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64篇
  免费   5263篇
  国内免费   2690篇
耳鼻咽喉   468篇
儿科学   813篇
妇产科学   271篇
基础医学   2873篇
口腔科学   862篇
临床医学   6064篇
内科学   3744篇
皮肤病学   421篇
神经病学   834篇
特种医学   1632篇
外科学   3736篇
综合类   13672篇
现状与发展   8篇
预防医学   5485篇
眼科学   518篇
药学   6277篇
  85篇
中国医学   5708篇
肿瘤学   1946篇
  2025年   5篇
  2024年   767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1762篇
  2021年   1959篇
  2020年   1797篇
  2019年   1007篇
  2018年   994篇
  2017年   1398篇
  2016年   1062篇
  2015年   1897篇
  2014年   2467篇
  2013年   3149篇
  2012年   4519篇
  2011年   4601篇
  2010年   4161篇
  2009年   3789篇
  2008年   3741篇
  2007年   3556篇
  2006年   3102篇
  2005年   2580篇
  2004年   1735篇
  2003年   1282篇
  2002年   1023篇
  2001年   909篇
  2000年   750篇
  1999年   239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9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结合光学字符识别技术构建基于安卓的中药学习与分析平台,详细阐述平台设计开发与具体实现, 指出该平台有助于中医药相关领域人员学习与研究中药理论与中药药性配伍规律。  相似文献   
992.
褪黑素是存在于生物内的重要激素,具有抗氧化、改善睡眠、调节免疫等多种生理作用,作为保健食品原料用于改善睡眠.近年来有研究表明褪黑素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胰岛β细胞、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作用有关.对褪黑素的降血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行综述,以期褪黑素及促进内源性褪黑素、受体激动相关的活...  相似文献   
993.
【摘要】目的 分析成都地区0~6岁学龄前儿童接受结肠镜检查患者的临床特征、肠镜诊断,并进行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8月在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接受结肠镜检查的0~6岁学龄前儿童433例临床资料,将其分为两组,其中0~3岁组227例,4~6岁组206例。比较两组便血、腹痛、便秘、腹泻、肛门/肠道包块等检查原因。比较两组在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息肉、血管异常疾病检出率。分析儿童结肠镜检查的安全性。结果 433例患儿共完成440例次结肠镜检查,382例次结肠镜插入到盲肠,完成全结肠检查,盲肠插镜率为868%。主要检查原因包括便血281例,不明原因腹泻114 例,腹痛13 例,肛门/肠道包块12 例,便秘5例,肠道术后3例,下消化道异物2例。两组在便血、腹痛、便秘、腹泻、肛门/肠道包块等检查原因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33例患儿共396例检出病变,其中慢性结肠炎158例,结直肠息肉127例,过敏性结肠炎62例,炎症性肠病5例,血管异常5例,其他过敏性紫癜、肠结核、痔疮、肛瘘、消化道异物等共39例。两组在慢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息肉、血管异常疾病检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到不良事件45例,9例腹痛,22例术后发热,14例出血,多为一过性轻微不良反应,无穿孔发生。结论 儿童无痛结肠镜检查安全,对慢性腹泻、便血等疾病病因有重要诊断作用,学龄前儿童结肠镜下检出疾病有其特定疾病谱,0~3岁和4~6岁疾病分布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94.
解晨  王强  汤旎  吴月容  谷有全 《安徽医药》2022,26(6):1089-1093
目的探讨溴莫尼定对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神经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实验于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8月进行,建立缺氧诱导的大鼠肾上腺髓质嗜铬瘤 PC12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损伤)、缺氧 +0.25 μmol/L溴莫尼定组、缺氧 +0.5 μmol/L溴莫尼定组、缺氧 +1 μmol/L溴莫尼定组。采用 MTT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根据检测试剂盒测定乳酸脱氢酶( LDH)、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含量;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中 B细胞淋巴瘤 -2( Bcl-2)、 Bcl-2相关 X蛋白( Bax)及蛋白激酶 B(Akt)/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 mTOR)/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 3(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缺氧处理后,细胞活力较对照组降低[(0.35±0.04)比( 0.69±0.08)](P<0.05)溴莫尼定不同剂量组细胞活力较 Hypoxia组升高[(0.37±0.05)、(0.40±0.06)、(0.44±0.05)、(0.53±0.07)、(0.60±0.09)比( 0.35±0.04),](P<0.05); Hypoxia组细胞凋亡率增加[(32.89±3.46)%比( 3.58±0.34)%](P<0.05),溴莫尼定干预后细胞凋亡率降低[(7.41±0.75)%比( 32.89±3.46)%](P<0.05)Bax蛋白表达量降低[( 1.48±0.16比 3.76±0.31)](P<0.05)而 Bcl-2蛋白表达量升高[( 0.89±0.12)比( 0.29±0.04)](P<0.05);Hypoxia组细胞 SOD含量较对照组降低[( 50.43±5.36)U/mg比(173.39±18.21)U/mg](P<0.05),溴莫尼定干预后可提高缺氧诱导的细胞 SOD含量降低[( 143.28±15.43)U/mg比( 50.43±5.36)U/mg](P<0.05); Hypoxia组细胞 LDH[(62.31±6.82)U/mL比( 19.07±1.65)U/mL]、丙二醛含量[(4.29±0.43)μmol/g比( 1.35±0.12)μmol/g]较对照组增高(P<0.05)溴莫尼定处理后可降低缺氧引起的 LDH[( 31.35±3.21)U/mL比( 62.31±6.82)U/mL]、丙二醛含量[( 1.76±0.19)μmol/g比( 4.29±0.43μmol/g]增加(P<0.05); Hypoxia组细胞 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表达降低( P<0.05)溴莫尼定处理后可提高细胞 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的表达( P<0.05);抑制 Akt/mTOR/STAT3信号通路转溴莫尼定对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增殖、凋亡及 LDH、丙二醛、 SOD水平的影响。结论溴莫尼定可通过激活 Akt/mTOR/STAT3信号通路促进缺氧诱导的 PC12细胞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及增强其抗氧化能力进而对缺氧诱导的神经细胞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5.
谢龙  谈震  曲国红  智俊娜  王怡 《安徽医药》2022,26(5):1052-1057
目的 将欧洲药学监护网络基金会(PCNE)分类系统用于临床病例中,探讨PCNE V8.02分类系统在老年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人相关问题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9年1—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老年医院2型糖尿病高血压老年病人176例,采用PCNE对其用药相关性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两个具体案例药物相关问题(DRPs)的类型、原...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探讨美容缝合法与传统缝合法在动静脉内瘘手术皮肤切口缝合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南充市中心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0年10月~12月行动静脉内瘘手术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美容缝合法组和传统缝合法组,各20例;前者采用美容缝合法缝合内瘘手术皮肤切口,后者采用传统缝合法缝合内瘘手术皮肤切口。观察两组患者的皮肤切口缝合时间,术后即刻的内瘘通畅率,内瘘血流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周、2周皮肤切口的并发症(红肿、感染)发生及线结反应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3周的皮肤切口愈合及切口瘢痕形成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 与传统缝合法相比,美容缝合法组的缝合时间更长,线结反应程度以及瘢痕评分更低,然而满意度更高(P<005);美容缝合法发生切口并发症的例数较少、甲级愈合比例较高,但是与传统缝合法相比,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即刻的内瘘通畅率以及内瘘血流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美容缝合法具有并发症发生程度低,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97.
温华惠  谢艳华  何雪莲  王雪  高岩 《西部医学》2022,34(9):1376-1380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管长度对前置胎盘孕妇紧急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8月我院产科分娩的前置胎盘孕妇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妇剖宫产时间分为紧急提早剖宫产组78例和足月择期剖宫产组50例。所有孕妇均于妊娠晚期进行阴道超声检查,测量子宫颈管长度。比较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子宫颈管长度,绘制ROC曲线分析子宫颈管长度对前置胎盘孕妇紧急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以logistic回归分析前置胎盘孕妇行紧急提早剖宫产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结局。结果 紧急提早剖宫产组孕妇中有既往流产史、完全性前置胎盘的比例大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P<0.05)。紧急提早剖宫产组孕妇经阴道超声测量的子宫颈管长度小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P<005)。ROC曲线分析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管长度的最佳截断值为25 mm,当子宫颈管长度≤25 mm时,对前置胎盘孕妇紧急提早剖宫产的预测价值最高,灵敏度为8590%,特异度为8200%(AUC=0920,95%CI=0874~0966)。完全性前置胎盘(OR=2452)、子宫颈管长度≤25 mm(OR=3789)是前置胎盘孕妇行紧急提早剖宫产的危险因素(P<005)。紧急提早剖宫产组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孕妇的产后出血率、输血量以及新生儿出生窒息的比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紧急提早剖宫产组的低出生体重儿的比例高于足月择期剖宫产组(P<005)。结论 阴道超声测量子宫颈管长度对前置胎盘孕妇紧急提早剖宫产有重要的预测价值,有助于加强围产期管理,避免妊娠不良结局。  相似文献   
998.
谢勇  杨丽霞  莫尚尧  李亚萍 《西部医学》2022,34(8):1222-1225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比值(N/LPR)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28天死亡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20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169例AECOPD患者病例资料进行研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入组时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并分别计算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及N/LPR。根据28天生存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并以ROC分析法评估NLR及N/LPR对AECOPD患者28天生存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 纳入的169例AECOPD患者中28天内死亡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慢阻肺病程、吸烟史、饮酒史及并发脓毒症例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及APACHEⅡ评分、PaCO2均高于生存组,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均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中性粒细胞计数、NLR、N/LPR、PaCO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正相关(均P<0.05),淋巴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PaO2与APACHEⅡ评分均呈负相关(均P<0.05)。NLR对AECOPD患者28天死亡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4.28,敏感度为71.42%,特异度为78.36%,曲线下面积(AUC)低于N/LPR(0.766,95%CI:0.691~0.842 vs 0.916,95%CI:0.869~0.963);当最佳预测截断值为17.13时,敏感度为85.71%,特异度为86.57%。结论 N/LPR可用于AECOPD患者的28天死亡预测,且其预测价值较NLR更高。  相似文献   
999.
谢自宏  王鹏 《安徽医药》2022,26(8):1593-1597
目的探索中段食管癌采取不同入射角度,不同照射野数对计划靶区和临近相关胸部危及器官剂量分布差异,探索胸中段食管癌常规调强照射野设计,试图预测和减少放射性肺炎。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由于医学原因不能手术或者拒绝手术治疗的食管癌病人30例,所有病人均设计3种放疗计划,包括:均分5野,优化5野和均分7野3种调强放射治疗(IMRT)计划。上述放疗计划采用同样的优化参数,包括同样计划靶区和临近相关胸部危及器官(心脏,双肺,脊髓)的剂量约束,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加以对比。结果30例中段食管鳞状细胞癌病人的上述调强放疗计划均能达到所预设的靶区剂量学和临近危及器官的剂量约束,而且,与5野调强放疗计划相比,等分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均显示出一定的优势,三者的CI值分别为(0.86±0.05)、(0.82±0.05)和(0.88±0.03)(P<0.001);HI值分别为(0.109 5±0.04)、(0.100 9±0.04)和(0.923 6±0.02)(P<0.001);对于危及器官肺而言,等分7野的全肺V20值(22.9±4.3)%和(8.1±1.2)%较低,有降低的趋势;而优化5野调强计划的全肺V5值(47.1±9.8)%和V10值(34.5±5.1)%要显著低于等分7野调强放疗计划,分别为(56.1±10.2)%和(40.9±6.2)%(P<0.05);优化5野调强计划靶区脊髓最大剂量和心脏V30照射剂量明显高于等分7野调强计划靶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组间脊髓最大剂量和心脏V30照射剂量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增加照射野数(7野)调强计划可以提高靶区适形度和提高均匀性,降低V20和V30值的趋势;而缩小入射野与体中线入射角度(优化5野)可以减小双肺的低剂量照射体积(V5,V10);而减少照射野与中线角度心脏和脊髓受量稍增加,均在临床可接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miR-620对乳腺癌MCF-7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海南省儋州市人民医院手术切除的21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及癌旁组织标本,以及乳腺癌细胞MCF-7、BCaP-37和乳腺上皮细胞HBL-100,采用qPCR法检测癌组织和细胞中miR-620和生长抑制因子4(ING4)mRNA的表达。利用脂质体转染技术,分别将miR-620抑制剂(anti-miR-620)和抑制剂阴性对照(anti-miR-NC)、anti-miR-620和ING4小干扰RNA(si-ING4)、anti-miR-620和小干扰RNA阴性对照序列(si-NC)转染至MCF-7细胞,经放射处理后(依次记为IR+anti-miR-620组、IR+anti-miR-NC组、IR+antimiR-620+si-ING4组、IR+anti-miR-620+si-NC组),利用克隆形成实验、MTT法和FCM分别检测细胞放射敏感性、细胞增殖活力、细胞周期分布和凋亡率。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和WB法验证miR-620和ING4的靶向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和HBL-100细胞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