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039篇
  免费   3345篇
  国内免费   1933篇
耳鼻咽喉   253篇
儿科学   485篇
妇产科学   274篇
基础医学   2291篇
口腔科学   592篇
临床医学   4173篇
内科学   3431篇
皮肤病学   467篇
神经病学   734篇
特种医学   14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38篇
综合类   8993篇
现状与发展   16篇
预防医学   4158篇
眼科学   494篇
药学   3731篇
  34篇
中国医学   2808篇
肿瘤学   1606篇
  2024年   133篇
  2023年   376篇
  2022年   873篇
  2021年   1245篇
  2020年   1007篇
  2019年   667篇
  2018年   736篇
  2017年   885篇
  2016年   754篇
  2015年   1161篇
  2014年   1655篇
  2013年   1940篇
  2012年   2730篇
  2011年   2745篇
  2010年   2388篇
  2009年   2267篇
  2008年   2280篇
  2007年   2607篇
  2006年   2231篇
  2005年   1774篇
  2004年   1802篇
  2003年   2047篇
  2002年   1636篇
  2001年   1469篇
  2000年   876篇
  1999年   334篇
  1998年   117篇
  1997年   122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60篇
  1993年   3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8年   4篇
  1967年   6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实验性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在实验性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 SD大鼠 35只,分成 5组.其中 A组 3只,直接将背部筋膜覆盖在硬膜外, B组 5只,采用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这两组大鼠自体筋膜硬脑膜移植的愈合过程及细胞因子 bFGF在其中的表达; C组、 D组、 E组各 9只,分别进行自体筋膜硬脑膜重建, D组加用外源性 bFGF, E组仅用明胶海绵,通过脑脊液漏研究、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外源性 bFGF对自体筋膜重建硬脑膜愈合过程的影响并用 RT- PCR方法研究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 大鼠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部位 bFGF表达明显; C、 D、 E组大鼠重建硬脑膜抵抗脑脊液漏压力值( mmH2O)分别为 311± 75, 497± 153, 338± 88,Ⅰ型胶原纤维表达值分别为 4.9± 0.8, 10.9± 1.6, 5.3± 0.9, D组均好于对照组( P< 0.05);内源性 bFGF mRNA的表达没有明显变化.[结论] 在自体筋膜移植硬脑膜的愈合过程中 bFGF可能起了重要的作用;外源性 bFGF处理的大鼠其移植筋膜愈合要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2.
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临床疗效观察(附5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的操作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治疗肾肿瘤5例,其中肾癌3例,肾错钩瘤2例,瘤体直径1.5~4.0cm。具体方法是:①暴露瘤体和肾动脉;②采用硅胶管牵拉肾动脉,必要时可暂时阻断肾动脉;③于瘤体1cm正常肾组织处用电钩切除瘤体;④采用生物蛋白胶、止血纱布缝合加压处理创面出血。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150~210min,术中出血80~350ml。术后1~2天肠道功能恢复并可床上活动,1~4天可下床活动。术后住院5~9天,平均7天。结论:后腹腔镜下肾肿瘤剜除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安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对外生性生长、直径小于4cm瘤体,该法可作为首选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3.
两种阴道缩窄术矫正阴道松弛症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改良阴道后壁修补术和阴道后壁环肌紧缩术的手术要点和效果,评价两种手术的优点及适应证。方法将42例不同程度阴道松弛的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4例行改良阴道后壁修补术,18例行阴道后壁环肌紧缩术,分析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伤口愈合情况,1年后评价两组患者的性生活满意度及阴道的松紧度。结果两种手术方法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伤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但1年后的远期效果包括性生活满意度和阴道的松紧度有明显差异。结论矫正阴道松弛症的目的不仅要达到解剖的恢复,更重要的是恢复功能。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手术方法(A组优于B组)。  相似文献   
54.
脑震荡的再回顾--惊厥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震荡是最常见,同时也是最令人迷惑的脑外伤。它常在头部遭受轻度暴力的打击后产生,表现为短暂的意识丧失、反射消失和近事遗忘。  相似文献   
55.
《申报》是我国早期的报纸,1872年由英国人美查在上海租界内创办。它在传播西方文明,反映上海市井文化中曾起过重要的作用。1873年,《申报》连续41期登载了一则牛痘接种广告。  相似文献   
56.
腰椎全板减压术后顽固下腰痛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全板切除术后残留下腰痛的原因,指导选择合理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996~2000年作者采用全椎板切除减压治疗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资料,69例获得5年以上随访的患者作为本组研究对象,使用日本骨科学会(JOA)标准对患者的神经功能和下腰痛程度进行评分,根据手术前后下腰痛程度的变化将病例分为无残存下腰痛(lowbackpain,LBP)组和残存LBP组,针对术前的临床和影像学参数,使用软件包SPSS13.0进行对数回归分析,确定术后残存下腰痛的临床预测因素,并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两组间比较和统计分析。[结果]术前腰椎前突角、腰椎活动度和手术减压范围与术后残存下腰痛密切相关。残存LBP组患者术前腰椎生理前突和活动度分别为(22.27°±3.12°)和(22.91°±2.31°),显著低于无残存LBP组患者的腰椎前突和活动度(37.23°±2.19°)和(31.66°±1.52°),P值分别为0.000和0.002;而残存LBP组的减压节段(2.77±0.19节)明显高于无残存LBP组(1.70±0.10节),P值为0.000。[结论]对于术前腰椎前突减小,腰椎活动度下降的椎管狭窄症患者单纯施行多节段的腰椎全板减压容易导致术后顽固性下腰痛的出现,应引起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乳头溢液的渗断和治疗方法,为合理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分析手术治疗的207例乳头溢液病例资料。结果(1)在非哺乳期间发生乳头溢液多属病理性溢液;(2)通过美蓝法或平针头指示法行区段切除术,安全准确。结论(1)乳头溢液特别足血性溢液应手术治疗.对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乳腺癌有鼋要的临床意义。(2)乳头溢液伴肿块者,不沧年龄大小、溢液性质均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8.
γ射线照射对血小板活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γ射线照射对单采血小板保存过程中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用细胞分离机单采血小板20人份,以27Gyy射线照射,标准条件下保存5天,间隔取样分别用RIA,ELISA方法检测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血浆中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及β-血小板球蛋白(β-TG)含量.结果:在保存3d,5d后,照射组及对照组中血小板表面P-Selectin含量、血浆中sP-Selectin及β-TG含量与保存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γ射线照射不会促进血小板的活化.  相似文献   
59.
1990年12月至1993年12月,我们对临床A-C期27例病人进行盆腔淋巴结活检术,检出12例D1期病人。临床A期有50%,B期有37%,C期有71%的病人发现盆腔淋巴结癌转移,其癌细胞的恶性程度也与淋巴结癌转移有关。近年,经腹腔镜盆腔淋巴结活检已成为诊断D1期前列腺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60.
ZDY101和SZ201对α-分泌性淀粉样前体蛋白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ZDY10 1和SZ2 0 1及二者不同配比联合应用对HEK2 93sw细胞生成α -分泌性淀粉样前体蛋白的影响。 方法用Westernblot法检测HEK2 93sw细胞生成的α -sAPP含量 ,观察ZDY10 1、SZ2 0 1及二者不同配比联合应用在 2 4~ 48h、48~ 72h时段内α -sAPP生成量的变化。 结果 2 4~ 48h时段的实验中 ,ZDY10 1和SZ2 0 1浓度分别为 1× 10 - 5mol L时 ,α -sAPP含量分别为 2 .0 6± 0 .73、2 .6 4± 1.2 1,明显高于DMSO对照组的 1.0 0(P <0 .0 1) ;48~ 72h时段的实验中 ,ZDY10 1和SZ2 0 1单独应用且浓度分别为 1× 10 5mol L时 ,α -sAPP含量也明显高于DMSO对照组的 1.0 0 (P <0 .0 1)。二者相加的效果高于ZDY 10 1、SZ2 0 1单独应用 (P <0 .0 5 )。如果二者联合应用 ,降低各自的浓度 ,总浓度仍为 1× 10 - 5mol L时 ,提高α -sAPP含量的效果不明显。 结论ZDY10 1、SZ2 0 1在一定浓度时 ,能增加α -sAPP的生成 ,二者联合应用效果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