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57篇
  免费   2333篇
  国内免费   1324篇
耳鼻咽喉   197篇
儿科学   399篇
妇产科学   166篇
基础医学   1368篇
口腔科学   401篇
临床医学   2980篇
内科学   2112篇
皮肤病学   312篇
神经病学   361篇
特种医学   955篇
外科学   2473篇
综合类   6463篇
现状与发展   15篇
预防医学   2760篇
眼科学   264篇
药学   2791篇
  27篇
中国医学   2167篇
肿瘤学   903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74篇
  2022年   689篇
  2021年   917篇
  2020年   778篇
  2019年   391篇
  2018年   437篇
  2017年   637篇
  2016年   474篇
  2015年   848篇
  2014年   1202篇
  2013年   1506篇
  2012年   2202篇
  2011年   2250篇
  2010年   2038篇
  2009年   1945篇
  2008年   1910篇
  2007年   1919篇
  2006年   1644篇
  2005年   1345篇
  2004年   882篇
  2003年   783篇
  2002年   590篇
  2001年   571篇
  2000年   450篇
  1999年   154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黄莉  夏新华  杨磊  金凯  肖望重  戴冰  蔡嘉洛 《中草药》2024,55(10):3267-3279
目的 筛选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叶酸(DSPE-PEG 2000 folate,DSPE-PEG2k-FA)修饰的斑蝥素/黄芩苷共载脂质体(DSPE-PEG2k-FA-cantharidin & baicalin-lipsomes,FA-Can&Bai-Lips)的处方工艺并对其进行表征及评价。方法 由薄膜分散超声法制备FA-Can&Bai-Lips,以药脂比、胆脂比、水化温度及水化时间为考察因素,以两药包封率、粒径、多分散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和ζ电位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Box-Behnken design-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BBD-RSM)优化其处方工艺。采用电位粒径仪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别测定其粒径、ζ电位及形态。通过溶血性实验、细胞摄取实验、CCK-8法实验及活体成像等方法进行安全性、靶向性评价。结果 FA-Can&Bai-Lips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药脂比1∶11、胆脂比1∶6、DSPE-PEG2k-FA用量为10%、溶剂为50 mL、旋转蒸发及水化温度为55 ℃、水化介质为pH 6.8 PBS缓冲液、水化体积为10 mL、水化时间为94 min,超声时间为8 min。经BBD-RSM优化制得的FA-Can&Bai-Lips形态规整,为类球形粒子,稳定性及安全性好,斑蝥素与黄芩苷的包封率分别为(90.19±0.67)%、(81.24±0.72)%,粒径为(172.47±4.83)nm,PDI为0.268±0.018,ζ电位为(−1.07±0.07)mV。体外评价结果表明,FA-Can&Bai-Lips能有效抑制HepG2细胞增殖,具良好的肝肿瘤靶向性。结论FA-Can&Bai-Lips具有增效减毒作用,能高效靶向肿瘤组织,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抗肝肿瘤纳米递送系统。  相似文献   
992.
人尿激肽释放酶(SK-827)对兔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尿激肽释放酶(SK-827)对免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测定了SK-827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家兔的血浆乳酸脱氢酶活性、丙二醛和乳酸盐含量以及脑ATP、丙二醛水平和脑组织湿重/干重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SK-827组与缺血/再灌注组相比,其血浆乳酸脱氢酶的活性和乳酸盐水平显著降低,脑组织ATP储备增加,丙二醛含量降低,脑组织湿重/干重比值降低,脑水肿显著减轻。结果提示:SK-827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3.
白细胞介素10抑制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信号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 10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细胞信号机制 ,采用3 H -TdR掺入的方法检测血管平滑肌细胞DNA合成 ,3 2 P ATP掺入检测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和蛋白激酶C活性 ,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及免疫沉淀方法检测粘着斑激酶蛋白表达及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白细胞介素 10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同时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引起的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和粘着斑激酶信号的激活 (P <0 .0 5或P <0 .0 1)。因此白细胞介素 10可能通过下调血管紧张素Ⅱ刺激的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蛋白激酶C和粘着斑激酶等增殖相关信号的激活而抑制其刺激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994.
目的保证全国地氟病重点监测点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信度,为监测工作提供可靠的资料。方法通过对全国20个省(市)监测点高、低2种浓度外质控水样测定结果的分析,评价各实验室测定结果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结果除个别省氟检测结果存在小的系统误差,其余各省检测质量基本合格。结论全国各省监测点外环境水氟数据资料是准确、可靠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95.
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β-catenin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β-atenin在急性心梗后梗死区心肌组织的修复愈合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方法 建立大鼠急性心梗模型,分别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大鼠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β-catenin的表达变化。结果 心肌梗死后1d,梗死区及非梗死区胞浆中均未见β-catenin蛋白的阳性表达;心肌梗死后4d,在梗死区的颗粒组织和边缘区部分细胞的胞浆中出现了β-catenin的阳性表达;7d时,其表达达高峰,颗粒组织的新生小血管内皮及平滑肌细胞也出现了明显的阳性染色;14d后β-catenin的表达渐减弱,直至消失。结论 胞浆中游离状态的β-catenin可能参与了诸如肌纤维母细胞样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等过程;在急性心梗后心肌组织的修复过程中对颗粒组织以及新生血管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戊型肝炎流行区病毒感染的特点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目的 在新的抗体检测试剂基础上了解普通人群戊型肝炎病毒感染特点。方法 利用戊型肝炎病毒多聚化重组抗原组装的抗HEVIgGELISA试剂 (E2 IgG)对山东某地社区普通人群的戊肝感染情况进行检测。结果 本地人群各个年龄组共 2 ,998人中抗HEVIgG抗体总阳性率 (年龄性别标化 )为 14 1% ,男性标化阳性率为 16 2 % ,女性为 11 9%。 2 0岁以下人群戊肝感染率不足 1% ,自 2 0岁起男性和女性分别以每年接近 0 9%和 0 8%的速度平稳上升。戊肝感染者中男性与女性的平均抗体水平基本相同 ,基本上随着年龄的上升 ,人群中感染者的平均抗体水平也缓慢上升。随机选取的 10份E2 IgG阳性血清与抗原的反应均被抗 HEV单克隆抗体明显阻断。结论 该地区为戊肝流行区 ,感染主要发生在成年之后 ,以每年接近 1%的新感染率稳定上升。中小学生中戊肝抗体阳性率极低 ,学校内戊肝暴发的预防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97.
探讨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对 7例特发性左室流出道室性早搏 (简称室早 )、室性心动过速 (简称室速 )患者进行心电图分析 ,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治疗 ,同时对 10例预激综合征患者成功消融房室旁道后行主动脉瓣上及瓣下起搏 ,记录同步 12导联起搏心电图。对比分析两组病例体表心电图QRS波图形特点。结果 :7例左室流出道室早、室速患者经心内电生理检查证实 6例起源于冠状动脉窦内 ,1例起源于左室流出道主动脉瓣右瓣下方 ,所有患者经射频消融成功治疗室性心律失常。对照组 10例在主动脉瓣下起搏(其中 6例同时在主动脉瓣上起搏 )获得同步 12导联起搏心电图。两组病例体表心电图共同特点为 :QRS波额面电轴向下 ,Ⅱ、Ⅲ、aVF导联主波向上 ,QRS波在V2 或V3 前移行为Rs或R型。结论 :左室流出道为特发性室早、室速发生部位之一 ,体表心电图有其独特性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98.
47例 2型糖尿病 (均 40岁以后发病 )家系先证者PCR SSCP检测出两种NEUROD1基因变异 ;Ala45Thr和Ile15 6Ile。 12 2例 40岁以后发病的 2型糖尿病患者和 13 2例正常对照Ala45Thr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提示NEUROD1基因Ala45Thr突变不是中国人 2型糖尿病的重要遗传因素。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背向散射和彩色室壁运动参数评估原发性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心肌病变程度和局部室壁运动的临床价值。方法 测定7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和31例正常对照者室间隔及左室后壁的背向散射参数和局部室壁收缩期位移。共收入正常构型组18例,向心重构组17例,向心肥厚组23例,离心肥厚组12例。结果 高血压各组室间隔超声背向散射(IB%)均不同程度地增大,以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为著;左室后壁IB%在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增高,以离心性肥厚组为著;室间隔周期变化幅度(cvlB)在向心性肥厚组和离心性肥厚组减低;左室后壁的CVIB在离心性肥厚组显著减低;高血压各组均未出现明显的背向散射跨壁梯度的改变。室间隔和左室后壁的SEM在离心性肥厚组显著减低,其余各组间虽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在向心性肥厚组呈现增加的趋势。在离心性肥厚组,收缩期CK色带变薄或消失,色带不完整。结论 心肌超声背向散射参数可用于判断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心肌病变的程度;彩色室壁运动技术可用于评估高血压不同左室构型局部室壁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球囊导管损伤大鼠一侧颈总动脉,7天后体外培养受损血管的中膜平滑肌细胞,以损伤侧血管细胞为实验组,以对侧正常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为对照组;采用-αactin免疫细胞化学法进行细胞鉴定;在细胞的培养悬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作用24 h,然后采用5-溴-2脱氧尿苷细胞增殖检测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程度。结果大鼠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体外培养的中膜平滑肌细胞表现出显著的增殖性(与对照组比较,P<0.0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可以显著抑制大鼠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呈现出浓度依赖性特征(组间比较,P<0.01)。结论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抗体具有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有望用于治疗平滑肌细胞增殖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