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81篇 |
免费 | 1889篇 |
国内免费 | 843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20篇 |
儿科学 | 339篇 |
妇产科学 | 107篇 |
基础医学 | 1201篇 |
口腔科学 | 241篇 |
临床医学 | 2119篇 |
内科学 | 1341篇 |
皮肤病学 | 211篇 |
神经病学 | 265篇 |
特种医学 | 583篇 |
外科学 | 1570篇 |
综合类 | 4765篇 |
现状与发展 | 12篇 |
预防医学 | 2007篇 |
眼科学 | 135篇 |
药学 | 2106篇 |
28篇 | |
中国医学 | 1710篇 |
肿瘤学 | 653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220篇 |
2023年 | 254篇 |
2022年 | 555篇 |
2021年 | 699篇 |
2020年 | 633篇 |
2019年 | 323篇 |
2018年 | 359篇 |
2017年 | 493篇 |
2016年 | 348篇 |
2015年 | 718篇 |
2014年 | 865篇 |
2013年 | 1060篇 |
2012年 | 1390篇 |
2011年 | 1598篇 |
2010年 | 1476篇 |
2009年 | 1357篇 |
2008年 | 1329篇 |
2007年 | 1274篇 |
2006年 | 1221篇 |
2005年 | 926篇 |
2004年 | 661篇 |
2003年 | 550篇 |
2002年 | 373篇 |
2001年 | 349篇 |
2000年 | 252篇 |
1999年 | 82篇 |
1998年 | 22篇 |
1997年 | 19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7篇 |
1994年 | 26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D)对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及氧化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全身麻醉下行肺癌根治术患者80例,ASAⅠ或Ⅱ级,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C组)、乳酸钠林格组(R组)、聚明胶肽组(P组)和6%羟乙基淀粉130/0.4组(H组),每组20例。P组和H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90min静脉滴注聚明胶肽和6%羟乙基淀粉130/0.4,速率20mL·kg-1·h-1,扩容量20mL·kg-1,R组和C组分别滴注乳酸钠林格液和生理盐水6~8mL·kg-1·h-1。分别于AHHD前(T0),AHHD后即刻(T1)、2h(T2)和6h(T3)时采血,测定血清TNF-α、IL-6、IL-8、IL-10、NO、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与T0比较:T2—T3时C组、R组、P组和H组血清TNF-α、IL-6、IL-8、IL-10、NO含量及MDA活性升高,SOD含量降低(P<0.05);与C组比较:R组、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含量升高(P<0.05);与R组比较:P组和H组T2—T3时血清TNF-α、IL-6、IL-8、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IL-10及SOD活性升高(P<0.05);与P组比较:H组T2—T3时血清IL-10及SOD含量升高,NO含量及MDA活性降低(P<0.05),血清TNF-α、IL-6及IL-8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应用乳酸钠林格液、聚明胶肽或6%羟乙基淀粉130/0.4行AHHD,可抑制肺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反应,且6%羟乙基淀粉130/0.4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病毒性脑炎患儿脑脊液白蛋白比值(QAlb)、IgG和IgG指数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分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病毒性脑炎组按临床特点分为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重症病毒性脑炎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和脑脊液的白蛋白、IgG,计算QAlb和IgG指数,判断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及免疫球蛋白鞘内合成情况与临床严重程度的关系。结果病毒性脑炎组的QAlb高于对照组;重症病毒性脑炎组的QAlb较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病毒性脑炎组脑脊液IgG、IgG指数比轻症病毒性脑炎组和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病毒性脑炎组患儿的血脑屏障功能损害程度、鞘内IgG合成情况与临床病情严重程度相关。检测脑脊液和血清中白蛋白、IgG,计算QAlb和IgG指数能反映病毒性脑炎患儿血脑屏障功能状态及IgG鞘内合成情况,为判断病毒性脑炎临床病情的严重程度提供相关依据。 相似文献
63.
海藻酸钠/壳聚糖微胶囊包埋人卵巢癌细胞腹腔移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用改性壳聚糖代替聚赖氨酸,制备海藻酸钠/壳聚糖(ACA)微胶囊用于细胞移植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大功率高压脉冲微胶囊制备仪。制备包埋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然后采用注射的方法将其移植到小鼠的腹腔。结果 包埋SKOV3细胞的ACA微胶囊移植后,在小鼠的腹腔内保持了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囊内的细胞正常生存并保持增殖功能。结论 壳聚糖作为制备微胶囊的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机械强度。因此,可望代替价格昂贵的聚赖氨酸剂备微胶囊,作为免疫隔离工具在组织细胞移植技术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低温保存肝血窦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在肝微循环障碍中的作用,方法:将63只大鼠肝脏分别在低温UW液中保存0(对照组)、2、8、16、24、32和48h,然后对肝血窦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肝血窦内皮细胞在保存2、8h后,筛板小孔扩大,融合成许多大洞隙,16、24h细胞胞明显回缩,呈树根状,32,48h似索网状,部分内皮细胞突起,脱落,肝细胞微绒毛在保存8h后出现肿胀并形成膜浆泡从扩大的内皮小孔突入血窦;随着保存时间延长,膜浆泡增多,变大并脱落或破裂,结论:肝血窦内皮细胞的低温保存损伤和膨入血窦内的膜浆泡可引起肝微循环紊乱,导致肝血流和肝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七氟烷、丙泊酚对心脏双瓣置换术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在东莞康华医院进行风湿性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麻醉用药将患者分成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七氟烷组患者采用1%七氟烷进行麻醉诱导;丙泊酚组患者采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分别在术前、主动脉开放后第2、8、24小时测定血流动力学变化;在术前及主动脉开放后第8、16、72小时监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等指标。结果两组心脏双瓣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肺动脉楔嵌压(PAWP)、总胆红素、AST、AL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点间及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氘代试剂(CIL)、每搏输出量指数(SVI)、左心室做功指数(LVSW)、血尿素氮(BUN)、肌酐(Cr)组间、不同时点间、组间·不同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双瓣膜置换术患者实施七氟烷或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患者MAP、HR、PAWP、TBIL、AST及ALT的影响相似,但是对SVI、LVSWI、BUN及Cr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进食评估问卷调查工具-10(eating assessment tool-10,EAT-10)中文版在急性期脑卒中后吞咽障碍评估中的信度和效度。方法:选择急性期脑卒中后住院患者180例,采用EAT-10中文版量表进行筛查评估,并用吞咽障碍的诊断金标准--视频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ideofluoroscopic swallow study,VFSS)为效标进行检验。结果:180名入选患者中有130名问卷合格并顺利行VFS检查,EAT-10中文版总量表Cronbach’s α=0.845,各条目与总分均存在相关,相关系数最低的为条目2(r=0.271),相关系数最高的为条目3(r=0.772),重测信度均为0.7以上,重测信度符合要求。经调查员一致性信度检验,条目2有一位调查员的结果是恒定值,量表其余9个条目的一致相关系数均>0.7,各亚项和总分均值间一致性较高。分别对EAT-10分界值3,2,1进行效度检验,发现分界值1为最理想分界值,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判断吞咽障碍的灵敏度为77.9%,特异度为66.1%,阳性预测值71.6%,阴性预测值73.2%,阳性似然比2.30,阴性似然比0.33。结论:EAT-10中文版仅适用于已有饮水和进食经历的患者,EAT-10中文版对评估急性期脑卒中患者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当分界值为1,EAT-10总分≥1时灵敏度和阴性预测值最佳,能够较好地预测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吞咽能力受损、渗透和误吸。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治疗中对抗菌药物使用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56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儿随机分成两组:PCT组30例,对照组26例,PCT组根据血清PCT检测水平来判断抗生素的使用;常规组根据患者血CRP、X线胸片、痰培养以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判断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新生儿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使用率、住院时间、死亡率等。结果 PCT组的抗生素使用时间为(9.5±1.9)d,对照组为(11.8±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P=0.0001);两组的抗生素使用率、住院时间、死亡率及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可有效指导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抗生素治疗,明显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减少抗生素暴露。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治疗阑尾炎的效果以及总结经验。方法:回顾分析620例急慢性阑尾炎患者均行LA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620例阑尾炎患者中,613例行LA,3例行腹腔镜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手术,其中有7例患者因异位阑尾根部穿孔伴盲肠水肿,LA不满意而转为开腹,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44.6±11.8)min,平均术中出血量(26.7±6.8)ml,平均术后使用抗生素时间(3.6±1.2)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3.2±0.9)d。术后6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发生率0.97%,均经换药后治愈。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阑尾切除手术,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的关系.方法 选取205例BPH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分别按照是否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血脂异常分为BPH非高血压组(A1组,n=115)和BPH合并高血压组(A2组,n=90)、BPH非高血糖组(B1组,n=169)和BPH合并高血糖组(B2组,n=36)、BPH非肥胖组(C1组,n=142)和BPH合并肥胖组(C2组,n=63)、BPH非血脂异常组(D1组,n=151)和BPH合并血脂异常组(D2组,n=54),再分别进行两组间回顾性对比分析;最后进一步分析前列腺体积(PV)分别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指数(BMI)、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BPH分别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肥胖患者与单纯性BPH患者相比,PV增大[(66.21±20.78) mL vs(56.79±29.31) mL、(68.98±27.67) mL vs(59.20±21.02) mL、(67.01±18.98) mL vs(58.45±23.6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高血压分级与PV呈正相关(rs=0.321,P<0.05);同样SBP、DBP、FBG、BMI、血清总PSA(t-PSA)和血清游离PSA(f-PSA)与PV呈正相关(r=0.229,P<0.05;r=0.188,P<0.05;r =0.180,P<0.05;r =0.311,P<0.05;r =0.161,P<0.05;r =0.161,P<0.05).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可能分别是促发BPH的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糖、体重可作为预防前列腺增生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70.
目的:对危亦林《世医得效方》治疗脾胃病用药进行数据挖掘,探讨旴江医家危氏治疗脾胃病用药特点。方法:选用Excel软件建立中药性味、归经、功效数据库,运用"IBM SPSS Statistics23.0"、"SPSS Clementine 12.0"进行频数、关联分析。结果:按纳入标准后获418首方剂,频率较高的中药类别是:补益药(24%),理气药(13%),温里药(11%),解表药(11%),温性药所占比例达43%。药味以辛(36%)、甘(24%)、苦(23%)为主,药物归经排名前三的是脾(24%),胃(19%),肺(16%)。置信度在90%以上的关联药物组合模式有大枣、甘草+生姜;厚朴、陈皮+甘草;白术、人参+甘草。结论:危亦林治疗脾胃病重视补虚、散寒、除湿、理气。用药以补气药为主,常用理气药、解表药、化湿药。性味多辛甘苦而温。归经重脏轻腑,突出脾胃肺经。常用药组功效偏于调和脾胃、理气和中、益气健脾。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