治疗4周后血浆Hs—CRP及Hcy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均P〈0.01),而常规对照组Hs—CRP和Hcy水平在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阿托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浆Hs—CRP和Hcy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肾脏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过敏性紫癜248例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腹痛、上呼吸道感染、潜血、补体C3、性别、类风湿因子、血小板计数对患者尿白蛋白有影响。腹痛、尿潜血、年龄、类风湿因子、血小板计数、皮疹持续时间对患者尿球蛋白有影响。关节痛、肾区叩击痛、腹痛对患者尿微蛋白有影响。结论腹痛是肾脏损伤的重要相关因素,尿潜血则是肾脏发生较为严重损伤的实验室指标,性别、血小板计数、感染因素、皮疹持续时间、年龄、关节痛、肾区叩击痛与肾脏损伤的发生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寻常型天疱疮抗原细胞外区3-4表位的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寻常型天疱疮抗原(pemphigus vulgaris antigen,PVA)细胞外区3—4(extracellular domain,EC3—4)表位的致病性,并与EC1—2进行比较。方法:通过寻常型天疱疮新生鼠模型,构建含有PVA EC3—4片段的重组质粒,进行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通过免疫家兔获得特异性抗血清,皮下注射至BALB/c新生鼠,从临床、组织病理、电镜和免疫荧光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实验组小鼠经皮下注射特异性兔抗EC3—4抗体后均未出现红斑、水疱等临床表现;组织病理亦未见表皮内水疱形成,可见棘层松解现象。电镜显示棘层细胞排列松散,细胞间距增宽,部分桥粒分离、溶解、消失。免疫荧光以正常小鼠皮肤为底物,显示IgG荧光沉积。结论:PVA EC3—4表位亦为PVA的致病性表位。  相似文献   
994.
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通过多地区、大样本量的流行病学调查,获得中国银屑病患病情况的基本资料。方法在中国6个省或自治区中各选择一个城市作为调查点,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所有被调查者填写问卷和接受皮肤科医生检查。调查表数据录入EpiData软件,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抽样调查19974人,完成调查人数17345人,发现银屑病患者102人,总患病率为0.59%,标化患病率0.47%。其中男性患病率为0.65%,标化患病率为0.54%;女性患病率为0.54%,标化患病率为0.44%。男女银屑病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分型中以寻常性为主(97.06%),28.43%的银屑病患者有家族史,59.80%的患者认为银屑病影响了生活质量。结论通过中国六省市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银屑病患病率为0.47%,高于国内其他调查的结果 ,被调查人群的男、女银屑病患病率接近。  相似文献   
995.
目的:探讨硬膜外腔选择性偏侧法置管在单侧下腹部手术麻醉中的临床应用。方法12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I组II组。两组患者均取患侧卧位行直入法硬膜外腔穿刺,穿刺针到达硬膜外腔后,I组按常规头向置入硬膜外导管3~3.5 cm,II组将穿刺针口斜面向术侧旋转25~30°,向头侧置入导管3~3.5 cm。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不同时点血液动力学变化、麻醉平面不对称例数、麻醉效果、需要辅助用药的例数以及术后头痛、腰背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相同时点血液动力学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II组的术侧感觉阻滞平面高的例数显著多于I组( P<0.05);Ⅱ组麻醉效果(镇痛和肌松满意情况)显著优于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硬膜外腔偏侧法置管用于单侧下腹部手术麻醉效果优于常规法置管。  相似文献   
996.
目的通过回顾1例人感染巴贝斯虫的实验室资料,以积累经验,提高诊断水平。方法研究红细胞(RBC)、血小板(PLT)直方图,白细胞(WBC)VCS散点图;观察外周血、骨髓涂片中虫体的形态;从患者外周血中提取的DNA核酸用疟原虫、巴贝斯虫种、巴贝斯虫属特异性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结果 RBC直方图波峰降低,宽度增加,PLT直方图无异常,WBC VCS散点图非WBC区有颗粒团;外周血、骨髓涂片见大量拟似恶性疟原虫虫体;PCR产物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结果显示与巴贝斯虫和田鼠巴贝斯虫18s核糖体DNA序列分别有96%和99%的同源性。结论感染的虫体为田鼠巴贝斯虫。  相似文献   
997.
本研究调查南京地区人群中稀有血型杭原的类型及分布情况,为稀有血型病人的临床用血和献血招募提供基础性资料.采用4M尿素对红细胞进行Kidd血型系统的Jk(a-b-)表型筛选;利用抗血清对H系统的H-、MNS系统的GPA-,Gerbich系统的GPC-、Ii系统的i+,Lutheran系统的Lub-表型进行筛选;对Kell...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研究了解西安市乙型肝炎病毒(HBV)的基因型分布及其与临床相关性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巢式PCR对389例西安市HBV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进行HBV DNA扩增,后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LFP)鉴定HBV基因型。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乙肝五项,速率法检测ALT和AST。结果 西安市389例HBV感染患者基因型分布为HBV B基因型58例占14.9%(58/389),HBV C基因型326例占83.8%(326/389),HBV B/C混合型5例占1.2%(5/389)。其中HBV B、C基因型与患者在性别和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阳性率、HBV DNA载量水平及ALT和AS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C基因型患者在HBV携带者和慢性乙肝中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肝硬化和肝癌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 C基因型较B基因型更易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结论 西安市HBV感染者存在HBV B、HBV C、HBV B/C混合型3种基因型,以HBV C为主要基因型,B型次之,B/C混合型最少;肝硬化的发生与C型存在着一定关系,提示HBV C基因型更容易发展成为肝硬化。  相似文献   
999.
目的通过了解基层医院护士离职及再就业情况,为制订减少护士离职、稳定基层医院护理队伍的政策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设问卷调查2013年至2015年盐城市7所县级医院和10所乡镇医院的245名护士离职情况。结果护士离职主要原因为工作压力和责任使心理难以承受(35.51%)与工作强度和作息使身体不能耐受(35.10%)。离职后继续从事护理工作(65.31%)和转行(26.94%)的比例较大。结论护理管理者应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减轻护士压力,改善护士薪酬待遇,从而稳定护士队伍。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 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技术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Revolution CT联合70 kV低管电压前瞻心电门控扫描技术对临床拟诊为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45例进行心脏CTA检查,对图像质量进行评分。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心脏CTA和心脏超声的诊断效能。记录并计算患儿接受的有效辐射剂量及碘对比剂用量。结果 45例患儿共25种独立的心血管畸形,包括6种心内结构异常和19种心外大血管畸形。对于先天性心外大血管畸形,心脏CTA的诊断准确率和检出率[99.77%(853/855),97.73%(86/88)]均高于心脏超声[98.71%(844/855),88.64%(78/88);χ2=6.28、5.72,P均<0.05)]。有效辐射剂量为(0.20±0.05)mSv,碘对比剂用量为(2.06±1.09)g。45例患儿的图像质量均满足影像诊断要求。结论 新型宽探测器CT联合70 kV管电压和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降低辐射剂量和碘对比剂用量的同时,能获得良好的图像质量和诊断效能,对诊断婴幼儿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