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318篇 |
免费 | 2284篇 |
国内免费 | 133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95篇 |
儿科学 | 398篇 |
妇产科学 | 159篇 |
基础医学 | 1356篇 |
口腔科学 | 400篇 |
临床医学 | 2951篇 |
内科学 | 2084篇 |
皮肤病学 | 310篇 |
神经病学 | 359篇 |
特种医学 | 947篇 |
外科学 | 2455篇 |
综合类 | 6391篇 |
现状与发展 | 15篇 |
预防医学 | 2829篇 |
眼科学 | 261篇 |
药学 | 2776篇 |
29篇 | |
中国医学 | 2124篇 |
肿瘤学 | 90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5篇 |
2023年 | 277篇 |
2022年 | 678篇 |
2021年 | 915篇 |
2020年 | 788篇 |
2019年 | 414篇 |
2018年 | 443篇 |
2017年 | 636篇 |
2016年 | 479篇 |
2015年 | 844篇 |
2014年 | 1197篇 |
2013年 | 1495篇 |
2012年 | 2189篇 |
2011年 | 2218篇 |
2010年 | 2012篇 |
2009年 | 1927篇 |
2008年 | 1885篇 |
2007年 | 1897篇 |
2006年 | 1619篇 |
2005年 | 1325篇 |
2004年 | 866篇 |
2003年 | 775篇 |
2002年 | 590篇 |
2001年 | 570篇 |
2000年 | 444篇 |
1999年 | 153篇 |
1998年 | 31篇 |
1997年 | 25篇 |
1996年 | 20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28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9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7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7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5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探讨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数量及叉头样转录因子(FOXP3)表达水平与MS病情的关系。方法选择温州地区MS患者44例(男12例、女32例),均按Poser诊断标准诊断,结合头颅MRI增强扫描排除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疾病,并统一行EDSS评分;对照组43例(男13例、女30例)为健康查体者。具体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数量;免疫磁珠法分离CD4 CD25 T细胞;RT-PCR法检测CD4 CD25 T细胞FOXP3 mRNA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MS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活化的效应性T细胞数量增加(P<0.05)且活动期增加更为显著(P<0.01)。同一个体疾病活动期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数量较非活动期减少(P<0.05)。MS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T细胞的FOXP3 mRNA表达降低(P<0.05),且活动期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此组MS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抑制活性降低,FOXP3 mRNA表达减少,活化的效应性T细胞数量增加,且与MS疾病活动性有关。 相似文献
992.
不同浓度人参皂甙Rd对次声性脑损害的保护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观察次声对大鼠记忆功能的影响及不同剂量人参皂甙Rd对其脑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Y型电迷宫训练将成绩相近的SD大鼠随机分为5个组,除正常对照组以外均接受16Hz 130dB的次声作用gh/d。3个药物组在次声作用前3d开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30mg/kg、10mg/kg、2mg/kg)的人参皂甙Rd。次声作用7d后再次评定每组大鼠的迷宫成绩,并用单链DNA(Single-stranded DNA,ssDNA)免疫标记法检测海马内ssDNA(凋亡细胞)数。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次声组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下降、标记的ssDNA阳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与单纯次声组相比人参皂甙(30mg/kg、10mg/kg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减轻了学习记忆功能下降,ssD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16Hz 130dB次声可引发大鼠海马损伤、细胞凋亡、记忆功能减退,人参皂甙可明显减轻这些损害。 相似文献
993.
长春西汀对抑郁症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长春西汀对复发性抑郁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复发性抑郁症患者78例,按就诊及确诊顺序编号,单号为合用组(文拉法辛联合长春西汀);双号为单用组(单用文拉法辛)。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以合用组HAMD评分显著低于单用组(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文拉法辛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优于单用文拉法辛,长春西汀对复发性抑郁症有辅助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94.
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在椎管内病变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椎管内病变患者施行术中实时超声导航辅助下显微外科手术。所有手术均采用后正中入路、传统椎板切除术,利用超声影像对病变部位进行术中定位,并在实时超声导航辅助下开展显微外科手术处理病变。结果术中实时超声导航准确定位了椎管内病变及其范围。对于24例占位性病变.手术全切21例,大部分切除3例,病理诊断包括髓内胶质瘤3例、脂肪瘤2例、脊膜瘤2例、神经鞘瘤13例、骶管囊肿3例、结核瘤1例。另有12例脊髓空洞症无病理报告。术后2周症状体征改善者22例,稳定者11例,手术后出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症状或者加重者3例,无死亡病例。结论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是椎管内病变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术中实时超声可以实现实时神经导航,有助于提高椎管内病变手术的精确性和全切除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脑梗死(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状况.方法 对138例CI患者行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颈动脉斑块形成、性质及部位,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CI组138例中120例(87.7%)检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75块,正常对照组140人检出斑块为36人(25.7%)(P<0.01).CI组中不稳定性斑块比率(80.8%)显著高于稳定性斑块(19.2%)(P<0.01);斑块位于颈总动脉(CCA)(81.1%)显著高于颈内动脉(ICA)(18.9%)(P<0.01);位于CCA分叉处(66.3%)又显著高于主干(14.9%)(P<0.05).结论 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高,多位于CCA分叉处,且大多为不稳定性斑块.提示CI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研究乙状窦后经内耳门上人路(RSSMA)的安全性、可行性. 方法 将成人颅骨标本10例和湿标本18例的颢骨岩部行螺旋CT三维扫描.层厚均为1 mm.按改良乙状窦后人路技术开颅,以不损伤三叉神经、面听神经为原则切除内耳门上结节、岩尖,再在此基础上以显露总脚、水平半规管为下界向侧方磨除颞骨岩部.直到本人路可显露的最侧方点(FLM).采用CT和手工测量相结合.以内耳门的外上唇(SLIAM)作为测量的标志点,测量SLIAM到基底、总脚、前庭的距离,并计算内耳门上结节和岩尖各方向的切除率. 结果 岩尖的切除率按上下径、前后径、左右径递增,分别是(26±6)%、(45±5)%、(72±6)%.内耳门上结节的切除率上下径为(69±10)%,前后径、左右径均为100%.颈内动脉虹吸部段岩尖可切除率是(44±7)%.本人路SLIAM到FLM的距离始终大于SLIAM到前庭、总脚、内耳门基底的距离.SLIAM到FLM、前庭、总脚、内耳门基底距离分别为(17.6±2.0)mm、(10.1±1.4)mm、(10.4±1.5)mm、(10.6±1.1)mm. 结论 RSSMA切除岩尖时不易伤及颈内动脉虹吸部;其最侧方缘始终在前庭、内耳门基底、总脚的外侧,在向侧方扩大切除颞骨岩部时要避免前庭、半规管和总脚的损伤. 相似文献
997.
目的评估抗高血压治疗中血压值与卒中的发生是否存在J型曲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0月于门诊或住院接受治疗的2059例高血压患者,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拟合Cox回归模型来评估不同的血压截点与卒中的关系,用Kaplan-Meier法评估随访期间卒中的发生率,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总体患者1、3、5年累积卒中发生率分别为2.5%、8.8%和16.6%。经RCS拟合Cox模型评估,发现血压值与是否发生卒中呈非线性关系,对于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10 mmHg或150 mmHg的患者,以及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60 mmHg或90 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经Cox风险比例模型多因素分析,吸烟史(HR 2.32,95%CI 1.36~3.13,P=0.009)、糖尿病(HR 2.07,95%CI 1.18~3.05,P=0.011)、心房颤动(HR 1.89,95%CI 1.16~2.98,P=0.014)、SBP110 mm Hg(HR 1.62,95%CI 1.11~2.24,P=0.032)或150 mmHg(HR 1.79,95%CI 1.21~2.72,P=0.013)和颈动脉狭窄(HR 2.47,95%CI 1.37~4.18,P=0.008)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抗高血压治疗中,存在血压值与卒中的J型曲线现象;SBP110 mmHg或150 mmHg的患者,卒中的发生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998.
目的 探讨海洛因戒断、脱毒和复吸期间5-羟色胺(5-HT)、P物质(SP)在大鼠结肠表达的变化.方法 将正常雄性SD大鼠35只,随机分为实验组15只、盐水对照组15只和正常对照组5只,实验组大鼠又分戒断组(HWG)、脱毒治疗组(MDG)和复吸组(HRG).取正常对照组、盐水对照组及实验组大鼠的结肠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及图像分析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戒断组和复吸组大鼠结肠内的5-HT-、SP-免疫反应(IR)细胞的平均灰度值低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免疫反应细胞计数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脱毒治疗组与正常及盐水对照组比较,大鼠结肠内的5-HT-、SP-IR细胞的平均灰度值及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海洛因戒断、复吸期间,结肠分泌5-HT、SP增多;美沙酮脱毒治疗后,5-HT、SP的表达与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提示结肠分泌的5-HT、SP参与了海洛因戒断、脱毒和复吸期间机体的调节.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探讨母亲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后,新生儿免疫预防措施及远期保护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定期产检并顺利分娩的240例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2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将未接受免疫预防措施的120例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新生儿HBV感染率,出生时、出生1年后乙型肝炎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随访5年,根据新生儿免疫预防效果,将母亲分为免疫成功组和失败组,分析影响免疫预防效果的因素。结果:观察组新生儿HBV感染率为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出生时、出生1年后,观察组新生儿HBsAb阳性率分别为22.50%、96.67%,高于对照组(5.00%、78.33%,P0.001);观察组5年内加强接种乙肝疫苗率为26.67%,低于对照组(55.00%,P0.001)。免疫成功组与失败组母亲血清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滴度、HBV-DNA浓度、是否使用抗病毒药物、病毒变异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给予HBV感染孕产妇及其新生儿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乙肝疫苗预防HBV母婴传播,可有效降低新生儿感染HBV风险,提高HBsAb阳性率,获得远期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探讨无牙颌固定式种植义齿修复模式和临床应用体会,为无牙颌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参考。方法:报道1例全口无牙颌患者的种植修复诊疗全过程及3年追踪观察的临床疗效。结果:19枚种植体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感染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修复前均达到骨结合;义齿固位效果良好,达到患者对美观和功能的要求,疗效满意。结论:全口无牙颌的种植义齿支持式固定修复可有效恢复咀嚼功能,改善患者容貌,临床效果可靠,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无牙颌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